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叫普通人看,总有一些出众的。
伟大的画家齐白石,有时在绘画或篆刻上似乎不拘一格。比如他想让人写传记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胡适。胡适是个大忙人,有许多讲学和个人研究写作的任务。他还整天忙于关心政治,编辑刊物,甚至愿意给婚姻作证等。他的几部作品最终被束之高阁,成为“半壁江山”,这让当时的人们纷纷嘲笑,后来的人们也有了不同的看法。此外,虽然胡适经常提倡每个人都写传记,但他的传记,如《丁文江传》,并不成功。丁文江虽然是胡适十分尊敬和交往的老朋友。
事实上,胡适和齐白石并不熟,要写好就更难了。在相关资料不多的情况下,胡适最终完成了一部两万至三万字的“编年史”。与齐白石的一些弟子回忆或研究齐白石写的传记相比,可读性和丰富性都不尽如人意。且不说这个,他还在编年史里,显示了他的研究癖,证明了齐白石曾经加龄的事实,这让老画家颇为不满。这是这篇文章意想不到的结果...
白别区
1946年秋,胡适结束了在美国的岁月,再次回到北平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不久,齐白石通过别人告诉胡适,要他给自己写传记。很快,年过八旬、不常出门的齐白石,收拾了一包资料,亲自来到胡适家中。胡适是性情中人。看到老人如此认真,他说:“我很感谢他老人家的信任,他当时答应写传记。”。
▲胡适
胡适出国多年,这次又回来当北大校长。工作种类繁多,时间紧张可想而知。为齐白石写传记被推迟到第二年暑假。齐白石给胡适提供的材料大约有十种。其中,白石80岁时所写的白石《白石自叙》初稿、已出版稿、定本;杂稿《三百石篆斋年谱》;残卷《入蜀日记》;我写了《黄奇的母亲周太君的人生经历》;好像是王森然的《齐白石传》;还有几首诗歌作品:《山边亭中唱草》初稿、修订稿、《白石草自述》、《白石草》残稿,还有一小包关于齐白石活动的剪报和书信。
▲齐白石
读完这些材料,胡适说:“我很喜欢白石老人自己写的文章。”原因是:“我觉得他关于他奶奶、他妈妈、他老婆的文字,都是非常简单真实的传记文本,其中的质朴和美好是最有力量、最感人的。他关于童年生活的话语也有同样感人的力量。”
按照胡适的理解,齐白石并不是当时中国文人培养出来的,也没有做过什么八股文、古文骈文等。“所以他的散文能记、会用字、会造句,这些往往是不敢做或做不到的古文骈文老作者!”
什么话这么“开箱即用”?胡适在序言中引用了一个观点:“太君三十岁生日后,翁弃世……家境极度贫困。我讨厌一天看不到春芝兄弟长大,他们有七尺长,可以反哺。”胡适认为古文作家绝不敢写这样一段话。齐白石写民国八年北避兵之旅时,写了一点情绪:“临行时,家外仍春雨梨花欲滴。当年渡黄河,是一句玄幻的话,‘安功得山鞭,全家同草过桥’!”胡适认为:“这是他独特的机智,很有诗意,很如画。”
▲陪同观看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绘制的齐白石山图
有了内容和不同的趣味,胡适也有了写作的心情。然而,他不是一个擅长联想或虚构的作家。面对这些零散的材料,胡适的方法是将可以用年、月检验的内容整理出来,有时还会结合自己的历史训练做一些考证。编年史的主干是齐白石八十岁时写的《白石略记》。因此,胡适最初打算将其定名为《齐白石自述年谱》。但在编辑过程中,发现这些内容不仅有限,而且初稿与修订稿的差异也很大。老年人对旧事的记忆前后不同。因此,尽可能多地找到支持数据就成了胡适的工作。
