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帝托孤 刘备白帝城托孤中的“白帝”究竟是什么来历

栏目:体育 2021-10-06 03:44:22
分享到:

白蒂是巴蜀地区著名的文化胜地。

历史上,有很多关于三国刘备临终关怀孤儿的故事。文学方面,有李白的名篇《早发白蒂城》;至于风景,三峡的风景举世闻名,白蒂市位于瞿塘峡口,属于今天的重庆奉节县。

但是人们可能很少注意白帝城为什么以“白蒂”命名。其实这里并没有崇拜这样的神,这个名字真的很容易让人误解。白蒂在这里不是传说中的神,而是一个古老的名字,白蒂城就是由这个古代人建造的,但它离刘备只有一百年的距离。

1.白蒂“白蒂”的由来是什么?

在神话传说中,白帝是古代五方神之一,是西白帝的神。他的姓是的金,也叫钱桑石,他的名字叫宣涛。从西周传下来的李周,人们开始崇拜它。

少昊之所以也被称为“可怜的桑氏”,是因为他的母亲在天上织布,筋疲力尽时,她经常去西海岸边的一棵大桑树下休息玩耍。也是在这棵树下,她生下了白帝少昊。正好对应东方的狄青,南方的炎帝,中央的黄帝,北方的黑帝,合称为五神,这就是中国文化中神这个词的由来。

这五位神被后人广泛认为是三皇五帝中的“五帝”。到春秋战国末期,秦始皇吞并六国,建立了秦朝。为了歌颂自己与古代三皇五帝平起平坐的功绩和功绩,他省略了这个称号,成为了“皇帝”。

秦汉以后,白帝及其西方神祇不仅充当了后人崇拜的古神,而且在历史舞台上对社会中的某些人员产生了影响,成为阴阳五行的流行。古代阴阳家和谶纬家常常把五帝与五行五方的各种相关事物联系起来,给出某种吉凶的解释和归纳。因此,白帝和赤帝第一个轰动的预言效果是刘邦杀死白蛇,这暗示了他是一个生来就有光环的重要人物。

汉朝中期,原本属于阴阳家的董仲舒通过学习儒家经典入朝,成为一名重要的学者。他使天人感应和汉朝的繁荣更加神话化。虽然汉元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主流,但是民间的阴阳谶纬理论一直非常流行,影响了从汉代到汉代的三国。西汉末年,又出现了一个白帝,就是占据巴蜀的公孙述

二、公孙述为什么也叫白蒂?

公孙述,字子阳,西汉末年,东汉初年,占据巴蜀十年。由于与光武帝刘秀长期对峙,他还杀了岑彭、赖歙两位将军,被视为反派。事实上,公孙述不同于王莽、肖伟等人。他的能力不差,但缺乏争天下的战略眼光。

公孙述原本是受父亲公孙仁荫下为官。二十出头,在天水县清水县做了个小官,把这个地方经营得富裕祥和。酋长非常感激,让他兼管五郡。公孙述仍然把五郡管理得井井有条,几乎晚上不打烊,天水各郡都视其为奇才。显然,西汉末年,靠儒家经典教化人心,以德济世,一般不出大事也能取得成效。

王莽新朝后,公孙述被调到钟书,担任道江县的守卫者。开疆拓土的第二年,刘璇派遣朱功侯鲍莉、益州刺史张忠率领一万多人马进攻。公孙述依仗地形,众将加入。他派他的弟弟龚,在绵竹击败了和。之后,他的部下劝说他借此机会,在魏镇彝县建立自己的名字,公孙述,公孙述成为蜀王。

不久,光武帝刘秀在中原重建了东汉,公孙述也称帝。他成家,犹白,建袁隆兴。李雄为大司徒,其弟公孙光为大司马,公孙惠为大司空,益州为李思校尉,蜀郡为成都之阴。

当时,桂仁杀了王莽任命的尹达梅根,向公孙述投降。公孙述令大将侯丹开白水关,守南郑于北;将军任期结束后从阆中下到江州,关在东边。于是所有赚钱的土地都归公孙述所有。

汉武帝刘璇失败后,光武帝刘秀忙于山东事务,关中大英雄卢屯等拥兵达一万,都回公孙述拜为将军。于是他在汉中积粮,在南郑建宫,预备官吏。

据说公孙述废铜钱,设铁吏铸钱,也证明他有一些因地制宜的措施。以当时的交通条件,巴蜀和外界在经济上不如后来繁荣。所以蜀国地铁钱的出现是一个特例,一直认为地方私铸可能排在第一位,不一定是因为公孙述,而是因为它只符合当地的经济特点。

