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据媒体报道,知乎已完成约4.5亿美元的F轮融资,本轮融资由Aauto faster和百度共同投资,这也是知乎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轮融资。
虽然当时没有官方宣布,但外界很快就嗅到了这一消息。很快,微信官方账号“山河路人”发表了一篇标题鲜明的文章:“百度投资了知乎,魏则西知道吗?”
的确,三年前的魏则西事件让百度的持股有了不一样的氛围。有人开始质疑知乎会不会悄悄删除所有骂百度的答案。
不出所料,关于这笔融资的讨论在知乎网站上受到了“限制”。最热闹的问题是“如何看待Aauto faster牵头对知乎4.34亿美元的f轮战略投资”。以下大部分答案都是投资者和创始人在分析商业模式,表达美好愿景。而且,标题中没有出现“百度”。
至于直接质疑“魏则西事件”的声音,声音很少,没有掀起什么风波。
自2010年知乎成立至今已近十年。从最初的“小而美”,逐渐变成了大象。这条变革之路的背后,有一个无法回避的命题:如何选择商科和专业?
魏泽熙
魏则西事件是知乎乃至百度发展史上不可避免的事件。
2016年2月26日,22岁的陕西小伙魏泽熙登录知乎,打开一个问题:你认为人性最大的“恶”是什么?然后写了一个答案,内容是他的病情和就医情况。
他在学习的时候得了滑膜肉瘤。为了保命,他在百度上查询治疗方案,但因为百度的医疗竞价机制,他被推荐到莆田某医院。
莆田科室的医生夸口说,魏泽熙还能多活20年。于是,全家人借钱,在这家医院治疗。
没有被治愈,反而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结果,魏泽熙的恶性肿瘤转移到了肺部。好在他在知乎上写下答案后,终于在众多用户的帮助下,在谷歌上联系到了美国医院,购买了靶向药。
然而,一个半月后,魏则西去世了。
很多人都写过纪念魏则西的文章,公开批评百度搜索的医疗竞价排名系统,将其比作吃“人血馒头”。一条生命的逝去,加上人们长久以来的恩怨,瞬间点燃了舆论。
这一事件成为百度历史上最大的危机。国家网办、国家工商总局、原国家卫计委和北京市相关部门成立联合调查组进驻百度。短短三个月,百度市值缩水近740亿元。
与此同时,没有人试图扭转舆论,转移对知乎的注意力,帮助百度说话,并将责任转移到相关医院和监管机构身上。结果涉嫌收钱写软文的行为被义愤填膺的群众当场发现。“你不能吃人血馒头。”心理学大v采铜被呼吁。
知乎也迅速回应,永久封禁这些可能收钱发声的账号。
这是百度的黑暗时刻,但也是知乎的高光时刻——谁能用任何平台发酵舆论,撼动一家互联网企业?在金钱的诱惑下,谁还能保持内心不变?
得益于知乎问题的存在:“如何评价/对待XX”和“XX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这类问题的格式让知乎在输出专业知识之外,还能以轻松的方式进行“价值判断”和“故事讲述”,不仅让讨论形式更具可能,也无形中增加了用户的表达欲望。
近年来,知乎一直是舆论的重要战场,甚至与微博形成了奇妙的联动:在微博中,事件被曝光,舆论开始发酵。到了知乎后,我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来“定性”这个话题,这反过来又决定了舆论的走向。“江歌案”、“梁朝伟演商祺”、“美国总统大选”等话题都不符合这样一套传播规则。
商业世界的碰撞
最初,知乎是一个邀请论坛,由周源、肖恩和黄继新于2010年联合成立。在此之前,国内问答平台只有百度知道。但由于基因的限制,百度知道很难形成深入的讨论氛围,只能针对具体操作问题给出答案,没有交叉验证的空间。
知乎的出现填补了这个空空白。“专业”和“认真”是知乎早期的特色之一。从知乎的口号“发现更大的世界”“认真就赢”中,我们也能在内容上看到知乎的野心。
