杨家洼地故事 如何让更多乡村“大先生”扎根泥土、助力振兴

栏目:汽车 2021-09-16 16:47:29
分享到:

编辑评论/说明

2019年4月,在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钟毅乡小学,习近平总书记遇到了一位曾经从这所小学毕业,回到这里任教的乡村教师。总书记动情地说:“我就是希望看到一批乡村教师扎根在这里,为我们的国家、为我们的家乡培养这些优秀的后代。你所做的工作非常有意义。”

近年来,农村教师支持计划等一系列政策相继出台,农村教师教育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此外,自6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在第三章“人才支撑”中强调了乡村教师。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乡村振兴稳步推进的今天,我国乡村教师的工作生活状况如何?他们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什么作用,未来如何发挥更好的作用?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对广西、贵州、山西5省10个区县的农村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时,光明日报记者对广西、湖南、河北等地部分乡村教师进行了深入采访,形成光明日报报道。报告从助力乡村振兴的高度梳理了乡村教师的现状、需求和未来发展,提出了提升这一群体水平、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对策建议。

如何让更多农村“大先生”扎根土壤,助力振兴

——中国农村教师调查报告

“在无数次家访中,看着山区女孩因贫困辍学,让我感到心碎,无法呼吸。我已经意识到,一个受过教育的女性可以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改变三代人的命运。”6月29日,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中党支部书记、校长张贵梅在代表“七一”奖章获得者讲话时感慨万千。自2008年成立以来,已有近2000名女生从这里搬到山那边的大学校园。

在广阔的中国大地上,有数百万像张贵梅这样的农村教师。它们就像乡村道路。在中国星罗棋布的成千上万所乡村学校里,他们通过传道授业解惑,引导一代又一代的乡村学生走向梦想。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学校是乡村建设的中心”,“教师是学校和乡村的灵魂”。教育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工程。乡村振兴和农村教育发展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

山西省柳林县高家沟乡中心学校杨家洼小学教师王福平带着学生在学校院子里玩游戏。新华社

1.画像:重新学习,有感情,有一半以上有教学前的乡村经历

“教师是我的梦想。”

90后大学生李佳佳,2018年通过教师招聘回到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大峪镇大峪中学,在这里当起了美术老师。“近年来,乡村教师的教育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声体美等学科越来越受到重视。”李佳佳说。

70%毕业于师范院校或专业,整体学历在不断提升。他们是典型的“学习型”群体。研究团队发现,71.30%的乡村教师初始学历是师范院校的师范专业,通过不断学习,这一群体中学历最高的64.80%是本科,比初始学历高36.23%。同样,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乡村教师也从0.39%上升到0.73%。大专、中专、中专和高中的比例分别降至30.67%、3.13%和0.43%。乡村教师是典型的“学习型”群体,他们努力提高学历,不断更新思想观念、知识能力。

80%以上的教师是正式教师,来源多样化。曾富豪曾在广西玉林市博白县凤山镇第四初级中学担任体育教师,毕业后成为“特岗计划”教师之一。公开招聘、定向培养、国培计划、特岗计划……如今,多元化的乡村教师培训和培训提升机制有效补充了乡村教师。调查数据显示,84.20%的农村教师是学校教师,此外,4.61%是国家特岗计划教师,0.66%是地方特岗计划教师,4.24%是合同制教师,少数是交流和退休教师。教育部数据显示,自2006年实施“特岗计划”以来,共招聘特岗教师95万人,覆盖中西部省份1000多个县、3万多所农村学校。

其中一半以上在执教前有过乡村经历,具有明显的本土化特征。据调查,80%以上的乡村教师来自我校附近及其居住的城乡,14.68%来自我省其他乡镇。此外,在担任乡村教师之前,58.61%有乡村生活经历,49.73%有乡村阅读经历。可以看出,拥有乡村经验是大多数乡村教师的一个突出特点,这有助于这一群体在上岗前深入了解乡村和乡村教育。

个人教育理想和乡村教育情怀是选择在乡村任教的重要因素。“只要娃娃们能学习,我不需要工资。”“山里的孩子需要走出大山,乡村教师要为孩子打好基础,送他们走得更远。”……在采访中,当被问及是什么因素让他们选择当乡村教师时,“个人教育理想”和“乡村教育情怀”是被提及最多的回答。此外,同事关系融洽、父母认可等因素也是他们选择这个职业的原因。

浙江省淳安县文赋乡中心小学的新生在校园跑道上奔跑。新华社

2.新面貌:条件改善、待遇提高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职称评定是我们最讨厌的事情。如今教师职称的评聘都倾向于乡村教师,在偏远地区和乡村工作时间越长,越容易获得高级职称。以前镇上每年只有一个高级职称,今年有七个。“湖南省安化县平口一名完整的小学教师刘西聪说,该县对高学历农村教师有专项补贴。”我老婆是农村教师,硕士学历,县里每年交高级人才1万元,住房补贴3000元。"

