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夏耕、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无穷,百姓食多。”在农耕社会,生产力很低。古代劳动人民之所以能够克服困难,一步步推动社会前进,是因为他们能够了解自然,遵循自然规律,总结经验,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出足够的粮食供人们食用,保证了人类的生存和繁衍。那时,每个人可能都需要掌握农耕技术,但今天,许多人可能一辈子都没有接触过农耕生活。因此,对于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一些与农耕相关的词汇,很难理解,甚至完全看不懂,所以他们无法理解其中的美和乐趣。
农耕 农业
“在种植豆子的南山下,草长满了豆子,幼苗也稀疏了。到了早晨,我要管理旷野,把月亮领回来。”除了《诗经》之外,陶渊明是较早描写农耕生活的诗人。南宋诗人范成大的《四季田园杂记》中应该有更多的劳动场景描写。我们来看看范成大的一首田园诗。
夏村杂齐星齐
白天,在田里除草,晚上在家里搓麻线,村里的男女都有所有的家务。
孩子们虽然不耕田、不织布,但也在桑树树荫下学了一种瓜。
范成大在石湖归隐的十年间写了许多田园诗,其中以《四季田园杂》最为著名。这组诗共有60首七言绝句,每首都是一组12首诗,分为春日、夏日、秋日、冬日的田园生活。在这些诗歌中,诗人全面而真实地描述了乡村生活的各种细节。夏村的《杂七》是一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场景的诗。
耘田 除草
第一句“夜晚的田芸和马妓”,涉及到了今天人们难以理解的两个词:田芸和马妓。田芸是做什么的?为什么不耕田?马妓在做什么?第三句,这里的“编织”和“成就”有什么区别?如果这些问题存在于诗人的生活中,就不会被称为问题。但是今天,可能能够回答的人不多了。墨子说,农民“春耕、夏聚、秋聚、冬藏”,一年四季在那个季节都有活干。这首诗是关于夏天农民的生活。耕种是春季的工作,耕地是夏季的工作。《说文》说耕田而耕也。云,除也。犁地就是用犁翻土。除了除草。所以春天是深耕,夏天是播种除草管理。
绩麻 马季
打麻就是把麻搓成线或绳。一般来说,麻是不能织的。扭成麻绳后才能织成布。因为编织是指用纱线或线制造丝或布。表演也是暑期工作。《诗经·七月》说:“七月,你会唱,八月,你会录”。根据以前的注解,到了农历八月的时候,“丝完麻始”,也就是说,养蚕吐丝的那些事情到了八月就已经结束了,然后要做的工作就是“造麻”。因此,农村生活与季节和天气的变化密切相关,农民在不同的季节做不同的农活。
村庄儿女各当家 村里的孩子互相负责
天耘田夜表现麻,据说白天田里要除草,晚上搓麻线。耕种田地是男人的工作。“马妓”是女人做的事。村里的孩子互相负责。“孩子”是指男人和女人。这首诗是用老农的语气写的,所以这里的“孩子”指的是年轻人。“做主人”就是男女都不准闲着,各部门各司其职。孙同没有解决耕地和织布的问题。“孙同”指的是那些既不会耕田也不会织布,但又不闲着的孩子。他们长大了,热爱工作,所以他们“学会了在桑阴旁边种瓜”,他们也学会了在郁郁葱葱、成荫的桑树下种瓜。你看,男女老少,各有各的职责和分工。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夏天农忙图呈现在我们面前,读起来很有意思。
也傍桑阴学种瓜 桑树的树荫下还有一个甜瓜
不了解田芸和马妓,就无法很好地理解这首诗,很可能感受不到乡村生活的趣味和紧张有序,尤其是感受不到男女老少一起上阵的火热劳动场面。因此,诗中的每一个字都有它的意义,正确理解诗中的字是理解和欣赏整首诗的基础。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不小心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