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一位读者给我留言:“求职时,因为本科学历被拒,第一学历有那么重要吗?”
这位读者是某重点大学的硕士研究生。他认为他能顺利找到工作。他还去了很多单位面试。然而,当他得知自己的第一个学位是双非大学院校时,雇主婉言拒绝了他。
事实上,第一学历的歧视在今天仍然广泛存在,这导致了关于第一学历和最高学历哪个更重要的讨论。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澄清两个概念:什么是第一学历和最高学历?比如,很容易理解。
小张在长春大学读本科,后来考入吉林大学读研究生。然后,长春大学的本科是小张的第一学历,吉林大学的硕士是小张的最高学历。
虽然《国家就业促进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就业条件,不允许就业歧视”。
但“第一学历”情结依然广泛存在,部分用人单位人为设置“第一学历”门槛,对求职者做出不科学的评价和不合理的筛选。
01
985博士求职被拒是什么原因?
有个熟人,目前在一所重点大学教书。他早年求职时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我们被说成是熟人而不是朋友,因为我们只是彼此熟悉,却没有友谊。我暂时叫他c教授。
C教授出生在我省GDP排名较低的地级市所辖的一个县,学习成绩一直不错。
高考期间,C教授以略高于重点线的分数考入我省两所高校。你可能会问:为什么没考上成绩好的重点大学?
两个原因。首先,好成绩是相对的。分数略高于重点线在省会长春可能不算什么,但在C教授所在的小县城,确实是不错的成绩。
第二,C教授填报志愿时,分数略高于关键线的都不是很好。为了保险起见,在“鸡头”和“凤味”之间,他的家人一致同意从两所大学中选一个好专业。
C教授对自己要求很高。本科毕业后,他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直接就业,而是选择了考研。
之所以选择考研,是因为C教授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的规划。他希望一生从事科研工作,因此成为高校教师成为他未来的职业目标。
就这样,C教授考上了一所985大学,从硕士到博士。C教授博士毕业时30岁,很多本科同学已经成家立业。有些人成了“爸爸”、“妈妈”,或者单位的骨干。
然而,C教授的职业道路是坎坷的。本科双非“卡”他在大学之外。一些高校已经同意接受录取,但却卡在了人事部门。
C教授在博士后流动站工作了两年,然后进入一所重点大学任教。
C教授的故事绝不是个案。它因不公平而受到广泛批评,但在现实的人才市场中,它或明或暗地存在。
用人单位招聘人才不是根据求职者的能力和工作要求,而是“三代查学历”,把第一学历当成一种出身,这就束缚了很多年轻人。
02
你怎么看第一学历和最高学历?
人力资源部说
我私下和几个HR谈过,我问他们对第一学历和最高学历的看法。姓刘的HR解释说,第一学历的含金量往往比最高学历的含金量更真实。
她说,虽然单位公开招聘时不会歧视第一学历,但私下有共识。这种共识体现在他们认为第一学历往往通过高考获得,最高学历往往通过考研获得。然而,高考和考研的难度却大不相同。
比如你本科进北大或者清华,比你研究生进北大或者清华难多了。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默认:第一学历是重点院校,比那些有第一学历作为普通院校,然后考研通过,才在重点院校就读的人要好。
我不太同意她。
因为教育资源本来就分配不均。
一些山区的孩子,已经尽力吃奶了,可以考上两所高校,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在一些大城市的重点高中,上两所高校的孩子,在班级里是低人一等的。
一位姓白的HR认为,经过这么多年的扩招,用人单位自然会在人才市场上对大学毕业生提出更高的招聘标准。
我非常同意他的观点。说白了就是人太多,竞争激烈!
这个姓HR的白人在一家老国企。他说,大学生早年中专毕业就“天之骄子”。当时,如果把一个大学生分配到办公室,大家都不能小觑,因为那是年轻干部。
现在办公室的普通文员都要重点大学毕业。因为求职者如云,公司有条件选择最好的。
03
如果“一级”歧视是事实
我们能做什么?
不管是普通大学还是重点大学,第一学历只是反映了中学通识教育的结果。一个人的生活是动态发展的。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只以中学通识教育的成绩来评判一个人,未免过于草率。
但是,有些社会现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那么,在现实的招聘环境中,如果“第一学历”的歧视是事实,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1.避开高考志愿填报的“大坑”
C教授以略高于分数线的分数,做出了“挑鸡头不挑凤尾”的决定,最终考上了第二所大学。
如果你的高考成绩可以选择重点大学的普通专业,也可以选择普通大学的好专业。记住:可以考985、211,但不能考普通本科大学。
我无意歧视普通大学。也就是说,有些企业在招聘的时候存在“第一学历”歧视的现象,把第一学历当成自己的出身,你改变不了公平和不公平,所以我们在志愿填报的时候可以避免。
2.调整求职目标,找到匹配的单位
体制内一些科研院所和企业特别注重第一学历,而一些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更注重毕业生的专业能力,这是两者不同的制度背景造成的。
如果因为第一学历无法进入目标单位,调整求职目标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果你不能走路,你就不用死。有时候你可以转身。也许“你会在拐角处遇到真爱”。
3.结合阶段性的职业发展目标,提升自己的能力结构
其实从整个职业来看,我们最终还是以一个人的综合能力来评价他。什么是能力?
能力是一个人完成目标或任务的综合素质。
这种综合素质总是和人的实践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可以通过勤奋和努力获得。我们见过很多第一学历低的人,经过后天的努力,他们终于从人群中脱颖而出。
我早年有一个同事,是桥梁建设方面的专家。他的第一个学历是大专,但很喜欢学技术,后来成为公司桥梁事业部的技术总监,手下有很多重点大学的毕业生。
辞职创业后,我也密切关注他的动向。他不仅技术水平过硬,而且在实践中被证明具有良好的管理能力。后来他成为了大桥事业部的总经理,后来又成为了集团的最高管理层。
出色的工作能力,即使第一学历差一点,也不会被埋没。在这里,我们可以结合阶段性的职业发展目标来改善自己的能力结构。
根据职业发展的任务,我们可以把我们的职业生涯分为三个阶段:生存期、发展期和职业生涯期。
生存的任务是养活自己;发展期的任务是在现实中获得更多的能力和资源,为自我实现做准备;事业期的任务是全力奔向自己的命运。
想想看,你现在处于职业生涯的哪个阶段?完成这个阶段的任务需要哪些技能?不断提高这些技能,你就会有核心竞争力。
第一学历和最高学历哪个更重要?我觉得都很重要,但教育不是人才成长的唯一途径。
毕竟,一个人的成长取决于能力。教育代表历史,能力代表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