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ID:三联舒通
“生活需要阅读和新知识”
-活动通知-
书店的大学公开课
移民与文明交流
丝绸之路上的文明对话
主讲人:葛、孙英刚
时间:7月28日14:30
地点:关中大书房
活动流程:
14:30-14:35主持人介绍活动和嘉宾
14:35-15:20葛:胡汉忠国与外来文明
15:25-16:15孙应刚:肩上扛火的君主,加布施的佛像
16:15-16:45回答读者问题并签署销售
纵观人类文明史的发展演变,文明完全靠自己发展是很少见的,文明的发展必须依靠不同文明之间的互动、交流和创新。著名的“丝绸之路”是连接希腊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中华文明等文明的媒介。它不是一条路,而是一个多文明、多层次的交流互动网络。在丝绸之路上,商业贸易和物质交换的影响是现实的和暂时的;然而,民族凝聚力和人口迁移所蕴含的文化交流是持久而深刻的。丝绸之路是流动的,连接着从古至今的东西。从大历史的角度来看,看历史段,丝绸之路从远到近逐渐清晰。
葛,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特聘教授。中国遗产研究院教授,西北大学双学位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与首都师范大学“双一流”共建特聘教授。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敦煌研究院兼职教授。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汉唐文明、丝绸之路、宗教遗迹、艺术考古、古建筑等。
孙应刚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并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东亚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五台山国际研究院副院长、魏晋南北朝中国史学会理事、唐代中国史学会理事、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佛教史研究》和《国际佛教与中国宗教研究丛书》主编、国内外各类学术期刊编委。出版有《神文学时代》《隋唐五代史》《犍陀罗文明史》等专著。
*节选自《犍陀罗文明图说》《归商帝国第二章王朝艺术》《犍陀罗佛教故事与传记故事第三章重构》。文章版权所有,请在文末留言
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犍陀罗壁画
作者|孙英刚何平
加尼斯卡的政治、信仰和艺术表现
加尼斯卡无疑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国王之一。它的首都位于现在巴基斯坦白沙瓦的布卢沙布罗。这里也是犍陀罗文明的中心,中国史料中的“客家”往往指的是这个地方,而不是克什米尔。对于玄奘来说,加尼斯卡是犍陀罗王。在贵商帝国境内,有众多的佛教寺院和其他宗教中心。
关于加尼斯卡的文献记载中有着复杂而矛盾的信息。1993年,在罗巴托克的一座小山上发现了罗巴托克的碑文,正面用希腊语书写,背面是巴克特里亚语。根据新的证据,像法尔克这样的学者现在把加尼斯卡元年定为公元127年,所以他的统治时间大约是127-150年。
马图拉博物馆2世纪1.85米高的第三宫雕像
加尼·塞卡裙子中间的铭文写着“国王,万王之王,天子加尼·塞卡”。这个称号表明了他作为统一君主的身份,或者也许标志着他作为轮换国王的身份——轮换国王是统一的君主,而不是分裂政权的小国王。
在中国史料中,甘尼舍加的名字被翻译为“甘尼舍加”、“甘尼舍加”、“费尼舍加”、“真谭佳尼子”等。还有“犍陀罗王”、“奎宾王”、“月氏王”等称号来称呼这位伟大的君主。中国佛教文献中有很多关于他的记载。根据唐玄奘的记载,尕尼色甲的影响跨越了从戎,深入塔里木盆地,甚至“河西,畏魏交付质”。至于河西派来的人质,加尼·塞卡让他们冬天住在印度,夏天住在犍陀罗,春天和秋天住在犍陀罗。佛教寺庙建在三个地方。玄奘还参观了中国人质捐赠的佛教寺庙作为时尚遗迹。