为了保证社区内容质量,做好用户培训,2014年之前,知乎紧跟美国在线问答网站Quora,扎根于建立严肃的知识社区。但说到对外开放,却犹豫了很久。
知乎用户的早期画像很清晰。他们大多是某个子行业的佼佼者,大多来自创始人圈子。当时的知乎没钱没影响力,最大的优势就是有一群免费贡献高质量内容的回答者。
当时“百度一次,你就在知乎”并不自夸。在用百度搜索某个专业问题的时候,之前的整个页面往往都是来自知乎。
“如果行业想合作,可以找负责人,甚至不用打电话就可以直接联系,比LinkedIn好用。”一位早期知乎用户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作为记者,如果你想找一个行业内的受访者,搜索知乎发私信是非常高效的。很多人通过知乎上的答案展示自己的才华,被公司看重,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岗位。
然而,这种趋势很难持续。毕竟人类自然更喜欢碎片化的阅读,而不是专业的讨论。
社区产品是周期性的。PC时代出现了一些明星社区,比如天涯、茂普、人人、贴吧等。其衰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也难逃一个恶性循环:优质内容吸引更多用户注册,导致用户泛滥、广告入侵、有价值内容被稀释、原创核心用户流失。
反面例子的代表是百度李毅。巅峰时期的“巴蒂”拥有数千万用户,但并没有很好地控制内容,酒吧老板总是倾向于将个人利益放在社区之上,导致广告和黄图的反复出现,社区的商业价值直线下降。
自2013年知乎开放注册以来,大量学生涌入。新用户和老用户之间的摩擦从那时起就已经开始形成。
更糟糕的是,那些年,随着“网络名人”概念的兴起,甚至《芈梦》的大火,一些账号开始炮制情感故事,吸纳大量关注,开始钻规则的空子,为自己谋取流量。
知乎里的沟通机制是“赞”。只需点击鼠标,就可以带来曝光。当单个用户拥有更多粉丝时,他必然会开始思考。最常见的就是收到软文,收钱点赞。
2015年的“二十四帧事件”就是如此。当时,一些用户,如孔鲤、胡兰和莫峻浮士德,为了推广他们名为“二十四帧”的专栏和微信官方账号,通过互相称赞、编辑或删除问题话题来寻求更多曝光。最终,这些账号都在同年10月12日被管理员封禁。
甚至还有骗子,最著名的是冒充华尔街精英的“猎鹿人”团队和编造辛酸故事骗取捐款的“坦尼娅事件”。随后,“猎鹿人”团队被取缔,坦尼娅事件甚至引发了公安机关的介入,最终被骗的钱全部追回。
毫无疑问,这些行为严重掣肘了知乎的根基:专业性。但从侧面也反映了知乎这个社区的相对简单性:“Tanya”之类的骗术从PC时代开始就很猖獗,如果改成贴吧、天涯就没人关注了。然而,KOL抄袭、洗稿、接广告、写软文,在微博、微信等平台早已是公开的秘密,甚至构成了持续的商业模式。
很多缺乏专业技能的知乎大Vs为了赚钱,只能退而求其次,开始“放水”。我在主页上列出了我的微信官方账号ID,并在回答的最后附上了我的微信官方账号二维码。“为你写故事”“纽约老李总统”“皇太极在纽约”等微信官方账号,在知乎拿到了第一桶流量,然后把主战场转移到了微信。
为了不重蹈贴吧的覆辙,知乎开始“严查内容”。知乎一位公关人员曾表示,他们调整了赞的权重,一个有学历的专业人士的一个赞等于十个普通用户。此外,答案背后的二维码很快被系统自动屏蔽。
难以平衡
为了保持流量和内容的平衡,知乎开始采取一种无声的措施:限制流量。当然,像所有其他社区一样,这种方法从未得到官方认可。
老KOLs发现游戏规则变了。以前写一个赞不绝口的回答很容易。现在难得的时候,可能只有一百个,甚至几十个。再私下问问,你辛辛苦苦写出来的东西根本不会出现在追随者的时间线上。
原来的变现渠道聊胜于无,官方砍掉流量,导致用户和官方的激烈对抗。英语教学大V“坏爸爸”公开骂知乎创始人之一肖恩,愤然离开。肖恩也反驳说“这种用户比较好”。
“一个社区的创始人很少亲自去diss自己的用户。”有人这样评论。