自2015年6月实施农村教师支持计划以来,我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形势的好转扩大了乡村教师在空中的作用,提高了他们为地方发展作贡献的积极性,使他们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更加丰富和突出。

职称年均晋升率大幅提升,近七成月平均收入在3000元以上。调查显示,针对农村教师最关注的职称,该群体职称平均年晋升率自规划颁布以来逐年上升,明显高于往年。2020年,乡村教师职称晋升率达到17.71%,远高于2015-2019年五年的7.47%和2010-2014年五年的4.39%。

收入水平方面,农村教师年平均月收入集中在3000-4000元,达到34.55%,2500-3000元、4000-5000元、5000-6000元和6000元以上的比例分别为20.57%、19.43%和9.45%

农村交通、学校环境等硬件条件明显改善,80%的上班路上用时不到半小时。“以前,每天放学后,学生都是坐船护送回家,下午一点半出发返校时已经是晚上六七点了。现在,每个村庄都有道路和班车。最偏远的学生基本上半小时就能到校,我也不用一个个送回家。”从教13年的刘锡聪,提到农村环境的变化,情绪非常激动。现在大部分乡村教师认为每天从家到学校的时间比较合适,近80%的乡村教师在半小时内到校,其中60%以上的乡村教师在15分钟内到校。

除了缩短教师通勤时间外,乡镇学校还接入宽带网络,配备数字化教学设备,修建标准化跑道和篮球场...“如今,我们很多农村学校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硬件也不比城市学校差。”李佳佳感叹,“教室里配备了最先进的一体机,让学生更直观、更方便地看到优秀的美术作品。”

乡村振兴战略融入教学,相当一部分教师扮演多重角色,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调查显示,一方面,如今的乡村教师更注重将乡村未来发展和“三农”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融入课堂,引导学生不仅要“走出大山”,更要树立“学好知识,建设家乡”的志向,为乡村振兴培养未来人才;另一方面,乡村教师大多出生在学校附近,具有明显的本土化特征和本土经验优势,是乡村振兴战略中本土化教育和社会实践的重要支撑力量。相当一部分乡村教师参与了扶贫社会实践,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在扶贫结对帮扶中,我们通过“结婚”“交友”等多种方式,真正走进贫困家庭的内心世界;通过建档、配套项目等多渠道摸清贫困户的贫困状况、本质原因和现有资源,然后充分发挥个人能力和组织力量,实现贫困家庭、组织和社会的匹配对接,帮助他们获得个人发展资源和共享机会。此外,为了彻底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乡村教师还肩负着控辍、教育扶贫、农业指导等多项社会职能。,实现多重角色担当并成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

“我们也是来自农村的贫困儿童,我们和帮助家庭在一起,就像在父母和村民身边一样。虽然帮扶过程中有一些委屈,但更多的是成就感和需要感,尤其是作为老师的尊重感。”40多岁的张洋就是这样一位承担结对帮扶学校脱贫任务的农村男教师。几乎每两周,他就和同一所学校的老师拼车,帮助40多公里外的贫困家庭。张洋坦言,由于帮扶初期缺乏经验和信心,表面上只能了解一些基本的家庭情况,部分帮扶户也有抵触情绪。不过,接触一段时间后,帮他们从小事做起,比如填表、争取项目等。,这样他们就能看到真诚的帮助和实实在在的结果,而且关系变得越来越融洽。

图为江西省乐安县胡平村小学教师黄兴来送学生回家。新华社

3.痛点:流失率高,“教不学”现象有待改善,助力乡村振兴的责任还不明确

每天早上他去操场带学生做早操,白天负责初中三年级的体育课,一周上18节课...曾富豪作为班主任和体育老师,日常工作非常忙碌。谈及“特岗计划”三年期满后的发展,他说:“我想当一名县级学校的老师。”他一直生活在农村,认为平台会有更广阔的视野。

事实流量高于想法流量。农村教师队伍的不稳定一直是制约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调查显示,乡村教师在观念层面留在学校的意愿较强,未来个人规划中愿意留在当前学校的占63.06%,但实际上不流动的乡村教师仅占37.10%。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方向农村学校提供教师的招聘制度需要纠正和完善:一些县新招聘的教师往往先分配到农村学校,然后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利用教育教学成果作为筛选手段,将优秀教师转移到城市学校。从表面上看,这种方式有效地解决了农村教师短缺等问题,激活了其内部竞争力。但从长远来看,可能无形中造成新一轮的乡村教师短缺,加剧乡村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和优秀乡村教师的城市化倾向。