第四部佛经集在卡尼什卡时期在克什米尔举行。那些威胁荣誉的人召集了500名僧侣,朋友是第一批。这本集子让三藏经、法、论各成十万赞,共计960万字。在东印度佛教不那么兴盛的时候,印度西北部的福楼沙就成了佛教的中心。
出现在钱币上的佛像主要有三种,即李佛、释迦牟尼佛和弥勒佛。弥勒形象的加尼·塞卡币反映了佛教弥赛亚主义在贵霜的流行。
然而,加尼·塞卡至今保存的图像资料都是由军事贵族穿着的。例如,马图拉出土的加尼·塞卡雕像。君主手持一根大棒和一把剑。铭文写道:“国王,万王之王,天子,加尼·塞卡”。
与拿着沉重的棍子和剑的盖尼塞卡相比,他的父亲魏玛·卡非塞坐在宝座上。按照通常的艺术表达,他很可能右手拿着花——也许是为了佛。
坐佛雕像,狮子座,2-3世纪,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
加尼·塞卡金币上的君主形象和轮廓与马图拉博物馆的加尼·塞卡雕像高度相似,具有一定的现实主义特征。加尼斯卡境内有丰富的钱币,其中包含佛教、印度教、希腊、伊朗乃至其他文明的神灵,体现了当时贵商的宗教宽容和融合政策。最初他的钱币使用希腊和希腊神,后来的钱币使用大夏,希腊神只被伊朗神取代。贵霜君主表达圣洁的做法,早期是双肩发出火焰,后来背光代替火焰。双肩救火的做法被佛教所吸收,尤其是在甲弼时一带,佛像也是双肩救火,借用君主的特点来加强佛的圣洁。
卡尼色卡改造佛教中心;
鸟的分离浮和青铜遗书
在加尼斯卡统治期间,首都正式迁到了布鲁沙布洛。在加尼·塞卡的管理下,布卢沙布罗不仅是一个政治中心,也是一个佛教中心,佛教碗等重要的佛教圣物都在这里转移。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僧人西行求法的重要活动。
除了把佛像碗从佛像老地方运到这里安放之外,加尼西嘎还建造了当时可能是最高最宏伟的纪念性建筑——加尼西嘎塔。这座位于布卢沙布罗的佛教建筑,也对遥远的中国大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经常以“阙里图图”、“阙里福图”和“阙里佛图”的名称出现在中国典籍中。从东方来到西方寻求佛法或旅行的中国僧侣,第一件事就是从阿富汗高山上上下下到犍陀罗平原时这座震撼人心的宏伟塔。法显赞叹道:“没有什么比得上宝塔寺的雄伟壮观。云川,Jambu-Di^pa铁塔,只有这座塔在上面。”634年玄奘到达这里时,飞鸟的漂浮身影还在。此后,随着佛教从中亚消失,在中国广为人知的《奎里浮图》逐渐离开了世界的视野,直到20世纪初再次被发现。
早在1875年前,康就预言了飞鸟离开浮图的位置。1909年9月和1910年11月,司鹏娜博士率队在白沙瓦沙琪泰的加尼西嘎塔遗址进行发掘,在其东侧出土了法王或王伦的葬塔。据发掘,这座大塔呈十字形,直径87米。根据玄奘的记载,可能高达180-200米。它是在印度和中亚发现的最大的宝塔。麻雀浮图底座外围装饰着一幅复杂华丽的灰色画面。
卡尔西加·塔塔基的详细照片,装饰着冥想佛
不列颠图书馆
挖掘者在塔基基地中间的地下宫殿里发现了装饰莎丽的字母。它的铭文是塔鲁文,意思是:“为了接受有所有的师,这封信是甘尼塞格国王提供的功德礼物……在甘尼塞格城。有了这个优点,我祝愿所有的生物取得圆满成功...加尼塞卡寺餐厅建设的主持人……”1加尼·塞卡的舍利信的主要部分是贵霜的君主,可能是加尼·塞卡本人。在他的旁边,伊朗的太阳神和月神守护着。带花环的男孩装饰了整个遗物信的主体部分,呈现出鲜明的希腊风格,象征着富足、生命和再生的荣耀。舍利信的盖子边缘饰有一圈飞舞的欢笛,一些欢笛的口中覆盖着象征胜利的花环,象征着逃离因果报应之轮中的六大分裂,这也是佛教的基本理想之一。
装饰青铜文物信,白沙瓦博物馆
大约在147年前,著名的桂双翻译了经文,来到洛阳,开始翻译和传教。佛教传入中国,跳过了许多没有佛教的地区,直接去了中国的核心地区洛阳,然后开始以洛阳为中心四处传教。这符合当时商业活动的规律。
