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全部 鲁迅的作品为什么难懂?看完此文你就知道了

栏目:体育 2021-11-23 03:38:04
分享到:

有一句中学生“三怕”的顺口溜,那就是“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作人”。文言文的确难懂,作文更是大多数人都感到头疼,但怎么还会怕周作人呢?就是因为鲁迅先生的作品难懂。

鲁迅写作,从不吟风弄月,无病呻吟,而是针砭时弊,有的放矢。他的作品和文章,针对性强,时代性强,战斗性强,思想性强。这也是同时代的作家中无人能和他比拟的。

鲁迅的作品不易读懂的原因在哪里呢?我以为有以下四点:

一点是,它们反映的时代和社会生活今天已有了变化。鲁迅的著作不论是小说、散文、杂文、诗歌,所反映和批判的都是鲁迅所经历的当时的社会生活。如他的小说《狂人日记》,批判的是那个人吃人的封建社会,所塑造的人物又不是一个生活中常有的人,而是一个变了形的和常人异趣的艺术形象,今天的中学生读起来,对那个时代,那样的人,自然缺乏亲身感受,难以理解。再如同《阿Q正传》,反映的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不彻底的旧革命时期的农村生活,这种生活距今已有一百多年了,事情又主要发生在农村;那个主人公阿Q也不是生活中一般的贫苦表民,而是鲁迅经过高度集中概括了广阔的社合内容的艺术形象;他的思想中蕴含着那时的所谓“国民性”的许多弱点,如精神胜利法之类。当时的社会背景,主人公的思想和行动,也不是今天的中学生立即可以理解的。他的杂文,据鲁先生自己说,更篇篇都是针砭时弊之作。如果你不知道它反对的是什么,批评的是什么,赞的是什么,怎么可能理解得深刻呢!

再一点是,鲁迅的学识十分渊博,他的作品内容广厚,言深意远,非浅尝者所能窥其奥秘。鲁迅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大文豪之一,他又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五四”以后的革命作家中,象他那样学识渊博的人,是很少见的。他的作品所涉及的东西,上自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无所不包。有人说,鲁迅的著作是一部从二十世纪初期到三十年代中期这个伟大历史时期关于中国社会的百科全书,这话并不过分。试想,假如我们没有较多的历史知识和社会知识,阅读鲁迅的著作,必然会碰到不少拦路虎。

第三点是,由于语言的演变。鲁迅等人是“五四”运动以后第一批革命的现代文学家,他是我国新文学,特别是革命文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在文学语言上,他也是革命白话文学的开创者之一。在 “五四”以前,绝大部分学者写作,用的是文言文,文学作品也不例外。鲁迅自己就是一个古文根底很深的人。他早期的一部分作品也是用文言文写的。从文言文发展为“五四”时期的白话文,不可避免地要带着一些文言文的痕迹。“五四”时期的白话文随着半个多世纪社会生活的变迁,发展到今天的语文,也有了显著的差别。鲁迅作品的遣辞用语,大抵还属于“五四”新文学革命时期白话文学用语的范围,所以夹杂着若干文言词句,是不可避免的。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鲁迅笔法”是在一种特殊的政治环境中形成的。鲁迅和有些故作高深、故弄玄虚的作家不同,他从来不耍文字技巧,不卖弄辞藻,不故意把文章写得晦涩难懂。他写文章的时候心里装的是人民大众。他写作的目的是向人民大众作宣传,唤醒人民大众起来和旧势力抗争。在文学语言上,鲁迅一向是大众语的提倡者和支持者。但在当时的政治形势下,他没有写作自由。鲁迅要战斗,要写作,只好篇篇文章改换笔名,把有些文章写得纡缓曲折些,让审查的当局一时不易发现。如果不这样,轻者,文章不能发表;重者,就会招来许多横祸。所以他的文章较为难懂些,并非鲁迅的本意,而是鲁迅和当局者作斗争的一种手段。

所以,现在的读者朋友在读鲁迅的作品时,应该敬佩鲁迅顽强的战斗精神,体谅鲁迅为文时的苦心和难处。在读鲁迅的作品时,克服困难的办法,据我个人的体会:一是要事先学一点中国现代史知识或和中国现代史参照阅读;二是对不易读懂之文,要反复多读几遍,不要知难而退,浅尝辄止;三是适当读一点对鲁迅作品的评介、研究材料;四是借助字典、词典之类的工具书对生僻的字、词及时弄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