“教不学”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由于农村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等多重因素,大量农村学校逐渐从乡村合并到城镇。调查中,18.36%的农村教师学校是100人以下的小规模学校,25.89%的教师学校有100-500人,55.56%的教师有500人以上。从所教科目数量来看,39.27%的乡村教师教一科,39.63%教二至四科,20.13%教四科及以上。从专业匹配度来看,“教不学”现象在乡村教师中普遍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乡村振兴中的角色和责任还不明确,自我感知的非教学负担还很重。课堂之外,很多乡村教师愿意发挥自己的能量,立足自身优势,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但在目前很多地方的乡村发展规划中,乡村教师帮助乡村振兴的职能、渠道、方式和反馈还没有明确设定,这方面的一些职责还夹杂着其他非教学负担,零散、随意、低效,制约了教师的积极性。调查中,被乡村教师视为非教学负担的内容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以“控辍保学”“教育扶贫”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教育事务;第二类是以“竞赛”“讨论”“培训”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第三类是教育行政事务,以“填表”“审核”“评估”“行政会议”为主要内容。

从分析中可以看出,农村教师认定的“非教学负担”中相当比例的社会教育和教育活动,实际上是帮助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如果以乡村振兴为目标,可以科学设定教师在这一领域的主要职责和贡献方式,并将其纳入评价标准,可以有效激发教师的主动性,减轻甚至消除教师“额外负担”的感受;其他不必要的教育行政事务要尽快压缩、删除、规范,帮助乡村教师摆脱繁琐的行政事务,专心教书育人、振兴乡村。

调查样本中农村教师职称结构的比例图

4.未来:打好组合拳,从“外生支撑”向“内涵支撑”转变

调研中,调研团队发现了一大批有着浓厚乡村教育情怀、愿意扎根乡村、默默奉献的乡村教师。它们是支撑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的最强保障,希望帮助农民子女过上美好生活。对此,课题组建议从以下四个层面进一步加快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其在乡村振兴中应有的作用。

在转变观念层面,要充分重视教育和人才对乡村振兴的意义。更加全面深刻地重新认识乡村教师在时代中的作用,进而对他们在乡村振兴中的职责、成效、支持和回报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帮助他们切实提高认识和履职能力,在此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提高水平。

“国家会繁荣,会昂贵而沉重;如果你是老师,注意傅,法律就会存在。”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荀子的典故,强调尊师重教对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重要性。新时代,乡村教育要充分发挥“本土化”和“人本性”的真正优势,通过培养新型人才、营造文化环境、提升道德、提供社会服务,为乡村振兴培养更多急需的乡村“大先生”。

在政策支持层面,建议颁布实施第二轮农村教师专项支持政策——《农村教师支持计划》。在基础教育主要由地方政府负责的管理体制下,通过国家财政分类补助的驱动模式,动员地方政府开展有针对性的有效行动,是解决困扰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顽疾的有力手段。专项政策设计要在客观总结前一阶段规划的基础上,聚焦乡村教师的老短板和新难点,从注重落实乡村教师基本保障的“外生支持”转向促进乡村教师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支持”。如:提高农村教师专业培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提高乡村教师开展乡村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的原始能力;建立农村教师有效引流和合理分流的新机制;提高乡村教师综合能力,有效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给长期从教的乡村教师提供更加公开、公平的晋升渠道和机会,建议制定出台专项政策,如进一步完善和完善乡村教师荣誉制度等。

在社会支持层面,要构建全社会尊重和支持乡村教师的社会生态系统。改变乡村学校封闭办学的观念,明确乡村学校是服务乡村振兴的“本土化”公共文化中心,而不是单方面追求深造的应试堡垒,不能为乡村人才起到“水泵”的作用。树立乡村教师“大教育”理念,以“帮扶”“家访”为纽带,建立健全乡村教师与乡村农民更加经常、开放的主动互动渠道。一方面,乡村教师需要用专业的教育能力全心全意育人;另一方面,他们需要以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乡土情怀”成为当地社会中赫赫有名的“新乡圣贤”,深度参与乡村振兴的移风易俗和社会发展大局,引领乡村新风尚和新境界。陶行知先生曾说:“教师的人格对学生和农村人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有必要以乡村教育为纽带,将乡村教师的公共教育行为与乡村公共事务有机融合,让他们发挥重要作用。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村教育改革综合试验区,探索农村教师和农村教育的发展途径。

在个体支持层面,激发乡村教师自主开展乡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实践的内在活力。落实乡村教师乡土教学的原计划,尊重和肯定他们在激活乡村教育改革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专家向下聚焦的本土化培训和参与式跟进指导,建立薄弱乡村学校与优质城市学校一对一的教师帮扶体系,让培训主体真正走到田间地头、教学现场,解决乡村教师面临的实际教学问题,解决乡村振兴的困局。对于那些真正有思想、有感情、有能力的乡村教育工作者来说,未来应该通过“工作坊”“网课”等多种形式,成为有更多行动和话语权的本土化乡村教育带头人。让乡村教育成为探索中国教育原创理念和实践的真实场域,让乡村教师为乡村振兴做出重要而不可替代的贡献。

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