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创业 主旋律电影“创业史”

栏目:游戏 2021-11-28 00:38:02
分享到:

作者|剩余编辑|雅丽

“13个人合伙开了一家公司。28年后,公司没有上市,但他们改变了一个国家。”这是1921年的故事。

众所周知,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经历了自千禧年以来从未有过的巨大变化。当时有很多政党,百家争鸣,中国共产党是几千个政党中的一个。“为什么这13个人创立的政党,短短28年就改变了中国?这就是我们想拍这部电影的原因。”导演黄建新告诉娱乐资本。

电影中,13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人,从上海出发到嘉兴,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电影之外,国内外疫情肆虐,组织拍摄《1921》也困难重重:不能去日本拍摄,只能通过网络系统在线拍摄;西方演员来中国不容易,剧组终于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足够多的法国人...

历史是小人物写的。此时此刻,我们珍惜和敬仰的英雄,也是1921年的凡人。看看这13个人的年龄,最小的19岁,最大的45岁,平均年龄28岁。被西方人拒之门外后,他们跑上街头,隔着酒吧互相说“使命就要开始了”,中国的火光闪闪。

同样,中国影视人探索主旋律电影的故事,也是一个年轻人点火的故事。从《建国大业》到《星星送礼物》,再到新生代演员参演的《建军大业》,再到现在的《1921》聚焦人物,主旋律电影越来越年轻化。

主旋律电影需要新的视角,新的表达,新的思路。100年前,由13位年轻人创办的“公司”改变了世界。一百年后,成千上万的年轻影视人正在开辟主旋律电影的新格局。

01创业,追踪,谍战,走近年轻人的1921

“开公司”的说法不是无中生有,而是有历史依据的。

1948年,革命胜利前夕,毛泽东给在西柏坡湖南大学法学院教书的李达写了一封信:“我哥哥是这家公司的创始人之一。现在公司业务蒸蒸日上,希望哥哥快点来参与运营。”毛泽东和李达都是中国共产党的代表,他们说“公司”当然是中国共产党的事业。

毛泽东给李达的信

电影《1921》的编剧余发现这个史料后非常激动,很快就把它加到了电影的剧本里。最后呈现的是,毛泽东去上海参加一个大型会议,李达夫妇在自己家里设宴,三个人一起举杯。“祝新公司生意兴隆!”第二天,中纪委成功召开,公司正式成立。

在作家余看来,当下年轻观众熟悉“创业”和“开公司”的语境,将建党比作“创业”无疑是一种更接近、更容易理解的表达。这也是电影《1921》剧本创作的核心。无论是更强的剧情设定,更有血有肉的人物塑造,还是更通俗易懂的历史阐述方式,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因此,为了找到更多有趣的史料,创始人花了四年多的时间在世界各地挖掘建党前后的珍贵史料。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确实发现了很多以前鲜为人知的记录。

比如他们发现日本高中派特务到上海阻挠召开中国共产党重大会议。比如当时上海法租界工信部对共产国际来上海的代表进行了监视。“以前没有党史博物馆。上海的一位主要策展人说,他从未见过。我们还给他复印了一份。”导演黄建新有点高兴地介绍了娱乐资本理论。这些史料最终以精彩刺激的谍战元素呈现在1921年,大大提升了整部电影的观赏性。

同样,、任、小在天台跟随李的“跑酷”场景,并非异想天开,而是根据博物馆专家多次参观老渔阳里外国语学社旧址时所讲的谣言而创作的。

当然,这些都是艺术创作,其中有戏剧元素。“电影更受欢迎,入门的理解能让年轻观众对这段历史感兴趣。”据黄建新介绍,“当他们感兴趣的时候,他们会看书,了解更多。我们必须认识到开始的价值。”

毕竟,年轻观众的审美体系与过去完全不同。“很多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是那个时期词汇和内容的最佳表达,但不能等同于今天。”黄建新认为,今天的语境与过去不同,那些经典的叙事方式对于今天的年轻观众来说已经不再是最无意识的。今天很多经典都是“一墙一步”。

“最好的艺术状态是没有墙,没有台阶。”在电影《1921》中,黄建新不断尝试打破这堵墙,找到与年轻观众的共同边界,然后用最娴熟的电影技巧和方法,讲述一个更加生动的建党故事。“这样可以更容易与年轻人沟通。”正是因为这种交流,年轻观众才能理解“我们与历史的联系,历史对当下的意义”。

在剧里开公司和在剧外盖房子同样辛苦

电影中,13个人合伙开公司,在艰苦的环境中共同努力建立政党。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最终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改变了一个国家。

电影之外,其实就像是一起创业,克服重重困难,才能够让《1921》如期上映。从联合导演黄建新、,到编剧余、黄鑫、赵,再到摄影艺术和演员,这个由数百人组成的团队为这部电影付出了很多努力。

首先是摄影导演曹宇。“我们一直在磨他,和他说话,直到我们和他说话。”导演黄建新认为,曹禺作为摄影师,不仅有抓拍画面的技巧,而且对戏剧有着深刻的理解。最终曹禺的镜头真的介于写实和写意之间,整个故事以更有节奏的方式和更现代的表现手法被捕捉。

