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寺 白云寺
有客人睁开眼睛,却没有人问起落花。
暖风吹细草,明月照细沙。
一个客人翻了很久的梦,但是他的朋友们从来不记得他的家。
琴书还没看完,我一个人坐着送晚霞。
在李贽晚年的《独坐》中,内心的孤独、挥之不去的乡愁与后来宁死不归的家乡矛盾,让家乡人难以理解。
然而,注定一生矛盾的李治却选择了弃官讲学。他宣扬男女平等,重视商业,提倡利润,抨击虚假主义、腐败、思想禁锢等。就像《皇帝的新衣》里的男孩,在明末轰出了“雷”。
400年后,李贽抬头望故乡的天像,就像明末礼部尚书写的《祭文》一书,依然“孤悬于空,不沾尘,不扰事,清净无欲,有良夫”。
位于南安柳城街道祥堂村的李贽塑像。 南安市柳城街道香塘村李志雕像。
没有书,就没有阅读
在南方深秋的清晨,恰到好处的凉爽让寻找变得更加愉快。汽车在蜿蜒的山路上盘旋,但没有人,耳边只有微风吹过山林的沙沙声。
当我第一次看到白云寺时,我很惊讶。我们面前的白云寺占地很广,用金碧辉煌的气势来形容毫不夸张。幸运的是,我在这里找到了新建的白云寺,100米外的白云老寺,还有李治的自习室。人未到,鼻中满是桂花香。白云古寺小,有小正殿和两翼。左翼有一块方形石碑,上面刻着“李治阅览室”的字样。
白云寺。 白云寺。
很难想象这个小小的自习室是李治异端邪说的起点。李治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学校教师家庭,父亲李白斋是泉州有名的私塾教师。七岁时,李贽跟随父亲学习,唱诗,研究文立。四书五经是必修科目。李贽的读书方法灵活多样。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个少年不随大流,却能思考,常常有自己的见解。
12岁时,李治在这间自习室完成了他的处女作《论老农的老园子》。他综合了《论语·鲁兹》中记载的两件事,即《论语·魏子》中樊迟问庄稼和鲁兹会见何父老人。他赞美关心农业的樊迟,讽刺不懂农业、轻视农业劳动的孔子。
位于南安柳城街道白云寺的“李贽读书处”。 “李志读书办公室”,位于南安市柳城街道白云寺。
李贽年轻时聪慧好学,其“反句师法”的故事至今仍在乔蓉流传,为南安市李贽学术研究会原会长王国军主编的《李贽》所记载。
相传,有一次,李治去乔蓉胭脂巷二叔李家,听说当地私塾吴先生是当时梁山“足智多谋之星”吴用的后人,学识非常渊博。李治让叔叔的仆人带路,想去拜访他的老师。
不幸的是,吴先生去了外地工作,于是仆人带着李治去外地找吴先生。当他们走过娘子桥时,一个人向他们走来。仆人对李治说:“吴先生来了。”李治冲上前敬礼说:“吴老师,萧声来当老师了。”当吴先生看到李志很有礼貌时,他有些高兴。他答道:“过了娘子桥,给娘子军带饭来。”李治很快回答:“来胭脂巷卖胭脂,一日三餐。”
白云寺旁的大树,李贽12岁那年就在这棵树下苦读。 白云寺旁的大树,李治12岁时就在树下努力学习。
吴先生见李治还不到十岁,很快就能接对联,又因其工巧,更爱一点,便约他一起回图书馆。一路上两人聊得很投机。当我得知李治的父亲也是私塾先生时,吴先生莫名其妙地问:“你为什么不和你父亲一起读书?”
李志:“萧声要在他叔叔家多住几个月。因为不想荒废学业,就来请教老师。”吴先生见李治求知心切,沉吟片刻,又再问了一次问题:“出鲤鱼城,金鲤鱼曰龙门。”李治漫不经心地说:“到杜珊来,巨杉撑起屋顶。”原来榕树桥在古代被称为“三十都”,与“杉都”谐音,杉好盖房。与此同时,吴先生以《锦鲤越龙门》试其才华与抱负,而李治则以《巨杉撑顶》表达其远大抱负。这时,吴老师仍然没有立即同意李志向老师学习的要求。
鲤城区万寿路李贽故居,牌匾为赵朴初所题。 历城区万寿路李治故居牌匾由赵朴初题写。
两人对谈时,早已到了图书馆,吴先生又做了一对:“十心十才。”李治听后,急忙跪拜在地,说道:“谢谢你的身体和精神。”吴老师笑着帮李志,正式收他为学生。
李志聪渴望学习,热爱阅读。他的学生王在《续书集》的序言中写道:“先生无书,终其一生不读书。”可见一斑。
一卷奇怪的文字
“正月十五元宵节,阮亲自相见……”一首叫《元宵节十五》的歌,闽南人世代传唱。不止南音,梨园戏、高甲戏、潮剧演绎了泉州人才陈伯清与潮州才女黄碧居数百年的爱情故事。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电视剧《荔枝计》是李治写的。
李贽读书处。 李志阅览室。
早期闽南有民歌:“东岸有徐梦江,西岸有苏阿姨,北岸有英台三叔,南岸有陈三、五娘。”“陈三五娘”,原本是一个民间传说,在泉州和潮州闽南方言区广为流传。明代《永乐大典》以小说形式出版,清代《齐传》被收入其中。与《白蛇传》《童话》《孟姜女》《朱良》等神话般的爱情悲剧不同,为了追求美好的爱情,陈三是一个文人,隐瞒身份,甘愿做三年的奴隶。黄武娘敢于与封建礼教决裂,与心爱的人私奔,情人终成眷属,以另一种形式表达了与命运抗争的精神,寄托了她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李贽回乡凭吊期间,根据这一闽南民间传说,创作了主张男女婚姻自由的戏剧《荔枝计划》,后改为《丽景记》,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陈三吾娘。艺术的表达赋予了这个民间传说代代相传的生命力。厦门学者李希的《梦里梅花亭诗话》记载了李治当时写这本书的情况:“卓吾归来,燃巨烛写。班里有两本专业书,班里有十个工匠。每脱一稿,就刻一次印一次,书一天不知道。”这也说明了李治的思维敏捷。
明末戏曲声乐家申冲遂尊李贽为“词圣”,位列周德清、关汉卿、汤显祖、徐渭等人之后,可见李贽在戏曲界的地位。诗人苏大山在诗中说:“奇笔是卓吾的一卷血。不写闲情逸致,寄岭南。谁能细说顾曲,说陈三沿江。”
永不复生
万历三十年,李治在通州被捕,罪名是“敢于鼓吹混乱,误导人民”,并烧毁了他的作品。当他在狱中听说朝廷要护送他回福建老家时,他感慨地说:“我七十岁了,六岁了,该死了吧?”3月15日,李志拿着理发师的剃须刀,以剃头为名割喉。
狱卒问:和尚,疼吗?