当时钟书的一首童谣说:“黄牛有白肚,五铢应答。”人们说王莽叫“黄”,公孙述叫“白”,五铢钱是汉朝的货币,意思是天下应该还给刘。当时人们普遍喜欢傅明瑞应该做的事情,刘秀表现得更好一点,这也不是完全的例外。这是从汉代开始流行的习俗,直到东汉末年,著名的预言——天亡,黄天当立,所以曹的年号为,孙的年号为,都与这一预言有关,可见这一习俗影响深远。

公孙述当然很迷信这一套,以孔子为《春秋》,为了红制,砍掉了十二个锣,解释说从高涵皇帝到汉平帝已经过了十二代,历法已经完了,一个姓不能再当皇帝了。他还引用了《录运法》说:“弃长帝而立公孙。”《括象》曰:“轩辕帝命,公孙执之。”各种说法证明黄是的人,而白崇禧是的人,按照西方的说法,他就是白德,正好代替了王。他还几次把这些理论传到中原,希望能影响更多的人。从五方五行来看,公孙述认为自己是诱导命运的白帝转世。

之后,夹在中原的刘秀和巴蜀的公孙述之间,位于陕西和甘肃的肖伟成了墙头草,投降了刘秀,转投公孙述。公孙述为了获得盟友和缓冲,积极营救肖伟,派兵在荆州做一些小举动,基本属于自保。事实上,他有很多人才可以投靠,但他没有长远的眼光,缺乏与刘秀竞争的野心。

唯一的好机会是建武六年。公孙述的骑将韩晶见东平,汉兵西征,便提议联合西线残余势力,像当年联合连横一样,打败刘秀,使中原各路发展势力各得其所。结果,当刘秀收复并再次解决肖伟和公孙述时,他们很难阻止刘秀的汉军。建国八年,肖伟被灭,王元来投降蜀国,公孙述被任命为大将军。

建武十一年春,征南将军岑彭为攻。汉军进入蜀都至江州,得知江州“城内粮多固”,留下军士攻城,以成都为主力进攻。岑彭沿长江到达舞阳。

为了避免一场大战,光武帝刘秀写了一封信劝公孙述投降。公孙述说:“兴废为命。哪里是投降的皇帝!”汉中郎急袭、桓安,桓安遣刺客杀赖;公孙述又派了一个人去杀岑彭。刘连降公孙述两大将,改派吴汉为主帅,继续主持战事。次年九月,终于攻破成都。

最后一刻,公孙述和延岑将军也进行了绝地反击。延岑说:“一个人应该在死亡中生存。他怎么能坐着等死呢?”财产容易聚集,不应该被同情。公孙述取出所收金帛,招死五千余人,与在石桥下合作,佯装立旗,击鼓挑战,却在吴背后,暗遣四面攻略,破汉军。吴汉掉进水里,抓住马的尾巴逃跑了。吴汉非常愤怒和怨恨,再次追击,彻底摧毁了公孙述和延岑等所有家族。

至于公孙述占领巴蜀一事,清代史学家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评论说,他与刘秀的其他反对者不同:“虽在汉朝,但不在肖伟北部,而是叛。在土地的一角,保存礼乐中的残缺,并准备法律对象与赵等威胁。叶莉、费祎、王浩、王甲,视容帝为恶,拒绝死亡是什么?就我而言,如果我不知道如何修复世界,如果我没有能力保护世界,如果我装饰我的设备,扰乱我的方式,偏袒我的终点,忘记我的起源,坐视不理,等待我的死亡,我将是诚实和愚蠢的。就天下而言,群策群力,群策群力,少数人与负爪戴犄角的人竞争,这样就有成千上万的东西可以保存,让后来的君王可以有一个试验,可以用于一代人的治理,不能说无效。”

3.古代白蒂和现在的白蒂是同一个城市吗?

