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大物博,河流穿境而过,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两岸的交通和经济、文化、商业活动,因此有必要修建桥梁。古人建造了许多木桥、竹桥、石桥和砖桥。“修桥修路”也成为热心公益慈善的象征。
1920年,茅以升回国报效祖国,先后在唐山交通大学、国立东南大学、南京河海工程大学、北洋工学院、北洋大学等学校工作。1930年起任江苏省水利厅厅长。
1931年,钱塘江大桥的建设被提上日程。当时浙江正在修建杭江铁路,连接浙江杭州和江西玉山,全长约335公里。由于钱塘江的阻隔,杭江铁路无法延伸至江北,只能通过轮渡进行。为了改变这种状况,1933年,浙江省建设厅成立钱塘江大桥工程委员会,征求钱塘江大桥方案。
经过实地考察,茅以升提出了修建钱塘江大桥的方案。美国桥梁专家沃尔特也提出了一个方案。经过仔细比较,民国政府采纳了茅以升的方案,总投资510万银元,比沃德尔提出的方案少了约200万银元,节省了更多的资金。
1934年8月8日,钱塘江大桥开工建设。经过三年的繁忙建设,这座铁路桥于1937年9月26日首次通车。
钱塘江大桥是我国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双层桥,为钢桁架桥,分为引桥和主桥两部分,全长1453米,宽9.1米,高7.1米。
然而,由于全面抗战的爆发,钱塘江大桥注定是难逃一死。
1937年11月11日,上海沦陷。为了防止钱塘江大桥落入日军手中,南京决定炸毁钱塘江大桥。11月16日,茅以升接到炸钱塘江大桥的密令。
对于茅以升来说,炸掉自己设计建造的钱塘江大桥在感情上是很难的。但是,茅以升理解了大义,因为“造桥是爱国,炸桥是爱国”。他在图纸上钱塘江大桥的结构上仔细标出了所有可以放置炸药的位置。那天晚上,所有的炸药都放好了。
但是,由于战争的发展,大量难民涌入杭州,因此,必须暂停桥梁轰炸,开放一座公路桥供难民使用。因此,11月17日,钱塘江大桥公路桥通车。这标志着钱塘江大桥的建成。当成千上万的难民通过钱塘江大桥逃离时,他们从未想到他们脚下的桥上布满了炸药。
12月23日下午5点,是炸掉钱塘江大桥的时候了。茅以升亲自点燃埋在14号码头的炸药,炸开了大桥。钱塘江大桥在全面通车仅一个月后就被炸毁。
日军占领杭州后,计划修复钱塘江大桥。由于钱塘江大桥的施工图纸已被茅以升拿走,给修复工程带来很大困难,日军用了长达7年的时间,直到1944年10月,铁路桥才勉强修复。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茅以升回到杭州主持钱塘江大桥的修复工作。1948年5月,在茅以升的主持下,钱塘江大桥成功修复。
70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钱塘江大桥越来越繁忙。
如今,钱塘江大桥每天要经过30多对火车和数万辆两车。2006年5月25日,钱塘江大桥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钱塘江大桥的北面,有一尊茅以升铜像,是为了纪念茅以升对钱塘江大桥的巨大贡献而建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