李志用手指在手上写道:不疼。
再问一遍:你为什么割自己?
李贽写道:70岁的老人想要什么?
李治病危两天,享年76岁。马谡死后,经纶遵照他的遗愿,将他安葬在北京通州北部。
为什么李治直到去世才回国?
李章田的墓志上,有关于李贽是南安人士的记载。 在李的墓志铭中,有一条记载说李治是南安人。
李贽与家乡的情感是复杂的。他爱他的家乡吗?答案无疑是爱。当他流离失所迁移时,老朋友的儿子从福建来了,他很高兴。他问这问那,有诗为证:“白寿城湖上,君子问故乡。什么时期的老人,相见谈高唐。”而耿鼎立在福建读书时索要一封信,李志在回信中说,家乡人重情义,尊师重道。过年的时候他会送一些荔枝、桂圆、糖,希望每个送他几斤,“我再尝一次家乡的味道就不美了”。
现实是,祖父去世后,李治回乡安葬祖上三代,守孝三年,离开家乡后再也没有回来。之后,他几次固执地拒绝回到家乡:辞职闲居不归,妻子苦苦哀求不归,受辱移居国外不归,被捕入狱被驱逐前宁自杀不归。你不仅没有住回来,而且还做了周密的安排。等你死了,还得埋在别的地方,甚至告诉老家的亲戚。
这是为什么?
李贽在《玉玥·感我命》中说:“你弃官回家,就归本县祖辈管。来了见面,走了又送;分了钱,摆了酒席;出了轴金,何守丹。如果你不在乎,失去你的青睐,邪恶就会到来。”原来,按照明朝的惯例,退休官员被称为“乡官”,这意味着他仍然具有官员的地位,受到地方官员的约束。当地官员可以邀请他帮助处理相关事务,也可以邀请他参加重要仪式。别人可能以这种权利和义务为荣,而李志却承受着精神压力。
另一个原因是李治真的很穷。李治一生做了20多年的小官员。明朝官员的工资有名无实,微薄,很难靠那份工资生活,所以产生了各种谋取私利的手段。然而,李治拒绝“随大流”,最终落到了经常需要人们救济才能生存的地步。他甚至负担不起家庭,他的孩子都去世了,只有一个女儿长大。
但在当时的背景下,李治作为家族中最有前途的人,自然肩负起了供养家族中后人的责任。嘉靖三十九年,李治父亲去世回家守制,正巧日本侵略者大肆入侵,米价暴涨。家里30多人“几乎不能为自己而活”。为了击退倭寇的猖狂进攻,李治带领全家死守泉州城。同时,李治还承担起了为30多人的大家庭寻找食物的义务。嘉靖四十一年,李治丧服到期,日本人却毫无兴趣。李治“想避重就轻”,直接带着家人去了南京。与李贽同时,《四友翟聪说》的作者何提到,他身边都是投靠南京的亲戚,要求解决吃饭问题。李志一时找不到工作,只好想办法像个校长一样生活,他的尴尬可以推断出来。
李贽想读书、访友、谈心,但他想要的自由与世俗的烦恼相反。因此,李治直到去世才回国,尽管他心里想念家乡。
“每次被世界震撼,往往会违背世界,变得幼稚。”400多年后,有人这样评价李治。
人物:李志
李贽,泉州人,南安乔蓉人。李治,初姓林,名载之,后改为李,名之,名洪福,名卓武,别号温岭、白泉。嘉靖三十一年举人,不应试。李功成教于,国子监博士,万历为姚安知府。造反官员。晚年出家为僧,被诬囚,自尽死于狱中。76岁的时候。
废墟:李志的阅览室
李志阅览室位于南安柳城街乔蓉与庐江交界处的大树山白云寺,是一个45平米的厢房。走进去,我看到书桌上有一尊李治正在认真读书的雕像,桌上放着《文房四宝》。白云寺始建于北宋,初名碧云寺,元代改为国保寺,明名白云寺。
苏明明·李香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