其次,影片中有大量的中青年演员。黄建新非常感谢这些愿意参与这部电影的演员。为了参演这部电影,每个演员都阅读过无比厚重的文献资料,几乎完全了解了自己角色的所有人生故事。在电影中扮演毛泽东的王仁君坚持每天早上跑步,像毛泽东一样有趣的跑步。

除了演员,艺术团队更努力。“我们不是在码头搭建场景,而是在搭建房子。”黄建新说。在车顿影视基地,剧组1: 1重现了第一、第二会场,《新青年》编辑部和博文女校。大到白宇巷、石库门、王智路106号等历史地标,小到铿锵的汽车、钱包包、藤条盒,都严格按照当时的真实面貌进行了修复。

为了给摄像运动提供更宽阔的空空间,剧组与华东建筑设计院合作,按照真实的建筑标准对这些场景进行了重构,甚至还按照当年上海的风格对厨房进行了修复,让炉子可以生火,烟囱可以冒烟。

为了保证画面的质感,建筑中使用的砖也是真正的旧砖。黄建新说:“在阳光下,做旧砖和真的旧砖一眼就能看出来。”这对船员来说也是一个大麻烦。最后设计院找到了一批旧砖。

为了呈现20世纪20年代上海“东方巴黎”的魅力,剧组不仅拍摄了许多20年代从未向影视剧组开放的法国建筑,还在所有建筑上逐一安装了上万个小灯泡。“一灯一灯固定,一街一街安装,几万个灯泡安装。”黄建新回忆道。

但这一切并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这部电影一开拍,就冲击了全球疫情。

“仅今年一年,我就做了41次核酸检测。”黄建新去年底算过。到今天电影上映,他做过的核酸检测次数可能远不止这些。

因为《1921》上映日期定在立项当天,所以必须在今年7月1日上映。“其他电影可以晚拍晚放,我们不行。”黄建新说。“1921”号是疫情缓解后横店第一批复工的船员,因为他们要赶时间。当时每天都有专门做消毒的人,剧组有几百个团队。每天,每个人都非常谨慎和认真。“这是中国电影人的心情。”导演黄建新非常自豪,也感谢参与这部电影的每一个人。

不要符号,只要人物,不同的主旋律

最终《1921》如期上映,这个像创业一样成立的团队所付出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作为一部主题献礼片,《1921》难免会被猜测为一部空-带口号的坑洞片。因为很多观众在听到主旋律和致敬片的时候,往往对那些主要承担宣传工作,专注于塑造英雄和光辉形象的电影有第一印象。其实这可能是很多观众的刻板印象,因为题材电影早就不一样了。

从《建国大业》《伟大复兴的开始》《建军大业》三部曲开始,主旋律电影一开始就是一部电影,兼顾商业化和公共性,以更现代的叙事方式传达历史。三部电影都从编年史的角度聚焦历史事件的宏大叙事。从北洋到民国,再到新中国成立,几十年来电影聚焦的都是历史大起大落和英雄人物。

伟大复兴开始的剧照

但《1921》不一样。

不同于以往编年史的纵向视角,《1921》聚焦的是1921年的横截面;与以往宏大叙事不同,《1921》聚焦人物。聚焦人物,关注每个个体在伟大时代面前的奋斗。

"我们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人物身上。"黄建新说,《1921》针对的是1921年的上海,整个故事是以13位参加过一所大大学的人为中心构建的,展现了历史浪潮下每个个体的选择和奋斗。“对我来说,这一次我想创造一组生动而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它不是一个符号,而是一个艺术形象。”所以整部电影展现的13个角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性格、表情和生活习惯。

比如电影中刻画的大代表李达,他来自湖南永州,但电影特意加了一个细节,他不能吃辣。这是因为李达长期伏案写作,熬夜,把胃给毁了,吃不了辣。因此,当毛泽东去他们家做客时,没有一道热菜。毛泽东大失所望,说:“完了,湖南完了。”。这段生动细腻的对话让毛泽东和李达一下子从观众印象中的伟人变成了邻里生活中的普通人。

此外,李、李达和王精通日语、法语和英语。他们和马林说英语,和法国巡逻队说法语,和日本共产党说日语。多语制的出现既符合当下的历史背景,又成功地让每个人物形象更加立体,让观众看到了13位代表人物多才多艺、知性的一面。

读历史书的时候,我们常常认为他们很伟大,很遥远,和普通人不一样,但实际上,“他们在生活中的很多地方和我们很接近,很相似”。黄建新认为这就是1921年作为电影的意义,因为“电影是一个影像系统,它总会让你喜欢上一些人”。在《1921》中,你可能会喜欢吃辣椒的、抽烟的李达、优雅的王、何叔衡和董。

正如导演黄建新在采访中反复提到的:“与其说是主旋律,不如说是主流电影。”电影《1921》实际上是一个国家最主流精神的表达,是对先辈不畏牺牲救国的致敬,是对中国共产党跟随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使命而诞生的历史必然性的传递。

一百年前,“在一个大国,我们连自己的火都没有”;一百年后的2021年,电影上映后,有学生观众说:“现在我们不仅有比赛,还有自己的火箭。”这个13人创办的“公司”,不仅生产了革命火种,而且代代相传。电影《1921》无疑是其中最鲜明的一部,成为年轻观众心中的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