白石年龄的“秘密”
在资料中,胡适遇到了一件“最奇怪的事”。《白石简记》等齐白石的文字记载的年代“往往相差两年”。胡适发现了这一点:《白石略记》是他在民国二十九年八十岁时写的。从民国二十九年开始,他的出生年份应该是咸丰十一年。”但在其他记载中,如齐白石自编的《周太君母亲生平事迹》,他的出生年份是同治桂海二年。有考证癖的胡适,发现这么重要的年龄差,当然不会放过。但是,从人情的角度来看,其中可能并没有隐藏着什么。胡适觉得亲自去问老人家“害怕”,于是便请人婉转地打听齐白石结婚时是否与陈太太同岁,或者陈太太是否两岁。
齐白石十二岁就嫁给了陈,时间是同治十三年。当地的习俗是先举行婚礼,这叫“拜堂”。女孩在丈夫家里生活和工作。当他们成年后,他们选择“结婚”并生活在一起。七年光绪十九岁时,齐白石和陈太太结婚了。对于胡适的间接追问,齐白石只给出了一个“模糊的回答”。胡适认为其中可能有“小秘密”。他把自己的疑惑和考证记录在初稿的小笔记里,想留给与齐白石有多年交情的朋友黎锦熙。
由于手头内容不多,胡适于1947年8月完成了齐白石《自述年谱》的初稿。可惜由于仓促,资料有限,加上他与齐白石的接触不多,这篇初稿只有一万字。用这么几句话来形容一个经历复杂、寿命长、艺术成就高的艺术家是不相称的。然而,胡适很有名,有很多朋友。虽然初稿是这样,但他也可以向朋友求助。他先把初稿的一份清样送给齐白石审阅,把稿子留在家里,请黎锦熙补充。黎锦熙和齐白石都是湖南湘潭人,有着670年的深厚友谊。黎锦熙当时回到湖南老家,1948年4月才回到北平。很快,胡适就发来了这篇文章的初稿,不仅要求黎锦熙进行批评和补编,还真诚地希望他能共同努力,共同完成这项工作。
黎锦熙帮派矫正
胡适选择黎锦熙作为合作者,确实很合适。“我从四岁开始就和齐白石先生在老家玩。到现在,已经有55年的感情了……”原来,齐白石和黎锦熙有两代人的友谊。为此,接受任务后,黎锦熙除了在自己手里搜寻信息,还“挨家挨户讲过去”,不停地来到齐家。虽然和师傅走得近那么方便,但齐白石毕竟老了,“忆起往事,想不起来是哪一年”。有意思的是“有时候他不在乎自己落后十几年”。比如宣彤元年之前,齐白石曾数次游历Xi、西安、北京、上海、南昌、桂林、梧州、广州、苏州、南京等地。他自己说是“五出五回”。根据胡适提供的资料,考证只有“三出三回”。当问齐白石的时候,齐想不起来了。他只说:“还是他自己之后有两次回归?”最后,是黎锦熙在日记中查找,得出“四出四回”的结论。看到向主和他的家人传道并没有太多的收获,黎锦熙开始用他的日记作为间接证据来补充。黎锦熙是一个非常有耐力的人。他写日记已经几十年了。由于与齐家族的密切关系,他从日记中提取了许多有用的信息,并将其纳入手稿。这样,通过黎锦熙的补充,这本年表中的字数增加了一倍。
▲万山竹楼齐白石天津博物馆藏
在胡适看来,黎锦熙的补编,除了用日记帮忙查齐白石多年的许多事迹外,还有其他贡献,如:“莫曦最熟悉湘潭的文物和白石老人当木匠的生活,所以他不仅为我注释了胡沁源、陈绍蕃、小桃、文绍克的名字和事迹,而且还加以利用。在知识方面,“邵熙比我更懂绘画和雕刻,所以他可以引用一些我不知道的文献来记录白石在这两方面的经历和成就。".尤其是在学习版画的过程中,西方的补充最能补充我手稿的贫乏。
胡适成名早,自信满满,敢于肯定别人的成就,也敢于说自己的不足。当然,在这些方面,黎锦熙确实有他所没有的优势。
▲风景图齐白石辽宁博物馆藏
揭开“两岁之谜”
