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前一篇文章所述,1929年至1932年的全球大萧条对世界经济造成了沉重打击,但与此同时,也使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出现了罕见的繁荣。然而,随着欧美国家走出经济危机,中国经济的上升通道突然中断,始作俑者是美国的《白银购买法案》。
这项法案于1934年通过。具体内容是美国政府购买白银,使得国际白银价格上涨至每盎司1.29美元,是大萧条时期白银价格的两倍多。等到美国政府的白银储备达到黄金储备的三分之一,再停止收购。
一些美国人认为当时中国是银基货币体系。银价上涨后,中国银元的购买力必然会增加,进口美国商品的能力也会变强。这不仅能增加美国的出口,还能让中国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两全其美。
有些中国人是这样认为的,认为这个法案对中国有利,并表示欢迎。我没想到最后的事实是相反的。中国的经济发展,刚有一点起色,就戛然而止,差点酿成大祸。
首先要指出的是,推动《购银法案》的是美国白银资本家,他们持有美国大部分银矿。然而,在大萧条时期,国际银价低迷,让这些白银资本家抱怨财富缩水。
虽然白银生产在美国经济中的比重很小,但白银资本家的能量很大。毕竟欧美历史上实行过银基货币制度,对白银还是有美好回忆的。
法案通过后,美国政府在全世界购买白银。到1935年中期,白银价格比1932年上涨了2.5倍,超过了大萧条前1928年的水平。理论上讲,1935年一个中国银元能买到的进口商品是1932年的2.5倍,在海外买更便宜。
但当时的中国人根本笑不出来,因为以银元计价的中国商品变得更加昂贵,导致中国出口大幅下降。1933年比1930年下降了30%,此后两年下降率达到80%。仅仅三四年,中国的出口量就减少到了1930年的十分之一。
这是很多茶叶、生丝、棉纱等外贸经营者,以及茶农、丝农、棉农的噩梦!据统计,1935年,全国92家纱厂开工不足14家,1934年上海关闭工商企业510家,1935年关闭1065家。大量资本从实体经济中抽走,民族工业难以为继。
更严重的是,华北的日本人与军阀勾结,将大量白银走私出境。仅在1934年的最后几周,就有2000多万白银被走私出去。1935年,走私白银达到2.3亿元,晚清白银外流现象在中国重现。
外贸和货币政策的双重收缩导致中国经济一落千丈,而其他国家正在从大萧条中复苏,中国却一头栽了下去。在完全自由放任的市场环境下,中国经济几乎得不到保护,世界上稍有风吹草动就可能把中国搞得天翻地覆。这就是发展中国家需要市场保护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