旒冕 帝王旒冕进化史 看古代皇帝的帽子都长啥样

栏目:时尚 2021-11-30 08:17:38
分享到:

在央视文化探索节目《国宝》第二季中,山东省博物馆选送了铜雀山的《孙子兵法》、《孙膑兵法》、中国竹简、明成祖盛宴的官服、战国青铜餐具等三件藏品。事实上,山东省博物馆还有一个镇馆之宝——九冠。它是明初中国发现的唯一保存完好的亲王冕王冠。

山东省博物馆镇馆之宝——九旒冕 九冠——山东省博物馆镇馆之宝

古人更注重戴帽子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服饰礼仪制度历史悠久,内涵极其丰富,体系完备。在古代,王冠与服装有关,所以它被命名为服装。帽子是戴在人们头上的衣服。古人称之为“先衣”、“元衣”、“先衣”。

作为全身礼服的“最高”和“第一”部分,第一件礼服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是中国古代区分官民的重要标志,也是标志统治者官阶的必要手段。人们以“赵文章,辨高低,辨高低,循短长,行礼”为第一服务。《论语·关彝》中写道:“故冠而后服,服后身直,色匀,辞顺。因此,有人说:‘王冠是仪式的开始。’是古代的圣人获得了桂冠。"

传说帽子饰品是黄帝发明的。起初,它不是用来御寒和避暑的,而是用来标志统治权力和威望的,所以被官僚统治阶级广泛使用。此时的帽子应该叫“冠”和“冠”。之后,随着伦理等级秩序的确立,一套服饰制度逐渐形成。

王冠,在古代,一般指贵族男子戴的帽子。在古代,男人在20岁时举行仪式。因此,皇冠成为了男士成人服装的象征。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男人都能戴王冠。《史明》说:“二十大人,书生冠,庶人巾。”可见,只有士以上的人才有资格戴帽子;普通人没有权利戴帽子。

皇帝、王子和医生在祭祀时佩戴的王冠被称为“王冠”。冕是由冠衍生而来的。因为王冠的出现,王冠被分为地位等级。《说文解字》明确指出:“冠于大夫之上。”其中,皇帝的王冠是尊贵的。

皇帝的王冠是一种只有权力最高的人才能戴的帽子,一般由延展、跛行、流苏、领带、领带、领带等组成。

延迟,是指头顶的方形盘,前面圆在后面,意思是天圆的地方。

是指挂在方盘前后的串珠玉帘,一般由五彩串珠玉用五彩丝线串联而成,其标准名称为“玉藻”。在加冕系统中,珠帘的数量是特定的,这是一个很好的识别标志。据《明史》记载,明朝皇帝戴的皇冠上挂着12颗玉珠,每颗玉珠上有12颗红色、黄青白和黑色的玉珠。王子用了11块和11颗珠子;王子只能用9块9珠。

流苏,也就是从冠板上垂下来的红丝线。

有一个特殊的目的。它是一根丝绸做的线,线的下端有一个黄色的棉球。这个特殊的称呼叫做“李”。

其实就是你头上挂的那块玉,叫“胡”。因为这两个胡正好位于你的耳朵旁边,所以也叫“充耳”和“堵耳”。

天子的十二旒冕冠 皇帝的十二顶王冠

冠前十二束吊坠,名曰“遮明”,意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看到什么。王冠左右两边的耳朵被称为“塞明”,这意味着它们不听邪恶。这是帽子里见不得邪,听不得邪的古训的具体体现。

皇帝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皇冠,两边都有上翘的展角,像是好人物,所以也叫“翼善冠”。所有这些都表明,即使是命运赋予的皇帝也应该以身作则,穿上所有的衣服,处处展示他所信仰的伦理教育。

那么,皇冠是怎么固定在头上的呢?有个东西叫“玉魅”,其实就是俗称的簪子。玉带两端系朱砂带,即玉带。

“王冠”是如何成为皇帝的绰号的

皇冠的形状代代相传。一般各个朝代的皇帝都会做出一定的改变和相应的规定,但形制保持不变。同时,不同社会地位层次的人所使用的牙冠也有差异,主要差异在于珍珠的材质和数量。皇帝是十二块白玉,“三公”,群臣是七块蓝宝石,卿大夫是五块黑玉,这些都被视为品级标准。

先秦时期,冠制相对形成。特别是在盛兴周朝,作为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冠逐渐成为统治阶级的象征,其文化象征意义也逐渐清晰。据文献记载,周朝统治阶级最早使用并为后人所传承的服饰主要有祭祀用的冠冕和开会用的服饰。

至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诸侯分裂,民族称雄。各国在继承周礼的同时,由于地理气候的差异,形成了各自的冠文化,如齐国冠、楚王蝎、赵惠文冠等。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收集使用各国的第一件衣服,送给最高,送给官员”。他把齐的王冠给了近臣,并把它变成了一顶高山王冠;楚朝灭亡后,冠赐执法官,成为执法冠;赵灭后,赵惠文观被赐与近臣,化为武官。秦始皇也抛弃了李周,在祭天祭地时没有使用十二章皇帝和相应的王冠制度,而是统一使用黑色的服饰和王冠。

