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化学 不知你已被伪心理学毒害了多久 这是解药 拿好了

栏目:娱乐 2021-09-26 11:55:13
分享到:

图片来源:pixabay 图片来源:pixabay

现在知识付费平台上关于心理学的内容越来越多。但真正有用的很少,伪心理学居多。“大师”们展现自己的神奇力量,误导他人。浪费大家的钱,还毒害认知。就连我们熟悉的名人也在为那些大师充当扩音器,这会毒害更多的人。

因此,我花时间详细解读了经典的《对伪心理学说不》,并为大家提供了一些识别恶魔的秘籍,希望有助于提高认知。

对伪心理学说不 对伪心理学说不

在我们开始之前,让我提几个人,他们必须彼此熟悉。

乐嘉,一个著名相亲节目的导师,出版了一些有个性的书,三分钟看透人心。也许是为了回避正统心理学的问题,他说他的研究不是心理学。但是他的书明明放在书店的心理学专柜,各大电商平台都推荐作为心理学书籍。这说明什么?

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的网络名人心理学家武志红是对的。他以自己的理论频频出现在奇葩大会上,得到了喜马拉雅、圆桌等媒体的点赞,可谓人气与财富双丰收。然而,在心理学中,他的许多理论并不属于科学心理学的范畴。在圆桌学校,文都涛说他特别喜欢纯棉麻的感觉,喜欢沐浴在纯棉麻的气息中。武志红说,文都·陶缺少被感动和母亲的怀抱,他在寻找作为母爱延伸的慰藉。视频下面的热评表达了很多赞同,让我心痛。

我们不妨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这个结论只有通过对这一件事的描述才能得出。是不是不管这个世界上有什么样的经历,任何人在任何文化,任何情况下,只要说文都陶的话,都表达了自己寻求母爱延伸的愿望?没有其他可能吗?而且,如果你看了这篇文章,你会发现他的说法只能被怀疑,却不能被证明是错的,“上帝的论证”。

还要提一下著名的弗洛伊德,他有一本书《梦的分析》,还有精神分析理论,好像大家都知道。众所周知,弗洛伊德的影响很大,但他在心理学上是一个边缘人,认可度很低。

弗洛伊德|图片来源:pixabay 弗洛伊德|来源:pixabay

如果你的心理学知识来源于这些人,你很可能从未接触过心理学。

《对伪心理学说不》一书的作者Keith sixow试图带我们一步步思考:什么是心理学?作为多伦多大学人类发展与应用心理学全国首席教授,其论文被引率位居发展心理学家前50名,可见其地位和研究成果得到同行的高度认可。他对科普的严谨态度使得参考文献长达24页。

这本书完成于1983年。截至2018年,已重印11次,被全球300多家高等教育机构评选。英文名“如何正确思考心理学”的意思是教人如何正确思考心理学。我读的这本书是第八版。《对伪心理学说不》的中译本简单明了,可以表达作者的态度。

作者引用了大量的医学和物理实验来解释什么是科学研究。相比之下,作者指出,心理学也是一门科学,经常被误解甚至区别对待。

通篇都在抱怨心理学的误解和不公平待遇:江湖术士披着心理学的外衣欺骗大众,媒体的选择剥夺了人们接受科学心理学的机会,甚至在科学界,本该属于心理学的功劳经常被其他学科抢走,等等。有相当多的怨恨。然而,他的“抱怨”是有道理的。事实上,得益于他的“无视形象”,这进一步说明了心理学是多么有必要被证明是正当的。虽然写了30多年,但其中提到的很多现象在当今社会依然随处可见。

占星术|图片来源:pixabay 占星术|来源:pixabay

为了让读者理解科学心理学是如何“科学”的,作者引入了许多定义和思维工具。看完整本书,我发现整本书围绕着以下三个问题展开:

1.是什么研究原理让心理学被称为科学?

2.什么是伪心理学,为什么会盛行,它的危害是什么?

3.如何识别伪心理学?

让我们读下面的课文。

科学心理学是什么原理?

可证伪性

这个原则是所有科学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原则之一。任何科学理论都必须被证伪,这似乎违背了人们的常识。我们常说“这不科学”“那不科学”,那么科学不应该是“正确”的代名词吗?为什么科学可以被证明是错误的?