黎锦熙对手稿的贡献,在胡适眼里,“最重要的是,查德·白石老人之所以在七十五岁时害怕大祸临头,是因为他相信长沙亦舒的一生对他来说。他用自己的“作弊”把七十五岁改成了七十七岁!这一点明白了,年表的年表就可以完全更正了。”说到这里,胡适也玩起了历史学家的成就感:“白石老先生变的把戏可以‘骗天’,毕竟逃不过历史研究的方法!”有了黎锦熙的贡献,胡适才能在书稿中发言。
在《编年史》齐白石生日那一节,他加了一个注:“周太君十七年嫁齐家,十九年生白石。太君生于道光三年二十五年,心有生于咸丰十一年十七年,桂海生于同治二年十九年。”《周太君生平》为白石所作,故白石应生于同治二年,而咸丰十一年为其父母结婚之年。白石七十五岁时,采取了“欺世”的方法,增加了两年。当他80岁的时候,他写了《自我描述》。事实上,当时他只有78岁。据《自叙传》记载,世人把他的出生年份推在咸丰十一年,真是被他“欺骗”了。”在这里,我展示了考证的过程和方法,最后,我可以读到收获的自豪味道。
因为考证齐白石娶陈夫人的年龄有疑问,在编年史的这个时间点上,胡适又加了一条注释:《白石简述》记载他的祖父在十二岁时去世。晚年《祭陈夫人》说:“清同治十三年正月二十一日,是吾妻归。我妻子十二岁。那是5月5日,我的祖父...死了。所有的年龄都一样。但悼词说,‘我和我的好妻子已经在一起六十八年了。陈夫人死于陈赓二月,离嘉曲六十六年。自从白石七十五岁加了两年,她又谈了两年。"
那么,齐白石为什么要改年龄,当时的具体情况如何?民国二十六年胡适当丁丑,齐白石75岁时,又加了详细资料:“改为77岁,在北平。长沙亦舒曾告诉白石算命,说:‘是去C年,送陈云,美中不足。’白师在登记簿上写道:‘12日发货时,最好用欺天渡海的方法:今年75好吃,77算逃出751关’。"
这一节,胡适之引用得如此详细,一方面应该是对这件事的考证;另一方面,我觉得他似乎在给古代算命留下一些经验数据。那一代的学者非常接近影响那个时代的算命习惯。他们中的许多人早年在家时都有算命的经历。介绍一下算命的方法和手段,可能比只是批评他们的“唯心主义”和“迷信”,却一无所知要好得多。
胡适诠释了深刻的意义
齐白石算命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他用“渡海”的方法改变年龄后第二年就有了儿子。他也为这个老儿子而死。胡适尊重现实,在编年史中这样写道:“是胡记生第四子,名好。日记中写道:“农历五月二十六日,在印石——时钟是3点21分——一个名叫魏亮的儿子出生了,他的名字叫‘吉牛’,名字叫‘快根’。这个儿子的八个字——五音、五五、徐兵、庚音——就是颜尚阁。若生于先秦,丞相之命也。“碧根”“生于前清,丞相命也”云云。作为在国外接受过现代训练的胡适,无论是“迷信”还是其他内容,都被详细记录在算命的表述中,可以证明胡适一定为这种活动留下了经验主义的思想。
这一年,年表改变了介绍齐白石年龄的方法。一方面指出实际年龄,同时根据齐白石自己“渡海从天而降”后的年龄:“民国二十七年。白石七十八。”
除了这样的历史考证,胡适还指出了一些人们在这部编年史中一时可能看不到的意义。比如1937年,日军发动战争,占领了北京、天津等大片土地。《白石自述简述》说:‘丁丑之前,他在艺术学院当了几年教授,在艺术学院当了几年教授。’”胡适在这一段下面加了一个注:“柏世杰似乎是说,北平沦陷后,他并没有在学校担任教授。“如果不为被敌人占领的学校教书,看来白石老人是能够掂量出大民族气节的大小。
1933年,沈嘉和白石已经84岁了。在今年的参赛作品中,《编年史》收录了齐白石的一封信:“答北京艺术学院”。