阿弥陀佛信仰已经被收录在《半州三昧经》第一卷中。在葛文多那加发现的一尊雕像的基座上,出现了阿弥陀佛的字样。据碑文记载,此雕像制作于虎皮塞卡二十八年,是一个商人家庭送给阿弥陀佛的礼物。龟仙人的出土文物和汉译英的记载,都证明了阿弥陀佛信仰在2世纪已经在龟仙人帝国流行,并在2世纪下半叶由龟仙人的高僧赤罗加吉传入汉朝。
名字前面有“之”的“西方人”基本上就是中国史料中的桂双人或“大岳人”。志在传法的龟双和尚或游波塞,几乎占了早期佛经翻译的一半。朱发虎,虽然名叫朱,却不是印度人,而是桂双人。安世高虽然名为“安”,但实际上来自于桂双境内,当时处于桂双的统治之下。
胡皮塞加的继承者维苏威,应该是龟山帝国最后一个大一统王朝的君主。据《三国志·魏书》中纪记载,太和二年十二月,大月氏派遣使者建功立业,被曹魏封为大月氏亲魏王。“韦苏提坡”是后来学者给他的梵文拼音。他的名字在都鲁叫“βαοοδο”,汉语发音接近“波音”。
在维苏威的统治下,龟缩衰落,佛教继续东传。为了寻找新的佛教土地,佛教使团把希望寄托在东方。
犍陀罗艺术中的佛碗;
宗教、政治象征和宣扬法律的标志
2014年,印度要求阿富汗归还放置在喀布尔阿富汗国家博物馆入口处的佛像碗。这尊佛像碗在19世纪被重新发现,引起了英国学者康等人的注意。当塔利班掌权时,许多佛教文物被摧毁,但这件文物因其伊斯兰铭文而躲过了灾难。据史料记载,佛碗在2世纪上半叶被从毗湿奴或飞轮海城抢走,即龟山的首府布洛沙布洛。这也是印度要求阿富汗回归的“历史依据”。
人们很难想象这个神圣的物体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对中国的宗教和政治世界产生了持续而重要的影响。据慧觉《高僧传》记载,东晋兴宁三年四月五日,襄阳差人去信高僧道安。信中说:“自骄教东传四百余年,虽不时有仆从,真丹留在练兵,先赴天下,运时路动,风俗不悟。自陶业兴盛以来,咸可谓无与伦比。所谓月色将出,灵要降,法师洪范,深而深。”“月光会出来,但灵碗要下来”关系到弥勒信仰的重要方面,也关系到理想佛教君主王伦的基本理念。释迦牟尼涅槃后,佛教经历了佛教灭亡的危机,释迦牟尼的佛碗最终到达弥勒,象征着弥勒继承了释迦牟尼的佛法,恢复了佛教。作为佛教理想君主的轮值国王,弥勒被赋予了供养佛碗的责任和角色。佛教文献中反复提到,佛碗到哪里,人民就高兴到哪里,佛碗就消失,人类社会就陷入灾难。
佛碗作为佛教的重要标志和象征,经常出现在犍陀罗佛教艺术中,并经常与弥勒信仰联系在一起。在中国文献中,有大量关于佛碗的记载。一方面是中世纪西去求法的僧人所供奉的佛碗的记载;另一方面,佛教的“佛碗”作为佛法信物的观念,深入人心。
东京国家博物馆的一幅2世纪犍陀罗浮雕可能反映了这一历史事实。就这一口气,两个穿着奶油色衣服的人试图举起佛碗。
佛教未来的救世主是弥勒,不是释迦牟尼本人。弥勒信仰在中国的兴起大致在南北朝时期,典型的标志是弥勒经的出现。根据这些经典,弥勒佛菩萨在566亿年后将在这里成为释迦牟尼之后的佛,它仍将被称为弥勒佛,即所谓的“未来佛”或“新佛”。
圣物和容器
崇拜佛的圣物是犍陀罗地区的一大特色。在印度其他地方,包括佛陀的诞生地,没有相关的雕像或其他艺术品。佛顶骨、佛牙、佛影、张西、袈裟、佛发、佛碗、佛迹、晒衣石等佛教圣物,广泛分布于今天的犍陀罗、斯瓦特和阿富汗南部广大地区。法显的《佛国》、宋云的《宋云吉星》和《洛阳伽蓝记》、玄奘的《大唐西域记》等。
贾拉拉巴德以南的哈达是重要的佛教中心,也是佛教艺术的天堂,这里有许多阻挡的海浪,支撑着佛像的顶骨遗迹等等。根据玄奘的记载,它还支持释迦牟尼的袈裟、张西,甚至佛陀的眼睛。
哈达的本义是“骨”,体现了这里供奉佛教遗物的神圣性。在西方寻求佛法的中国僧人经常在这里朝圣,法显、宋云、玄奘都在这里驻足。哈达的佛教艺术有自己的特点,灵活多样,包含了希腊、伊朗、印度等许多文化元素。与犍陀罗的核心区域不同,这里的雕像通常是用石膏制成的。石膏很软,雕像很软很精致。与犍陀罗佛教造像的静谧、庄重相比,这里的佛教造像更柔和、更安静。