作为一个科学理论,它必须是有界限的,它不能解释一切万能的东西。相反,能够解释一切的理论不是科学,而是神学。

可证伪意味着如果一个理论有用,它可以预测什么会发生,什么不会发生。当一些不会发生的事情发生时,说明这个理论有问题,需要修正或否定。这正是科学能够以新推翻旧,不断进步的基础。比如13世纪初,就有学者断定地球是宇宙的中心。16世纪,另一位学者证伪了地心说,通过观测实践创立了日心说。后来太阳中心论被证伪,让我们知道了银河系和河外星系的存在,太阳只是宇宙中一粒不起眼的发光尘埃。

无法验证的理论通常无可挑剔,没有可以打破的界限,也无法做出预测。大部分都是做事后解释,也叫“后知后觉”。

在心理学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是后知后觉。他的精神分析理论试图解释所有已知的人类活动,包括日常生活、儿童发展、精神疾病、宗教、战争和爱情,但在做事之前不做预测是无法证明是错误的。因此,在他的体系中,他永远是对的。美国心理协会和美国心理协会是当今心理学领域的两个权威组织,对弗洛伊德理论的认同度不超过10%。部分原因是他的精神分析理论达不到可证伪标准。

事实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在激发文学想象力方面的作用比当代心理学更大。

操作定义

科学概念的建立必须以可观察到的事件为基础或与之相关联。这些可观察的事件可以被测量,测量过程可以被定义为一系列的操作。

如果我们把“饥饿”这个概念定义为“我肚子里空空的感觉”,那就不是一个操作性的定义,因为这种感觉是无法量化的。如果把剥夺食物的时间或血糖水平等生理指标列为操作依据,那么其他任何人都可以操作这个可观察的测量,得到对“饥饿”同样的认知。

再举个例子,如果要给“打字速度”一个操作性的定义,应该怎么做?这不是用秒表就能解决的。涉及到很多问题,比如文章要打多久?100字可能太短,10000字可能太长,那么多少才合适呢?文章类型应该是什么,包括数字、公式和不常见的标点符号?如何测量精度和速度,哪个权重更高?这一系列问题需要研究人员在给出“打字速度”的操作性定义之前,提前思考如何安排。

以上两个例子帮助我们记住,可操作性的定义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可观察、可测量、可重复。

因此,建立心理概念是一种非常严谨的行为。

对照实验

科学思维最重要的特征是它基于比较、控制和操纵的概念。为了更深入地理解一种现象,心理学家应该比较现实中存在的各种情况。没有这种比较,他们观察到的只是孤立的事件,从这些孤立事件中观察到的结果也无法解释清楚。只有比较不同条件下得到的结果,才能排除一些错误的解释,确认正确的解释。

那么,心理学家做排除工作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实验条件下直接控制;或者在自然情况下观察。

我们可以想象后一种选择通常更加困难。因为在自然环境中很少发现完全不受控制的“比较”条件。毕竟,对于一个研究课题来说,心理学家只能坐以待毙,等待这种情况的发生,这是荒谬的。这是低效的。更大的问题是未知因素随时可能干扰研究方向。因此,为了区分不同假设的效用,许多心理学家必须操纵被认为是激励的变量,然后在保持所有其他相关变量不变的情况下观察是否会有不同的结果。

此外,作为对照实验,还涉及分组问题,即将实验中的被试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也应该考虑这种分配方法。通常,受试者被随机分成两组,类似于掷硬币,以减少系统误差。

举个例子。发展心理学家应该做一个关于早期丰富经验对学龄前儿童影响的实验。在日托期间,随机分配到实验组的孩子每天都要接触大量由心理学家设计的丰富活动,而随机分配到对照组的孩子只参加一些传统游戏。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想观察两组孩子一年后的期末成绩,以及实验组是否优于对照组。

本实验采用随机分配,避免了一些无关变量的干扰。比如智力差异、家庭环境等因素,一般会在两组孩子之间保持平衡。

简而言之,心理学家必须控制实验,以获得他们想要验证或发现的结果。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是在“控制条件”下做实验的理论结果,很多人认为这与“现实生活”不同。这有什么价值?

心理学家绞尽脑汁设置了一些不自然的条件,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区分干扰事件发生的相关变量。而且很多时候,有些实验操作无法在自然环境中完成,心理学家只能通过将研究对象转移到实验室来实施精确控制。

众所周知,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等科学领域都使用实验控制方法来研究现象及其相关性或因果关系。在对各个学科的调查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用一些“看似奇怪”的方式来获取关于世界的知识。例如,医学研究中使用的老鼠和猴子生活在与自然环境完全不同的实验室中,这不能完全代表它们的物种,但也可以产生有用的结果。记住,心理学也是一门科学。当心理学家像所有其他科学家一样,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来更有利、更准确地解释心理现象时,他们就遭到了诽谤。

《社会动物》一书中提到,人的认知是保守的,即人的大脑更愿意接受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我们知道,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做的实验往往离我们的生活很远,通常很难理解。心理学实验并非如此,但有很多心理学实验似乎违背了常识。所以,正是因为心理学实验和结果容易理解,才给了人们评论的机会。

