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茂大厦 地产基金退出的秘密:卖一栋楼赚10亿 300亿外资疯狂抄底上海

栏目:时尚 2021-10-11 02:35:37
分享到:

在存量时代,房子不容易卖,但写字楼更受欢迎。与房价走势相反,存量写字楼的交易盛宴正在逐渐开启。

嗅觉敏锐的资本在四五年前就被风动了,这些优质资产早早打包,发行了各种理财产品。

一只基金的周期一般为3年、5年、8年。3-5年前的房地产基金,现在正处于退出时间。然而,中国投资网观察到,许多基金到期后无法退出。

今年上半年,白永资本遭遇66亿元赎回危机,雷雨基金的标的资产也是房地产。

都是打包房地产。为什么有的写字楼10年可以翻好几次,而有的写字楼却不能翻?

这种大规模的资产交易,肯定能盈利不亏钱,我们能说遇到了流动性危机吗?

上海一直是国内外房地产投资者的热点。年初,中国投资网报道,外资在北方、广州、深圳等地逢低吸纳,90天内斥资300亿元买房,上海是主力。看这样子,好像没人能接手出去。

近几年买了那么多楼的外资机构撤资怎么办?什么样的大宗财产容易转手?

本文将聚焦上海市场。作为中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上海高流失率物业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主流买家有哪些?买家眼中的商业区有哪些?

据不完全统计,从2005年到现在,上海的大宗楼市有多达27个楼盘,涉及近70笔交易。物业产品的形式包括写字楼、购物中心、酒店、服务式公寓和综合体。

多次资本化的财产如下:

通过梳理这近70笔交易,中国投资网发现:

在上海的街区贸易中,外资较为活跃,上海频繁变更所有权的业主主要在外资机构之间购买;吉辉资本、CSI资本策略和星桥腾飞是上海大宗市场最活跃的外资买家;

从权属变动周期来看,大型物业每三年将迎来一次权属变动高峰期,与基金退出周期基本一致;

从热门商圈来看,上海的常客业主基本都位于黄浦区、浦东新区、虹口区的核心区域;

从物业类型来看,写字楼相对规范,运营成本低,流动性较好,转手频率远超购物中心和综合体;

从物业面积来看,绝大多数业主的面积都在10万平方米以下,5万平方米以下的物业最好卖;

从成交金额来看,大部分易主物业成交金额在20亿元以下,其中10-20亿元的写字楼成交率最高;

绝大部分物业在权属变更后没有经历过白酒改办、商改办等重大装修,大部分是基于优秀地段的升值。

具体分析如下:

哪些机构经常出售房产?

1.外资机构“一手遮天”,国内外买家“三分七开”

通过梳理这近70笔交易,中国投资网发现,外资机构是上海频繁换房的主要买家,占据绝对优势地位。无论从成交数量还是成交金额来看,国内外买家基本呈现“三七开”。TOP14活跃买家中,国内投资者仅占4席,国外买家中较为活跃的机构为吉辉资本、CSI资本策略、腾飞集团。

如上图所示,来自美国、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的买家是上海市场外资区块交易的主力军,上述买家的交易量可占外资交易总量的四分之三。

据CBRE世邦魏理仕统计,2018年上海大宗楼市总成交额为1178亿元,外资约占总投资额的54%。

从物业周转率来看,境外大规模交易的活跃度进一步提升。外资周转率远高于内资。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一方面是政策原因。上海作为中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城市,近年来对外资采取开放友好的态度,这也与外资的退出周期有关。

某四大代理行和中国投资网的投资经理透露,上海的大宗交易量一直是国内最高的,因为除了可交易标的数量之外,还与物业成交频率相对较高有关;从上海大规模房产交易的历史来看,外国投资者频繁换手,因为基金会在2-3年内寻求退出。

上海大宗交易市场成交率高的买家有哪些?

2.上海TOP3买家:吉辉、CSI资本策略、星桥腾飞

中国投资网发现,吉辉资本、沪深资本策略和星桥腾飞是上海大宗房地产市场最活跃的买家。

令人惊讶的是,三家流失率最高的机构都是亚洲企业,而不是摩根士丹利、黑石等美资金融机构。

吉辉资本成立于2005年,是全球知名的房地产私募基金。吉辉资本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本事。北京三里屯太古里、上海353广场、佛罗伦萨小镇等项目均来自吉辉首都。

截至2019年第二季度,吉辉资本在全球拥有超过110个房地产投资项目,管理资产超过230亿美元;其中,吉辉资本已在大中华区投资41个项目,其中21个项目已退出。

改造后的上海353广场 重建后的上海353广场

中证资本策略为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为物业投资及证券投资。目前管理商业、零售、住宅物业250多万平方米,代表作品为上海四季广场项目。中证资本策略投资的物业大部分位于港澳,在mainland China投资的物业只有5个,全部位于上海。

四季坊改造效果图 四季广场改造效果图

星桥腾飞集团总部位于新加坡,旗下拥有三只上市信托基金:腾飞房地产投资信托、腾飞印度信托、腾飞酒店信托,总资产达236亿新加坡元。

星桥腾飞先后收购了上海远洋大厦、华舍大厦、腾飞源创大厦等位于上海的企业。

上海海洋大厦 上海海洋大厦

今年1月,凯德置地宣布将以110亿新元收购星桥腾飞的全部股份。交易完成后,凯德置地将与星桥腾飞整合为亚洲最大的多元化房地产集团,管理资产超过1160亿新元。

值得注意的是,前五大活跃买家全部被外资机构接手。前14名中,内资机构仅占4席。

四家上市机构中,万科为住宅地产龙头,远洋资本、中银投资为专业地产基金,上海本土开发商上海李成地产为黑马,先后收购了亿丰广场、818广场。

在活跃买家名单中,也有美国的大鳄,如凯雷和摩根士丹利、吉宝置地和亚腾资产管理等在新加波上市的地产公司,以及德国地产基金SEB和AM Alpha。

谈完买家,请问大宗物业的一般交易周期是怎样的?