汉代不仅是中国古代首服制度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历代首服演变和传承的基础。西汉初年,一切都是一片废墟,统治者在伦理上对服饰了解不多,服饰制度非常混乱。文景年间,汉文帝提倡节俭,对冠制没有提出具体要求,基本沿袭了秦制。直到东汉刘庄时期,汉代的服饰制度才基本定型,形成了“望其衣知贵人,望其章知势”的社会观念。冠制已成为区分等级的基本标志之一。汉朝以后,只有皇帝才能戴王冠;因此,“冠”成了皇帝的名字。

汉武帝刘彻的画像 汉景帝刘彻画像

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是中国历史上迁徙和民族融合的时期。北魏太和十八年,孝文帝从平城迁到洛阳,为了加强对中原的统治,推行汉化政策,包括“大臣皆穿汉魏服”。同时,中原汉族的服饰,尤其是便服和常服,也吸收了北方民族的服饰特点。这一时期的服饰制度继承了秦汉时期的旧制度,只是在某些形式上略有演变。也是在这个时期,王冠开始在人们中间流行。

隋唐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风气逐渐开放。尤其是盛唐时期,帽子的特殊象征意义逐渐淡化。然而,作为一种身份象征,它逐渐流向人民。普通学者、富商及其子女可以戴帽子,但仍有区别。不同的阶层有规定的风格,典型的学者帽和商人帽出现。隋唐时期,汕头是官服;在宋朝,普通男人也可以戴这种帽子。于是,统治者开始对冠饰大做文章,用冠饰来区分等级。

元代,北方游牧民族的帽子,如皮帽、毡帽等,逐渐在中原流行起来。元朝皇帝戴的帽子是用珍贵的毛皮制成的,上面镶嵌着珍珠和宝石。明朝建立后,恢复了汉人的冠制。

清朝统治者入主中原后,帽子才真正流行起来。从皇帝到平民,他们都可以戴帽子。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清末。

不同朝代的皇帝都戴什么帽子

古代皇帝和王子被冠上了无数的名字和奢华的装饰。在不同的时代,它们不仅表现出世代传承的连续性,而且各具特色。

汉代皇帝王冠

秦汉时期,皇帝都戴着皇帝的皇冠。皇帝的冠,即冠上有盖,元面为朱礼,其上有一延伸板,宽一尺二寸,长二尺四寸;接盘前后有十二枝,各有五彩玉带,引朱颖,充耳。延伸板上挂着丝带。这顶皇冠是商周至秦汉时期的典型皇冠。

汉初,中华文明进入了一个“礼乐定,诗书成”的时代。汉初年的《李周纪实性》说:“顶有延,锋有瑕,故称冠。”《后汉书》对汉代诸王佩戴的冠形有详细描述:“冠宽七寸,长二寸,后有前圆,珠绿丽,玄尚,前垂四寸,后垂三寸。它是一种白色的珍珠玉,颜色像一组流苏。”换算成现在的尺寸:冠板宽约16.1厘米,长约27.6厘米;前檩条的长度一般为9.2厘米左右,后檩条的长度为6.9厘米左右。“三公”之下,只有前者,没有后者。

冠板以木为主,前高后低,呈俯仰状,象征皇帝勤劳爱民。上面的深黑色画象征着天空;下面的颜色是地球的象征。冠盘前后呈圆形,象征着圆地方的古代世界观。王冠的每一部分都贯穿着12颗五彩玉珠,分别按朱、白、苍、黄、玄的顺序排列,用五彩绳系玉,故称“玉藻”,象征着“五行”的相互作用和时间的运行。皇冠的两侧,有一对黄色丝绸棉穗填充制成的球形装饰品。

隋唐时期的皇帝王冠

晋隋时期基本沿袭了汉代的冠制。隋唐皇帝的皇冠,宽八寸,长一尺二寸,是木板做的,表面黑色,里面深红色,木板没有瑕疵。饰金饰玉簪领花,主带流苏。

《旧唐书·舆服志》中有记载:“唐制,衣,有大枷锁、蝎子、蝎子、官服、绣冠、玄冕、冠、武密、黑洁密、白纱帽、平巾。”《新唐书·车役录》说:“每一个皇帝的衣服都是十四。”“布冠”和“衣”比前者多。此外,唐太宗还做了翅膀和好冠,共计十五个。之后,许多皇冠被丢弃。唐玄宗开元年后,皇帝的衣服只有三种:冠服、冠服和馒头。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牙冠,牙冠的数量也不同。

与皇帝官服相配的第一件衣服是冠、布冠、、葛服;与公服搭配的第一件衣服是黑色的接口,白色的纱帽,平毛巾。

唐朝皇帝的王冠

中晚唐以来,冠服制度更加简化,连冠带冠也逐渐退出实用领域。我到唐文宗时,习惯接受朝鲜。头戴黑帽、披巾,身穿红金龙袍,腰带饰十三环一尾,脚踩六合靴。这件来自省里的简单服装是皇家制服。