除了打压“无用”的KOL,为了安抚高价值用户,知乎也开始尝试更多变现方式,先后开发了电子书、直播知乎等产品,并邀请大量企业号入驻。
但这些增加收入的尝试远未成功。企业没有个性,缺乏“老司机告诉你怎么说话”的亲切感,很少有一个被认可的账号。电子书原本是为了提升用户的创作欲望,然后与出版社联动,控制上游内容,但最终规模不大,却和豆瓣、当当等图书发行商走了一条路。
直播只是形成了一种负面的筛选机制,一度卷入争议。
由李笑来主办的“一小时构建终身阅读体系”定价1元,不到一周就赚了10万元。但是一个小时当然造不出什么有用的东西。与其说是分享专业知识,不如说是针对用户心理弱势设计的营销狂欢。有一段时间,整个Live产品都陷入了“帮大V割韭菜”的问题。
相反,尴尬的是,大量真正专业的优质内容,因为受众狭窄,开班只能赚几百元,不等于主讲人备课的时间成本。
两者相比,也引起了一个亚文化群体——博雪的抗议。
不像微博这个大家都明确默认其商业化潜规则的社区,知乎一直有一种以赚钱为耻的文化。因为知乎重在“特长”,特长要求中立,利益必然会动摇他的地位。这种反商业力量的集中表现就是以曾博为首的“向外学习”。
“博学”是由博衰、江、徐国玺等用户创造开发的理论体系,2016年开始流行。这些用户大多文化程度较高,喜欢以居高临下的姿态讽刺成功、心理学、情感理论等大V,甚至将知乎Live直接比作“收智商税”。
好的一面是,布尔什维克学派的信徒自称“只反对软文”、“不反对合理实现”,但对“特长”的定义却极其严格。在一些人的语境中,甚至只有论文才能算是专业,除了他们是“包装好的骗子”。
就连魏则西事件的主要发言人之一,《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的作者、心理学大V蔡通,也因为出版了《赚一百万》一书,成为了薄雪攻击的目标。经过一系列讽刺嘲讽,我把ID改成了“无耻采铜”,把所有答案都删了,就不再活跃了。
除了不断爆发的内部矛盾,知乎还面临着外部压力。2017年,头条部门吴空,给出的月价为1万元。他想挖角知乎大V,一时之间自称是300大V。百度不愿意只是做知乎的“独门”,开始刻意屏蔽搜索结果中的知乎链接,优先选择自己的百家号。
内忧外患之下,知乎必须做出选择:是继续坚持小而美的社区调性,还是坚定不移地走商业化道路?
用户破1亿后,
答案已经准备好了。2018年世界杯期间,叶茂中的广告“有问题就去知乎”自动解释了一切:知乎撕开了过去的面纱,开始跳入“下沉战场”,为自己的生命而战。
广告的效果立竿见影。2018年9月,知乎创始人兼CEO周源在接受采访时透露,截至2018年8月底,知乎注册用户数已超过2亿。据知乎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这一数字仅为1.2亿,短短三个季度,用户增长超过8000万。
随着新用户的不断涌入,管理难度呈几何级数增长。不断偏袒一方,互相争斗,使得社区秩序越来越混乱。为了维持秩序,知乎曾推出“友善”机制,骂人扣分,举报人加分。结果,创造了一种鼓励相互报告的气氛,该机制很快被放弃。
商业化太快,难免磕磕绊绊。根本矛盾在于,在这条路上,知乎需要消除过度商业化的负面影响,同时压制反商业化“原教旨主义者”的声音。
有时候,社区治理就像一个国家。小国寡民的时候,可以像古代雅典一样精英化、民主化、合法化。一旦人数到达某个点,在路口,他们必须有一只强硬的手带领他们到一个未知的距离。
不久前,在知乎上发起的“倒张嘉玮”运动,是反商用户的最后一次反抗。
今年5月,有人贴出了张嘉伟过去写的答案,统计了他“洗稿”的证据。一时间,张嘉玮的“复读机”、“杂而不精”、“抄袭自己”之声此起彼伏。
很多反对者都是渴望学习的信徒,他们的理由基于一个逻辑悖论:专业需要时间积累。为了节省时间,那些在任何行业都积累了深厚知识的人很少选择在社交平台上进行大量曝光。长期这样做的人,只能是作家、媒体或公关,或者只是有其他目的,会对“职业”本身造成伤害。