概率思维

人们总是喜欢某些事情,讨厌不确定性。例如,如果你说“交付的货物将在明天下午5点准时到达”,这肯定会比“交付的货物可能在明天下午或晚上到达,但也可能是后天”更吸引买家。

作者告诉我们,心理学揭示的所有事实和关系都是用概率来表达的。想要理解心理学,就必须运用“概率思维”。

这反过来又颠覆了我们的常识。心理学不仅学这个,随着科学发展新的研究领域,越来越多的科学规律将以概率的形式描述出来。就像在物理学领域,在量子力学出现之前,爱因斯坦无法相信世界是由“不确定性”组成的。虽然我们希望与“永远”和“确定”相伴,但遗憾的是,我们只能活在“有时”和“也许”的世界里。

概率在心理学中的表达,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事件很有可能发生,但不一定所有情况都是这样,无论发生与否都有概率约束。

看似容易理解,其实不然。每当用一个生动的案例证明概率趋势无效时,很多人都会点头。

给我举个最常见的例子。医学研究发现,吸烟会影响健康,甚至导致肺癌。不信或者运气不好的瘾君子会反驳:“你说吸烟会影响健康,导致肺癌。那为什么隔壁老李一天抽三包烟,都85岁了,还红得健康?”

这个反驳有什么错?

有一个大问题。他用一个特例推翻了吸烟与肺癌的关系,因为他没有正确理解统计规律的本质。他认为一条法律适用于所有情况,既然一个特例可以使其无效,那么这条法律就不存在了。其实这个规律的存在是用概率来表示的。科学研究发现,活到85岁的人中,只有5%是吸烟者,也就是说,活到85岁的人中,有95%从来没有吸过烟或吸过烟而戒烟。老李就是这样。

作者开玩笑说,上面的反驳例子叫做“某某”统计。只要有一个鲜明的“某某”作为反例,成熟的规律就会受到怀疑。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例如:

“你说40岁以上的女性有怀孕的风险。我不认为我们的妻子已经41岁了,有一个大胖男孩。母子俩都很好。”

“你说与10年前相比,人们的收入水平普遍提高了。胡说,我们小区的保洁阿姨和十年前工资没什么区别。”

人们使用“某某”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一种有用的辩论手段。相反,这种模式之所以被频繁使用,是因为人们不知道如何处理概率信息。

因此,这给大众眼中的心理学带来了更多的误解。一旦心理学研究的结果不能在所有情况下都适用,往往会引起人们对心理学的失望和轻视。然而,人们最容易忘记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知识在完全确定之前是没有用的。即使有些知识不能预测个人的具体情况,但如果能预测一个群体的大趋势,也是有用的。

在这一点上,我们知道心理学理论的构建不仅依赖于经验方法和技巧,还依赖于统计学的参与。因此,作者明确告诉我们,没有人可以完全不知道统计学就掌握心理学。

伪心理学及其危害

什么是伪心理学?

在一个理论属于科学心理学之前,需要花很大的篇幅来详细解释它遵循什么原则。相反,它自然是伪心理学。

伪心理学是看起来像心理学但没有经验基础的系统的总称。这种“长得像”是很可怕的事情,很容易造成劣币驱逐良币。比如星座、催眠读心术、超速阅读、释梦、笔迹、血型和性格等。,涵盖范围很广。

伪心理学为什么能盛行?

这本书总结了以下原因:

伪心理学无法证伪。它的理论自动完美地涵盖了所有的可能性,没有证据证明它是错误的,所以说它是合理的。这使得伪心理学看起来特别有吸引力和说服力。

在这个阶段,最流行的伪心理学可能属于起源家族理论。这个理论声称,无论你现在长什么样,都可以从出身家庭的理论基础中找到“罪魁祸首”。本文开头提到的网络名人心理学家就是这一理论的传播者之一。

相信这种理论的人会发现“我的自卑来自父亲小时候的认真和坚强?”,或者“我才意识到这么多年我一直害怕有男朋友,因为小时候父母天天吵架,让我害怕有亲密关系”。然而,影响一个人成长的因素太多了。你的自卑可能是父母遗传的,也可能是小学的一次表白被当众拒绝,也可能是高中抄作业被抓当众被批评等等。太多的因素结合在一起,让你成为现在的你,这绝不是单一的因素。起源家族理论的诱惑在于它在解释上非常相似,并且给出了一个精确的单一答案。这么说吧,你有清醒的反驳,不承认出身家庭的影响。理论认为,是出身家庭的影响让你不敢面对问题。所以,终究会是对的。

在心理学中,有一种“频率-效果”效应,这是一种似是而非的判断。不管是真是假,如果重复一遍,会增加人们对它的信心。久而久之,人们就像持有真理一样深信不疑。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起源家族的理论才得以四处传播。