唐朝是中国金器发展的繁荣阶段。在这一时期,金器的造型和装饰风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也反映在皇帝的王冠上。以晚唐的御冠为例,冠上遍布的线条属于典型的唐草图案,金冠所采用的灵芝云工艺模型在唐代也很流行。皇冠整体造型符合唐代的艺术风格,炫目多彩,浪漫奢华。皇冠是一个被九龙环绕的圆形金冠。金九龙的特点是嘴尖身短,金冠边缘有颗粒。牙冠的整体成型主要以雕刻和锤击为主。

宋代皇帝的王冠

宋代的冠服制度沿袭秦汉,是历代中最为复杂的。对于冠板的尺寸和材质,以及冠板上覆盖的丝绸的颜色和花纹都有详细的规定。只是平时很少穿。

在祭祀大斋节的路上,宋朝的皇帝们在大朝相会的时候都要带上天冠,大书特书,耕种故土。当王储收到书籍、寺庙和宫廷会议时,他会带着皇冠衣服去远方旅行。在宋代,这两种服饰不仅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宫廷服饰,而且是除祭祀服饰以外的重要场合的正装。此外,皇帝公服和常服的第一件衣服包括折叠毛巾、黑色帽子和小皇冠,颜色和装饰更丰富。

宋朝长翅帽 宋代长翅帽

明代皇帝的王冠

明太祖朱元璋强调“恢复汉官尊严”。洪武元年二月,他“将衣服改写成唐制”。从那以后,制定了一整套服装制度,上至皇帝和贵族,下至平民和妓女。朱元璋去掉了其他加冕服,只留下了王冠,并将其视为只有皇室才能使用的服饰。

从这个意义上说,明朝的加冕成为了君权的象征。据《明史》记载,明朝对王冠有严格的礼仪规定,皇帝王冠前后有12座寺庙,每座寺庙上有12颗红色、黄青白和黑色的玉珠。

从那以后,这个制度已经改变了几次。明朝洪武十六年,确定了加冕制度。洪武二十六年,成祖永乐三年,世宗嘉靖八年,会有变化。嘉靖七年,葛炎皇帝加冕。最终,明朝皇帝的衣服有六种:一种是冠服,另一种是冠服,第三种是皮衣,第四种是武衣,第五种是常服,第六种是燕服。

北京昌平明定陵出土的明万历皇帝的皇冠,前面是圆,后面是圆,上面盖着一个皇冠盘,前面有十二个后缀。冠板为泡桐木,长38.7厘米,宽19厘米。加冕礼的形制与《皇帝加冕礼服》基本相同,是大明会典三年永乐皇帝定的。

明万历皇帝的金丝翼善冠 明代万历皇帝的金翅与好冠

在定陵,出土了万历皇帝使用的另一顶王冠——金四义山冠。后来顶部出现了两个对称的盘龙会,龙首张开嘴,顶部吐舌,眼睛瞪得大大的,龙身弯弯曲曲。两条龙之间有一个圆形的火珠,火焰在它周围喷射。由于当时的工匠技艺精湛,图案不仅空均匀,而且密度一致。而且没有关节,没有断丝,没有前因后果,像罗沙一样轻盈透明。

清代皇帝的王冠

与前代不同,清代服饰具有浓郁的女真族特色。在继承和吸收中国服饰特色的基础上,我们逐渐发展出了一套自我整合的服饰体系。

清初期·皇帝行服冠 故宫博物馆藏 清初,故宫博物院收藏了皇帝的服装王冠

清代皇帝的冠分为朝冠、季观复、昌观复、兴观复、关羽,有冬有夏之分。朝冠是举行庆典和祭祀活动时佩戴的礼冠;姬福冠用于冬至、元旦、生日庆典等活动时佩戴;制服冠是在各种祭祀、庆典以及平时办事时佩戴的王冠;衣冠是在巡逻、狩猎、外出等活动中佩戴的帽子;雨冠是遇到雨雪时遮住帽顶的帽子,祈雨时佩戴。

清乾隆皇帝夏朝冠 清乾隆皇帝夏朝皇冠

朱砂冠的清朝皇冠,是历代皇帝最知名的皇冠。清代成年皇室佩戴的皇冠,镶嵌的是以黄金为底座的天然野生珍珠。上图为清乾隆夏朝王冠,即乾隆皇帝夏季佩戴的王冠,高约14厘米,外径约28厘米圆冠式,冠顶以纯金空丝绸为主体,顶上有一颗大东珠,下部分三层,每层有四条金龙, 半球形基层上的金龙面朝下,上两层的金龙张着嘴面朝上,龙与龙之间装饰着一颗东珠。 朝关的金佛是金做的。底座呈椭圆形,分为两层。每层装饰有两条龙。龙首对背,中间坐着一尊佛。火焰背光饰有两条龙,坐佛周围嵌有15颗东珠。朝冠舍林置于朝冠后帽檐中央,为细长的椭圆形底座。底座饰有两条金雷寺龙,第二层饰有金雷寺马赛克图案,顶层饰有一条惠大洪龙和七颗东珠。

东珠,宝藏中的宝藏,产于松花江流域。有记载“岭南、北海产珠不及东珠色”。一颗东方珍珠的价格相当于1000颗外国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