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杜甫是李白的超级哥哥,他们一生中见过三次面,但杜甫给他写了10多首诗,每一首都是经典。
比如称赞李白才华的人,“笔落风雨,诗成泣鬼”;表达对李白“庐山读书处,白首善归”的深切思念;对李白来说,“我们的首都到处都是好管闲事的人,而你却孤独无助,穷困潦倒”...
他还给李白写了一首七言绝句,翻译过来就是:不要太嚣张。
这首诗叫《赠李白》。全文如下:
秋来在乎浮空,但他不以朱砂为耻。
喝着狂歌空过日子,谁是霸气?
这是杜甫现存最早的七绝。写于他和李白在鲁东分离之后。当时李白还写了一首送别杜甫的诗,说:“飞鹏离得远,杯在手。”深厚的友谊令人羡慕。
在这首诗中,杜甫的情感非常复杂。
我们也知道李白是被唐玄宗给了钱还了之后才认识杜甫的。
那么他为什么被“给钱还回去”呢?说白了就是太嚣张了。
李白一生仕途不顺,直到40多岁时,才被贺和公主介绍到一个被翰林称为翰林的职位。
注意,这只是“等待圣旨”。虽然是六品大员,却完全没有实权。其实是皇帝的“帝王文人”。
李白和很多文人一样,一直都想着“去君尧舜,然后使风俗纯正”,但显然,“翰林候诏”的职位并不能实现他的理想。
他被迫写下了“云要衣,花要容,春风吹露华浓槛”这样谄媚的诗句。虽然我们现在把这个清平调看得很漂亮,但其实当时李白的内心应该是很压抑的。
这种日子对李白来说就像是很长的一段时间,所以他逐渐“沉迷于饮酒使自己失去意识”。
他狂放不羁的行为得罪了很多人,就连唐玄宗也开始对他不满,所以才有了后来的“还钱”。
这对于李白来说,既是解脱,也是幻灭。
他一心报国,但正如他所说:“哦,我怎么能郑重其事地向那些永远不会被人看到一张老实人脸的高官厚禄低头呢”,但当他真正离开官场时,他陷入了新的困惑,“我扔掉了我的棍子和杯子,我不能吃也不能喝,我拔出了我的匕首,我徒劳地同行了四条路”。
作为李白的小弟弟,杜甫深知她内心的苦闷和矛盾。
在这首诗中,杜甫不仅赞美了李白狂傲不羁的性格,还对李白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甚至暗含劝谏之意。
诗的第一句用“飘蓬”表达了两人的悲伤。
他们离开的时候已经是秋天了,就像流浪的小草,奔向远方。
在诗歌中,“蓬草”是游子的象征。“漂浮在水中的这一刻,你不能回头。”。
李白“赐金归来”后,到处游历,看似别致,实则如无根无定所的小草。
这时,杜甫也是如此。他四处流浪没有名气,所以他们做朋友不是没有道理的。
下一句表面上讲的是修道炼丹,其实是一种人生体验的感受。
东晋著名方士葛洪,世称“小仙翁”,曾隐居罗浮山。
李白和杜甫都信奉道教。李白在寻仙、寻仙草、炼仙药方面无所不用其极。杜甫还让李白一起去找李先念。
表面上说长生不老药不成功,实际上是壮志难酬的一种悲愤。
他和李白都是才华横溢,志存高远,但只能求仙问题,心难平。
最后两句是他感情的结晶。
李白有天赋,但只能喝狂歌浪费时间。多不公平啊!
他一生傲慢不羁,但有多少人欣赏他的疯狂?
可以说这两句是李白一生的写照,喝着狂歌,颐指气使。
诗人在这里的情感温暖而复杂。
杜甫欣赏和钦佩李白的“傲慢”。杜甫对李白才华横溢却不能重用的遭遇感到痛心和同情。
然而,看到李白的“空活着”和“做男人”,他的心又开始劝说了。
他钦佩李白的“狂妄”,但又不忍看到他因为“狂妄”而错失一生,于是劝李白“不要太狂妄”。
可以说,杜甫也为李白伤透了心。
全诗言简意赅,却令人回味无穷,将杜甫对李白的深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读来令人动容。
正如清代杨伦的《杜诗经全》所说:白诗最多是大众给的,这个目的最简单,就够了。
不知道你怎么看待杜甫和李白的友谊?
-结束-
看完之后记得给凯歌一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