“公顷艺术学院通知,配给门头沟煤。白石不是你们学校的教员。你学校的通知是错误的。先生可以发现放弃是对的。”看着这两条证据,齐白石老人的民族气节就在此时此刻凸显出来。胡适特意挑选这两种材料来列举,当然是因为他看重它们的精神意义。在这封“信”之后,胡适还引用了齐白石的诗《画螃蟹》:“哪里有草,哪里有泥,就去哪里好!我老的时候看了君铎,今年看了邵军。”胡适的解读是:“白石老人虽然不能闭门不出,但已经知道敌人已经到了奄奄一息的状态。”经过多年的抗日战争,拿着第一份和最后一份资料,我们一眼就能看出这位老人有多无辜。
许多人的记事
《齐白石年谱》虽然只有三万字,但不仅仅是胡适和黎锦熙的作品。当黎锦熙把补充稿交给胡适时,胡适把它交给了邓光明,邓光明是一位写了《陈龙传》和《辛稼轩年谱》的历史学家,深受胡适的影响。邓光明不仅注意到胡适、黎锦熙从未用过的《白石诗草》,而且还补了一些传记材料,加以扩充。他借用了齐白石老师的《相契楼日记》和《相契楼全集》、的《佛堂稿》、罗的《赞安手稿》、瞿鸿的《后补》等,这本书大致完成了。胡适的《齐白石自述年谱》原标题,如今,内容有了很大突破。因此,给《齐白石年谱》命名是准确而恰当的。时至今日,由于胡适写作的限制,齐白石希望写出有血有肉的经历,丰富细节的“传记”并没有出现。虽然编年史对历史学家来说是一种非常严谨的文体,但大多数读者仍然喜欢《史记·列传》等丰富的文字。
这份年表是在紧张时期的间隙出版的。邓光明添词时,胡适已经离开北京了。1949年初,邓光明夫妇与大女儿合作,抄出《齐白石年谱》终本,寄给南下的胡适。当年2月9日,胡适写了一篇序言,详述了这本书的形成。前言后,胡适诚恳地说:“这本《白石年谱》只有三万字左右,是我和李磨溪、邓公三合作的结果。我们三个都很爱也很尊敬白石老人,我们真诚地把这本小书献给他的老人。八十五岁的时候,他曾经写过一首诗:“莫道长的岁月是艰难的,太平看到了。"今天我用这两首诗祝他九十岁生日. "
按照胡适最初的计划,他还想把这份草稿交给与齐白石关系密切、同时又有很高造诣的画家徐悲鸿,并请徐悲鸿挑选齐白石各个时期的代表作,插入书中。然而,时代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不可能的。胡适不得不邀请著名画家的妻子荣和学者从他们的收藏中挑出十多幅白石画,送到商务印书馆,这与他有很深的关系。商务印书馆不到一个月就印出了这本书。1949年3月出版。
这个年表今天看起来有点粗糙。齐白石从农村的一个放牛娃那里学了木工,然后又学了绘画。在这条路上,经过几次的奔波,不断的探索,以及没落多年的变法,我终于成为了新一代的主人。这些内容,在那些制造出美丽花朵和美妙钢笔的人的手里,可以写成一个伟大的皇帝。包括胡适在内的三位作家和历史学家联手,只写了三万字。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当时的几位作者都喜爱齐白石的画,但并不像今天的一些人那样完美,而是告诉我们一个画家真实、朴素、喜人的舒适生活,从历史的底层走出来,受到时代的影响。据说齐白石对胡适拆穿自己的年龄非常不满,但胡适却一再炫耀科研的结论。历史让不同领域的两个人就这样相遇了。不管结果如何,都应该是一次幸运的接触。几十年后看完这本小册子,能回忆起来的内容不仅仅是胡适验证齐白石的年龄为“目无苍穹”,读者一眼就能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