除了贾拉拉巴德、布卢沙布罗等地供养佛的圣物外,根据玄奘的记载,甲弼时还保存了释迦牟尼的遗骨和圣物,如佛发。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载,他在加比试看佛毛:“若论毛,其毛色为蓝色,其螺旋恰到好处,长一尺有余,卷可半寸。”李延寿的《南史》等。都形容佛发。2001年3月,浙江省文物研究所发掘雷峰塔地宫,出土了吴越王钱弘俶供奉的一件佛教文物。这件佛宝叫“佛螺毛”,是佛祖三十二相之一。
犍陀罗作为遗迹崇拜最根深蒂固的地区,出土了大量的遗迹容器。这些文物容器一般外层由陶器、滑石、冻石、片岩等材料制成,内层由珍贵的黄金、水晶等材料制成,形状有木屐、圆环、圆柱体、易拉罐等。虽然佛教的最高理想是逃离因果报应轮中的六大分裂,但对于大多数俗人来说,他们只想选择现实的目标——争取更好的轮回。存放在文物容器中的铭文清楚地表明了文物提供者的意愿。例如,大都会博物馆里的瓦门王子和拉玛卡提供的舍利容器都有类似愿望的铭文。
在犍陀罗现存的遗物容器中,还有遗物、宝石、水晶、硬币、金银艺术品等。在当时经常作为贵重物品保存。这也与佛教文献的记载相吻合。这种做法在东亚得到了传承。在中国出土的文物容器中,往往伴随着金银珠宝。
历经千年风霜屹立于Xi的大雁塔,是中国中世纪具有强烈世界主义色彩的灿烂文明的见证。它的名字也与舍利崇拜有关。它的基本含义来自与舍利崇拜密切相关的神鸟浣娣。
环地是吠陀时代的主神梵天的坐骑,在印度教中象征梵天。在佛教中,桓帝的出逃象征着她逃离了因果报应轮中的六大分裂。环地作为一种精神象征和装饰元素,经常出现在犍陀罗艺术中,它出现在与佛教文物有关的物品上,如文物容器、佛塔等。,这表明它与逃离因果报应和涅槃之轮中的六大分裂的主题有关。
1861年,塔克西拉出土了一个圆形石缸,石缸中发现了一个水晶制成的、形状像黄帝的遗物容器。与此同时,出土了一片3英寸长的带铭文的金叶,也就是学术界所谓的“塔克西拉文献”,距今约1世纪。碑文的意思是:“西洼在环地保存着一件佛教遗物,祝愿父母重生。”舍利容器造型中欢帝的选择也清楚地说明了欢帝作为佛教信仰重要象征的意义。
著名的碧马兰金器盒可能属于1世纪,也带有黄帝的标志。碑文翻译大致意思是:“蒙嘎旺达之子湿婆拉兹达的神圣祭品,是以诸佛之名献给佛的遗物。”在比马兰舍利字母的上部,在每个拱门之间,描绘了一只长着翅膀的鹅形鸟。如果与其他舍利容器结合,可以推断此处还陈列着浣娣。这里的“欢帝”的意思应该和其他地方出土的遗物容器上的符号一样,代表着逃离因果报应之轮六大分裂等佛教教义。
塔克西拉出土的环地形水晶舍利容器
不列颠博物馆
如前所述,青铜舍利饰信封面边缘还饰有一圈飞天浣娣,象征着逃离因果报应之轮的六大分裂,这也是佛教最基本的理想之一。有些欢弟的嘴上还戴着象征胜利的花环。
作为一个重要的宗教符号,桓帝也出现在于阗。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里编号为30.32.8的彩色浮雕展示的是一只花形尾翼的欢笛。该浮雕出土于新疆和田与叶城之间的帕尔曼,属于6-7世纪的于阗王国。这一带有黄帝形象的浮雕是一座佛寺内墙装饰的一部分。可以推测,这里的桓帝并不是其中之一,而是其他佛教遗迹中见到的一长串像桓帝一样的神鸟之一。这一长串的欢笛大概是围绕着四面墙的下缘,画出了一个神圣的宗教空房间。
在库车石窟的天文图中,有佛像和无数的鸟,那些鸟也是浣娣。从印度到大乘佛教兴起的犍陀罗地区,环地作为与佛、涅槃、重生、舍利供养等佛教意义密切相关的象征和意象,沿着丝绸之路向东走去。一方面,体现在佛教艺术和建筑中,无论是佛教雕塑、壁画还是遗物容器,都可以看到环地连飞的形象;另一方面,化名作为一个重要的概念,被翻译成大雁,进入中土佛教的话语体系。佛塔作为保存佛教文物的圣地,像一个文物容器,被命名为“大雁塔”。这个名字不是Xi大雁塔独有的,与具体的僧人无关。它根植于佛教最基本的信仰和思想传统,闪耀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光芒。
犍陀罗文明图解
孙英刚何
生活阅读新知三联书店2019-5
犍陀罗文明史
孙英刚何
生活阅读新知三联书店2018-2
━━━━━
—结束—
欢迎“观看”分享转发到朋友圈
-
生活需要阅读和新知识
-
身份证:三联舒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