伪心理学的另一种传播工具:“见证叙事”

如果我们没有看到一些江湖骗子用自己的眼睛恢复活力,我们至少听说过算命先生测量人们的未来。他们的把戏之所以屡试不爽,是因为他们总能找到一些愿意为他们作证的人。只要被骗的100个人中有一个人真的从中受益匪浅,出来真心作证,就能说服大家试一试。即使这个人见证了另一个算命先生的聪明,也能让人对正在进行的算命行为产生良好的期待。因为他觉得算命行业被“见证”了。

这叫见证叙事。有人说我看到这种事发生在我身上。我相信这是真的。你没有理由不相信。

证人的叙述往往呈现个案。用个案来证明或否定一个理论,即片面和完整,是荒谬的。

比如我们听过一个很常见的提醒,“三思而后行”,但也有人鼓励我们不要过多思考“什么时候该出手”。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却广为流传的“洞见”?因为每个句子只适用于某些情况,所以很容易用来解释一切。人们总是想解释太阳底下的一切。这是世俗的智慧,其中包含了许多一厢情愿的想法。人们更愿意相信世界是他们期望的样子,而不是真实的样子。所以,当他真的希望这是真的,你只要告诉他你“见证”了,那么他就会失去判断能力,选择把你告诉他的当成事实。

巴纳姆效应

巴纳姆效应,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在1948年证明了这一心理现象。人们经常认为一个笼统的性格描述非常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这种倾向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巴纳姆效应”。

巴纳姆效应源于“主观验证”,意思是如果我们已经想相信某件事,大脑会一直专注于帮助我们收集能够支持自己的证据,无论多么无关紧要,我们都会找到一个逻辑,让它符合我们自己的“信念”。

这是很多人都相信的星座。如果时间充裕,分类列出十二星座对应的人物描写句子。你会发现有很多描述是任何星座都有的,只是表达方式变了。算命先生的套路也是如此。即使他说“你会得到贵人的帮助”或“幸福来了”,他也可能每天告诉不同的人。

为了迎合和满足人们的短期欲望,在利益的驱使下,普通的电视媒体邀请一些星座专家毫无判断地宣传他的理论,并没有要求他展示科学研究的基础。既然电视媒体都在为星座站台,普通人又如何辨别真假呢?可见媒体对伪心理学的贡献很大。

伪心理学的危害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各种形式的媒体已经演变成越来越容易传播信息的方式,这使得伪心理的传播更便宜、更快。这会带来什么危害?

首先,由于伪心理学的普遍性,当科学心理学理论出现时,人们开始怀疑哪一个是真的。这种混乱的结果是:

有些人什么都不相信。不管一个心理学理论对他行为的改善有多大帮助,他都是半信半疑、踌躇不前的。俗话说,你怕被骗。真到需要,真假难辨,会耽误机会。

有些人随便相信,但觉得对自己有用就听,不求解决。然后传播给你身边的人。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占星术告诉人们,射手座和金牛座因为性格差异很大,很难走到一起,并列出了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当你知道的时候,你就相信了。然后你开始在最初的甜蜜爱情中担心自己的未来。然后你们分手了。你确定你被星座击中了,你会建议你最好的朋友做长期考虑。

其次,书店里有一些自助读物,很容易误导人。一些伪装成心理学的伪科学书籍充满了超自然现象,如心灵感应、读心术和生物节律。有的提供菜谱之类的知识,只告诉你怎么用,根本不谈基本的操作原理。如果你误信了,会影响你对事物的判断,更严重的是,还会未知。

一旦你相信了伪心理学,你就相信了一个骗子,他可能会把你的生活和梦想带到错误的一边。它甚至可能被错误的建议所引导,生活在一个糟糕的“杜鲁门秀”中。

如何辨别伪心理学

文中提到的伪心理学只是一小部分。它们的扩张分支多种多样。除了记住不要被这些常见的伪心理学蒙蔽了双眼,我们还需要知道如何识别那些穿着马甲的变种。

因此,在书的最后,作者指出了伪心理学的几个特点。我列出四个简单易懂的,我会用一个对比来展示我的本来面目:

伪心理学的特征

1.我喜欢采用特殊的假设,这样我的主张就不会被证伪。

2.强调该主张正确且无可辩驳。

3.喜欢把提供证据的任务强加给怀疑论者而不是倡导者。

4.过分依赖轶事和各种目击者的叙述来证明他的说法。

我们想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一套关于人类行为的理论。无论好坏,这是我们生存的基础。所以似乎我们每个人都是心理学家。难怪各种人物都在交往心理。然而,心理科学形成的知识体系与这种个体心理学有很大的不同。

写到这里,开题肯定已经不言而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