东汉初年,公孙述的部队到达奉节地区时,当地也被称为鱼凫县。公孙述听到瞿塘峡西入口北岸的一口古鹤井里升起一片白雾,宛如一条白龙。根据流行的占卜理论,公孙述认为这是“白龙献吉礼”。当时,他正在制作各种符合白皇帝化身的吉祥礼物,所以他在这里建造了一座新城市,名叫,也叫资阳市。

其实公孙述可能没去过他修建的白帝城。尽管公孙述眼光狭隘,缺乏远见,但巴蜀当地人还是非常感激。因此,东汉中期在白帝城山上有一座供奉他的寺庙。

百年后,被称为光武帝后裔的刘备再次占领巴蜀,在这个不起眼的小镇上,诞生了一个关爱孤儿的故事,促进了忠义。众所周知,刘备建立蜀汉后,为了夺回荆州,他发动了数万水陆联军来讨伐东吴。结果他在夷陵山区弃舟,被鲁迅设计打败。他失去了白蒂城,变得悲伤。

刘备既受伤又惭愧。到目前为止,他不想回到成都。他住在白帝城,改名永安。彰武二年夏归来,在白帝城养病半年。彰武三年春,他觉得自己的健康快不行了。他迅速召集诸葛亮、李严等重臣,把刘玉鑫禅等子女带到永安宫,郑重地照顾他。在后来的历史岁月里,刘备孤儿的名声远远超过了公孙述建白蒂城的最初渊源。

晋朝以后,为了淡化蜀汉的影响,改称为鱼凫县,城内没有大的变化。《唐代元和郡志》记载“白蒂城周归七里,西南侧以河为池,东交西,仅北短,羊肠转而后上”。此外,《旧唐书·地理志》中说,白蒂城是公孙述新建的一座城,东北两里外还有一座迟佳城,是前汉的鱼凫县故城。

白蒂白蒂寺是今天的主要旅游目的地,是以永安宫为主的内城核心。完整的白蒂市是一个以白蒂山为主的小镇。南宋时曾有大城市加强防御,包括白蒂山、鸡公山、楼古台,今已不能复刻。

随着后人对三国故事和文化的喜爱和敬仰,很少有人提到白帝城真正的主角公孙述,无数文人墨客登门悼念。除了对山水的描写,他们无一例外都称赞刘备和诸葛亮的君臣结合。唐代以后,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苏轼、黄庭坚、范成大、陆游等。都去了白帝和夔门,留下了大量的诗词。以至于今天,三国造像“刘备托孤”,都集中在白蒂庙。

瞿塘峡虽有悬棺,隋唐以来有书画题字73处,历代文物3000余件,景区古今名家书画百余幅。除了介绍起源的基本文字外,整个景区内没有留下白蒂城所在的公孙述的文物古迹,这着实让人好奇公孙述何时会从白蒂城神秘消失。

晋朝虽然拒绝了蜀汉的影响,但毕竟历代都提倡忠义,三国的故事和文化在文人和民间都是潜移默化的。因此,我们可以找到提升刘备孤儿地位的依据。但不一定非此即彼,公孙述、白帝城的原事迹也就湮灭了。唐宋以来,公孙述的庙宇和雕像一直处于正殿的主位,公孙述的影响力并没有因为三国文化的抬升而被破坏。

据说在明中叶的时期,程、朱理学中的忠孝仁义观念已经有些僵化。夔州刺史林俊认为公孙述在光武中兴面前不服从汉朝,是一个小人。他下令摧毁白蒂庙中心的公孙述雕像和一些纪念他的碑文。此外,他还增加了马援、申江和土地等雕像。

此后,官员们继续塑造关羽、张飞等三国人物的雕像,白蒂庙开始完全转变为一个以三国文化为特色的度假胜地,开始失去原来白蒂城的意义。即便如此,重建于明朝的白蒂寺还是在明末的叛乱战争中被毁。

清朝康熙年间,巴蜀恢复稳定,白蒂城和白蒂寺的重建仍以弘扬三国文化为重点,成为今天流传的白蒂城。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开放观光,在1970年代清朝白蒂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维护和修缮。

今天,奉节县三峡工程开工后,长江水位上涨了175米,奉节老县城的所有古镇、古村落,包括永安镇,都被淹没了。白帝城景区变成了一个被河水环绕的湖心岛,新城在河堤上重建。过去旅游船基本都到了半山腰,“夔门熊雄”原有的气势客观上被削弱了。

滚滚长江东流,奉节享有今天中国诗歌之城的美誉。如果人们再去白蒂,那种永恒的诗意比历史上的感觉要淡得多。特别是只有三国文化的遗存,所以说白蒂城没有白蒂,只有对后人好奇的人才能找到原因,或者带着古老的乡愁来到这里也可以简单的慨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