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绍卿 今天 头条留给你们

栏目:体育 2021-09-25 09:31:57
分享到:

2019年陕西省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在全省高质量发展中,科技创新备受期待。

长期以来,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刻苦钻研、大胆创新,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作、育人的科学家精神。

它们是最亮的星星。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兵器首席专家杨绍清是我国末端敏感炸弹技术装备领域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安志胜开辟了第四纪科学与全球变化相结合的研究方向。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郝跃使中国第三代氮化物半导体电子器件进入国际领先行列。

今天,我将带大家走近2019年陕西省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杨绍清、安志胜、郝跃,聆听他们的故事,感受科学家们动人的精神。

杨绍清:终端敏感炸弹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杨绍清主持完成我国首个末端敏感弹系统仿真软件和半实物仿真系统;创造性地提出了二元动态补偿理论,解决了世界范围内末端敏感弹脱靶量高的问题。何主持建立了我国末端敏感弹分析、设计、制造、试验和验收的方法、规范和理论体系...

其中,杨绍清带领项目组主持研制成功我国首个末端敏感武器系统,是我军远程反装甲最有效、最具威慑力的武器之一,在我军精确打击弹药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成功研制为我军开辟了智能弹药装备的新领域,使我军常规弹药向智能化发展迈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标志着我国在末端敏感弹药技术领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此外,杨绍清注重总结提炼末端敏感弹系统的技术研究和工程实践,撰写了国内第一部末端敏感弹理论专著、智能弹药工程专著《智能弹药工程》。同时,他提出了较为完整的智能弹药测试、检测和仿真方法,以及测试平台系统的技术方案,推动了测试平台系统的建设。

在研究野战火箭散布和稳定性的过程中,杨绍清提出了“高初速低加速度”的概念及其判据;推导了推力偏心和初速度引起的散布逆规律,建立了速度设计的工程方法,提出并构建了我国火箭的散布函数体系、散布理论体系和散布工程计算方法,提出了我国火箭稳定性理论,给出了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出版有《火箭散布与稳定性理论》、《火箭外弹道偏差与修正理论》等。,成为工程技术人员、高校师生的重要参考书,被广泛引用。

杨绍清不仅担任武器炮弹箭专家组组长,还担任总装炮炮弹箭专业组成员和顾问,主持研究我国智能弹药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对该领域装备技术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支撑作用。

作为末敏弹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杨绍清在学习上诚实、谦虚、严谨、求实,坚持亲自亲临一线,在理论上大胆实践和创新,为我国培养了一批末敏弹系统技术的科研骨干。

安志胜:从中国黄土出发,破解地球环境变化之谜

“有了良好的学术环境和氛围,有了明确的研究对象,有了执着的信念,我们就能有所作为!”据2019年陕西省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安志胜介绍,所有成果都是地球环境研究所和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多年努力的结果。获得2019年陕西省最高科学技术奖,既是省委、省政府对他这么多年个人工作的鼓励,也是对地环所课题组的肯定。

1962年从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后,安志生师从中国著名地质学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刘东生院士,从事中国黄土、第四纪地质和自然环境变化研究。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0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在岩土工程研究所岩心库,记者看到了展出的各个地方的钻孔岩心样本,包括黄土岩心和标本。据研究人员介绍,这些核心样本是“安先生的宝藏”,是了解地球环境历史和演化的“钥匙”。半个多世纪以来,安志胜与刘东生院士共同发现了陕西洛川黄土-古土壤地层序列,不仅记录了全球气候变化,也记录了东亚季风气候变化和亚洲内陆干旱的历史。他们在地球环境科学领域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为地球环境科学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冰川间冰期变化,即全球冷暖气候变化,是解释第四纪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的经典理论。通过不懈努力,安志胜团队提出了东亚环境变化的季风控制论,即东亚冬夏季风气候变化造就了黄土堆积和古土壤层的发育,主导了中国中东部湖泊的消长、动植物的迁徙, 沙漠的进退和南海海面温度变化,并分析了亚洲气候变化的规律和机制,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 安志胜本人于2016年被美国科学院授予外国院士称号。

