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凤阳,说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自汉武帝朱以来,十年有九年之荒。大家庭卖田地,小家庭卖孩子。只有我家不用卖,我扛着肩膀打鼓到处走。”
这首脍炙人口的民歌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尤其是凤阳花鼓的曲调,听起来好听,但同时又略带伤感。
为什么会觉得有点难过?
因为这首民歌的出现往往伴随着一类人,这样的人就是凤阳的乞丐,甚至一度成为招牌。人们提起乞丐,第一印象就是来自凤阳!
让我们来看看凤阳花鼓,这是这首民歌的音乐。鼓很小,和我们平时吃饭的瓷碗一样大,鸡腿也很细,两个像筷子。是的,凤阳花鼓最早的原型是一双筷子和一个碗,这是凤阳乞丐的主要装备。也正是有了这套装备,我四处走动,逐渐演变成一种曲艺形式——凤阳花鼓。
但是当我们仔细看歌词时,我们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凤阳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按理说,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必须集中全国的力量,大力发展凤阳。凤阳应该是有钱的,但是他怎么能卖田地和孩子,变成乞丐呢?
这就要从明朝洪武至永乐年间的移民政策说起:
移民不是明朝的第一个,但明朝应该是第一个被朝廷大规模强制移民的。
历史上几次大规模移民主要受战争影响:
例如,东汉末年至西晋初,由于中原连年战乱,导致:
“中原户口,没有十分之一。”
一方面中原人逃往相对稳定的南方,另一方面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也不断向内迁移,这也是南北朝对峙的原因。
然后就是唐朝天宝年间的“安史之乱”,导致中原大量人口南迁:
“天下皆衣,避吴栋,永嘉南迁,不在此。”
后来到了宋朝,整个宋朝皇室南迁,导致很多人南迁。
但是,这种迁徙都是战争造成的,是人民自发的行为。然而,明朝的移民却不是这样。这是最大规模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官方强制移民:
由于元末战乱,加上中原接连不断的自然灾害,大量人口流失。朱元璋建立明朝后,面对中原土地贫瘠,人口稀少,财政收入锐减,开始筹划大规模移民:
“出殡后,中原绿草如茵,百姓稀少。所谓的田地开放了,户口增加了。这是中原的当务之急。”
如今,在中原地区,有家谱的家庭经常会发现一个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洪洞大槐树。嗯,恭喜,我们是老乡,都是从明朝初期比较富裕的山西搬过来的。
所以凤阳不是一个富裕的地方。根据移民的特点,不会是首选。而且,移民到凤阳只是明代移民趋势中的一小步。为什么外地移民离不开乞丐,而凤阳移民为什么要勾搭乞丐?
其实这完全是朱元璋做坏事的好意!
这件事得从朱元璋登基后关于都城建在哪里的争论说起: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但是朱元璋把都城的位置搞错了。
根据我们的了解,他是从南京出发的,他把首都定在南京是很自然的。然而,在当时的情况下,在南京建都存在许多问题。
最大的问题是世界不确定,北方还在打仗,从南京运粮草到北京的成本太高。如果走陆路,送一车粮草到北京,路上还要带一车粮草吃。坐船不容易,但是坐船很危险。就算不翻船,一路上的海盗也惹不起,真正能把它送到北京的成功率只有40%。
此外,朱元璋还有一些小迷信:
自古以来,以南京为都城的朝代大多是短命的,如东吴、东晋,南北朝时期的宋、齐、梁、陈。最多也就一百年。因此,南京绝不是朱元璋首选的都城。但此时元朝尚未灭亡,世界上还有大片土地不在朱元璋手里,暂时选择定都也不好。
朱元璋是个特立独行的人。他继位后,大臣们不敢谈论首都,这必须由皇帝自己决定。
就是项羽的那句话:
“富贵不归故乡,如逸金夜行,谁知!”
朱元璋和千万普通人一样,也很虚荣,还要为家乡服务。于是他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替代方案,即两京制,大力建设家乡凤阳,并成为明朝的都城。
地点在林好,朱元璋改名为中立府,并给出了在此建造的理由:
“取天下而立之,定四海之民!”
既然在建,人就是要素,凤阳多年来一直在挨饿。否则,朱元璋也不会闹革命。所以当时地广人稀,为了建设家乡,朱元璋不断迁移四种人到凤阳:
第一类人是工匠,是建筑中不可缺少的人。这样的人很多,估计有几十万,都是从全国各地抽调的;第二类人是军队,也是正常的。中渡建成后,必须有人守护。而且,军队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监督;第三类人最惨,江浙一带的富豪,被朱元璋逼着迁徙;第四类是罪犯,一类是犯罪被派去做苦工的罪犯,另一类主要是被囚禁在这里的皇亲国戚或者官员。
“2月15日,犯有以下死罪的人和犯有官员私罪的人,被冯凤阳作为一种赎罪而失去。”
然而,六年后建成的凤阳,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一方面,这个地方真的很安全;二是没有城市基础,硬建设,成本太高;三是激起民愤。要知道元朝被推翻是因为徭役太重。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朱元璋的部下大多来自凤阳,一到凤阳就担心自己会空,不利于统治。
虽然中都没有建立起来,但人们还是搬了过来,随着中都的建设停止,大部分工匠都被招到南京来建城。然而,军队还没有建成,自然也不需要这么多。他们大多驻扎在其他地方。只有第三种人,也是人数最多的人,命运悲惨,痛恨朱元璋。
那么朱元璋为什么要把这样的人迁到凤阳呢?
其实,恨是相互的。他们恨朱元璋,是因为朱元璋先恨他们。要知道,江浙的富人区都是张士诚统治的地区,张士诚极其恶劣,极其恶劣,但他对老百姓非常仁慈。红领巾起义在全国蔓延时,支持张士诚的是江浙两地的富裕家庭。作为回报,张士诚保护了他们的生命财产。这也导致了朱元璋打张士诚的难度不减。赢了天下之后,他自然恨透了这群人。
为了把这群富人驱赶到凤阳,朱元璋原本想让他们发展凤阳的经济。可惜,凤阳就是这个地方:
“三年劣水,三年干旱,三年蝗灾!”
除此之外,还有那么多的土地和物资并不富裕,而外地富人的到来无疑提高了当地的消费水平。结果,富人活不下去,当地的穷人饱受折磨。
这种日子真的不好过。江浙的有钱人都想尽办法回去。可惜朱元璋下令禁止他们离开凤阳府。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想到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每次农闲时节,通常都是冬天,成群结队地乞讨为生,然后步行回江浙老家。等到明年春天,再成群结队地从老家回到凤阳。毕竟,土地必须种植,短缺必须解决...
凤阳花鼓那句“自朱皇帝出现,十年九年荒”,明朝时期一定不敢唱。毕竟朱元璋杀人不眨眼。真正让这首民歌流传出去的,其实是清朝,凤阳还是那个凤阳,还是天灾不断,人们不敢攻击今天的皇帝,只好拉着朱出来背黑锅。
然而,朱元璋的凤阳移民政策无疑是造成这一幕的原因。当然,除了凤阳移民,中原移民无疑是一项利好政策。
我想把家乡建设好,但没想,却被这些凤阳乞丐指责,传遍天下。真正受益的原凤阳人有多少出去乞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