由于这一运动,知乎很少使用雷霆。5月21日,知乎管家以“持续发布不友好内容,骚扰攻击他人”为由,封禁了所有被质疑的ID。曾博的许多小号也是密封干净的。
此举不仅显示了知乎在商业化道路上乘风破浪、永不回头的决心,还有另一个目的——维护社会的尊严。
拥有200多万粉丝的张嘉玮,不仅背负着“知乎最关注用户”的标签,也一直是“知乎精神”的外化。他有很多优点,比如认真、经验丰富、文笔流畅,这些优点一直受到知乎的高度评价。
一个证据是,每一个新用户注册时,张嘉伟几乎都是“推荐关注”一栏的第一名。
这个社区自成立以来,一直缺少一个强大的精神图腾作为代言人。李开复、许小平、王小川等行业虽然入驻,但很少发言。偶尔会有知名导演和演员出现,但一般都是配合新片的公布。一旦公告期结束,他们将再次陷入沉默。
早些时候,演员张译短期充当图腾。2017年,他在知乎发表了大量关于演员经历和剧组经历的文章,大获成功。结果在同一年,他们意外地卷入了许多舆论风暴,然后他们逐渐降低了声音。
现在,张毅对知乎的影响力几乎为零。最后一个答案是2018年3月公布的,也是为了配合红海行动的宣传而做的。
每个社区都需要一个核心概念来吸引特定的人。当年大家推“校友”,豆瓣推“文清”,小虎队推“运动”和“直男”。知乎也不例外,它的主要侧重点是“专业”。
特别的是,“特长”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概念,而是可以随时质疑的。这意味着,只要发现了“不专业”的证据,任何人都有权毁掉偶像,并且可以随时把偶像踢下神坛。偶像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自然倾向于少说话,说话谨慎。
在偶像缺席的时代,勤于写作的张嘉玮成为了知乎人格的外化。与其他领域相比,“文学”的辐射范围更广,缺乏固定的标准,很难挑毛病。因此,张嘉玮的“神性”持续时间最长。从某种程度上说,张嘉玮就是知乎,知乎就是张嘉玮。双方互为祸福,互相成就。自然也就没有其他人谈论他们的余地了。
今后
如今在知乎,职业和职业逐渐被弱化,明星、娱乐、情感、道德等很多关于“价值判断”的话题占据了上风。
随着用户的增加,单人曝光的减少,知乎不再是围绕KOL划分的社区,而是被分解成了许多以热点话题为核心的小块。用户之间的关系逐渐弱化,信息的分发逻辑越来越贴近头条。
当时的许多头衔规定现在已经和汉谟拉比法典一样过时了。如果现在孔鲤和他的二十四帧重现,恐怕不会被封杀,反而会被当作优质内容的贡献者。
当年的“坦尼娅”和“猎鹿人”现在都不算什么了。社区里招摇的骗子比较多,手法比较露骨,脸皮也比较厚。在“如何稳定日收入300-500元”的问题下,几乎都是传销的答案;然而,在“如何白手起家赚一百万”的问题下,有人公然成立付费社区,教人创业,被扒皮几轮后依然屹立不倒。
就连币圈的人都涌入这片宝地。去年,一位拥有近10万粉丝的女大V给了区块链咨询项目平台,意外引发了知乎的“自净机制”。“博雪”的前成员集体出动,经过一段时间的破坏和责骂,大V终于输了。
尽管有各种挫折,习惯的力量是可怕的。过去几年,知乎凭借强大的内容储备形成了正向螺旋反馈机制,仍有源源不断的用户输出自身价值。
总有一种想当人类基因老师的欲望。现在很多人想“分享经验和观点”的时候,还是会去知乎搜索相关问题。“有问题就去知乎”,就像“淘宝购物”一样,已经成为一些用户的本能反应。
外界的各种攻击也一一化解。尽管花了很多钱,的吴空问答始终没有突破。旅游、外卖等行业都尝试和检验过“有钱让你晒太阳”的经验,最终在内容行业被证明是不可行的。然而,百家好边肖复制粘贴的劣质内容却一直被人们诟病,最终阻碍了百度搜索本身的用户体验。
但知乎能否始终在“内容+社交”细分战场上占据先机?在彻底消除博学学者等“反对”声音后,精神图腾不复存在,资本无形中会影响其地位。接下来应该去哪里?
互联网的战场瞬息万变,只有时间才能回答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