平均变动周期为3年,与基金退出周期一致

1.每三年,大宗物业将迎来权属变更的高峰期

从27个物业的权属时间变化来看,2010年、2013年、2016年的大型物业变更权属数量比较大,这三个时间点之间的间隔正好是3年,与基金2-3年的退出周期相吻合。

一般来说,每三年,上海的大宗房产都会有一个所有权变动高峰,这与基金2-3年的退出周期基本一致。

2.买家平均持有期:近一半是3-4年

从27个物业变更权属的时间区间来看,超过70%的物业在2-5年内变更权属,近一半的物业在3-4年内变更权属,只有20%的物业在5年以上变更权属。

可以看出,样板房所有权每一次变动的时间间隔,不仅与基金的回笼周期一致,也与大宗房产的周转周期一致。

3.易频:2倍居多,少部分属性超过3倍

从27栋楼的权属变更频率来看,大部分物业变更权属两次,只有四分之一的物业变更权属三次及以上,这也符合行业规律。

国内外买家主要喜欢买什么样的房产?

频繁更换物业有什么特点?

1.物业类型:写字楼的周转率远超购物中心和综合体

就频繁变动的物业类型而言,写字楼最受投资机构追捧,其次是购物中心和综合体。具体来说,市场上频繁买卖的物业中,有40%是写字楼,写字楼的成交率远远超过其他类型的物业。

此外,绝大多数物业在权属变更后并未经历过白酒改革办、商改办等大规模装修。可以看出,与“买-定-卖”的投资理念不同,上海频繁的产权变动几乎没有固定环节,大部分都是基于优秀地段的升值。

为什么写字楼成为投资者眼中的“热点”?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地产人士告诉中国投资网,与购物中心和综合体相比,写字楼的风险较低,人为干扰因素较少。

这位老兵解释说,“写字楼相对规范,运营成本低,培育周期短,流动性较好。说白了,就是管理好,短期内可以退出,能快速回笼资金。”

此外,Touzhong.com还发现,上海朱彝出现频率最高的几个楼盘都是写字楼。如上海华舍大厦、上海白金大厦、上海国际大厦等。

2.物业面积:5万平米以下的物业最容易处理掉

从频繁变更物业的建筑面积来看,近一半的物业面积在5万平方米以下,超过30%的物业面积在5万至10万平方米之间。一般来说,物业面积在10万平方米以下的标的有85%,超过20万平方米的标的只有少数。

3.成交金额:10亿元至20亿元标的成交率最高

从频繁变动物业的成交金额来看,10亿元至20亿元、5亿元至10亿元之间的物业成交率最高,合计占比超过60%,也就是说5亿元至20亿元之间的物业最容易卖出。但5亿元以下、30亿元以上的楼盘成交率相对较低,销售难度较大。

4.热门商业区:黄浦区、浦东新区等核心商业区

从物业变动频繁的商圈分布来看,黄浦区和浦东新区是上海最受欢迎的两个商圈,两个商圈的物业占比接近70%。此外,虹口区、静安区、普陀区等城市核心区也频繁买卖。

值得注意的是,多次换业主的大宗物业位于上海核心商务区。三次或三次以上换房的楼盘大多位于上海最繁华的商业聚集区——黄浦区。

5.物业库存频繁变动:核心区5万平方写字楼最受外资青睐

据不完全统计,上海共有3起产权变更案件,发生频率为4次及以上。这三个楼盘分别是上海华舍大厦、上海白金大厦、上海国际大厦。

上海华舍大厦位于黄浦区,紧邻人民广场商业区,与陆家嘴隔江相望。经过5次易手,普汇大厦的价格从2005年的1亿美元涨到2017年的26亿人民币,物业12年升值3倍。

华舍大厦基本保持每三年换一次业主的频率,每个买家的平均持有期只有三年。

华舍大厦的价格在前四次权属变更中涨幅不大,但在最近一次交易中,价格上涨了10亿元,卖方吉辉资本也获利约10亿元。

华设大厦 华舍大厦

黄埔区上海白金大厦10年升值3.5倍,虹口区上海国际大厦12年升值5.4倍。

在参与机构层面,德国基金SEB参与收购上海华社大厦、上海铂大厦,亚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参与收购上海铂大厦、上海国际大厦。

不难发现,以上三个楼盘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都属于核心区的写字楼,第一次抄底时间在2005年到2006年之间,楼盘面积约5万平方米,参与机构除了世界银行外都是外资机构。

这正好印证了我们之前的猜想:外资最喜欢核心面积在5万平方米左右的写字楼。

戴德梁行华北资本市场总监杨磊曾向中国投资网表示,“中国被纳入全球资产配置,北京和上海对中国的配置不可或缺。如果你在亚洲投资,中国绝对是一个任何机构都不会失去的市场。如果说中国是一个不会流失的市场,那么北方就是肯定会去的两个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