此外,安志生院士及其团队还指出,亚洲季风与干旱环境的耦合演化与青藏高原隆升和全球变化密切相关,提出了全球季风变化的动力学,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认可。“这些结论现在看起来很简单,但在当时非常困难。这部原创作品很难获得国际认可。”安志胜说。同时,在此基础上,他指出,我国东部季风区和西部干旱区目前的自然环境是亚洲季风-干旱环境系统长期演变的结果,生态环境恢复应遵循自然演变规律,为我国西部特别是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治理提供科技支撑。

第四纪是地质年代中最年轻的时代,从260万年前到现在。这个地质时期与气候变化、人类的产生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就科学而言,关键是找出气候环境变化的规律和机制,了解其发展趋势,并提出科学的对策。安志胜认为,研究越深入,对策的针对性越强。

“改善今天中国西部和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首先要遵循自然环境变化规律,揭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基础性、前瞻性的科学研究可以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在资源环境领域。”安志胜说。

近年来,“雾霾”成为热门词汇。早在本世纪初,环境保护研究所就开始观察和研究Xi市及全国多个城市的PM2.5浓度变化,并多次向中央和省政府提交了关于PM2.5污染控制和对策的咨询报告,引起了中央和有关部门的重视。2019年,该团队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提出,中国北方的重霾事件可视为人类排放与大气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科技工作者有责任做好地球环境研究,有义务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以优异成绩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安志胜说。

郝跃:深耕微电子,引领新方向

“既然选择了做科研,就要瞄准国家的重大需求,脚踏实地,择善固执。”2019年陕西省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郝跃说。

他用自己的经历,诠释了科学家的责任和担当。

“微电子不小。”这是郝说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集成电路芯片为核心的微电子技术不仅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新型氮化物半导体被称为世界第三代材料,也称宽带隙半导体材料。氮化物半导体器件在通信、电力系统、照明、生物、医疗和军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突破高质量的宽带隙半导体材料,通过一系列微电子技术制造宽带隙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进而在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普及,是郝跃及其团队的责任和使命。

1982年毕业于西北电信工程学院,199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08年、200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0年获“何李”科技进步奖,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9年,他的团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国内对宽带隙半导体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当时相关领域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很少注意到这样新颖的半导体材料。

“寻找新的研究方向!”当时,郝跃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点。经过研究和考察,他果断选择了国际上对宽带隙半导体材料和器件的研究作为新的研究方向。

从1998年开始,郝跃带领团队坚持攻关这一当时被别人视为“冷门”的研究领域,为这一学科的建设不断努力。郝跃河和他的团队先后提出了高质量材料生成方法、新型半导体材料和器件结构等一系列创新思路。在他的带领下,团队以基础理论和机理研究为基础,瞄准新材料,以新材料推动器件开发,以器件开发推动应用,最终应用于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

2004年,宽带隙半导体材料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挂牌,为进一步科研提供了有力支撑;2005年前后,国内宽禁带半导体产业开始发展,西电大学的宽禁带半导体研究有了深厚的积累,出版了第一本专门论述我国宽禁带半导体的专著《碳化硅宽禁带半导体技术》;2007年,宽带隙半导体技术国家重点学科实验室获批;2019年,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获批。

如今,以郝跃为学术带头人的宽带隙半导体技术国家重点学科实验室已成为国内外宽带隙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科研、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引领着我国宽带隙半导体研究的自主发展,服务于工业工程应用。

在不断突破宽带隙半导体领域基础研究的基础上,郝跃及其团队坚持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他主持的研究成果突破了氮化物半导体材料和核心设备,先进的氮化镓微波和毫米波大功率高效电子器件,以及紫外和深紫外氮化镓光电LED的核心技术;氮化镓微波功率器件的效率已经提高到目前国际纪录的85%,几乎达到半导体微波功率器件的功率转换极限;攻克了氮化镓基紫外和深紫外LED关键技术,在国内该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目前,这些成果已广泛应用于4G和5G通信基站、先进雷达系统、电力电子系统、紫外线医疗、彩印固化等领域。

此外,该团队在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转化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郝跃曾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陕西省教学成果奖特别奖、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郝跃和他的团队获得了近300项国际和国家发明专利,并将科研成果转移到许多企业,为我国新型半导体器件的产业化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实力,我们的目标还更高更远!”郝跃经常这样鼓励团队成员。目前,郝跃和他的团队仍在为开发能耗更低、性能更好的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芯片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