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圆柱
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70周年,“中国退役军人”栏目从本周起推出“归来”系列节目,探访从战场归来半个多世纪的抗美援朝老战士的人生经历,向他们为保卫和建设祖国、服务人民而奋斗的一生和奉献致敬。
今天播出《重返战场》第一集,为大家讲述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退伍军人胡从抗美援朝战场归来,回到家乡农村继续奉献的人生故事。采访:、总台记者、赵敏,特约记者闫;策划:卢锡成;编辑:孙莉、谭;播出:贾辉。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杨光“中国退役军人”栏目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第一集:《重返赛场》
大渡河静静流淌。在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九乡古镇,群山环抱,初秋的阳光扫过泥山顶上的树梢,照耀着袁野和村庄,夕阳西下,拉伸着青石板路上胡树林缓缓移动的身影。虽然今年已经87岁了,老人依然精神饱满,腰板挺直,依然能感受到军人的神采。
胡在战场上拍了照片
参军后,胡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4师山炮营2连3班。先是当了炮手,后来调到天津七大通信组学习报道。1952年4月,从军17个月的胡随部队进入朝鲜,先后参加武胜山战役和金城反击战,荣立三等功。在医院头部受伤康复后,他回到了战场。
胡:“晋城反击了四十三天。当我们争夺13号阵地时,我们冲向敌人的机枪。我脖子中枪,突然流血了。我跑了50米,摔倒了。在安东住了半个月后,我回到了战场。”
胡与战友们在报社训练时合影留念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订后,胡林纾的部队继续留在朝鲜,参加当地的剿匪战斗和战后重建。1958年2月,胡跟随部队撤回祖国。三个月后,他从北京南苑的临时住所复员。当时机构征求他的意见,可以安排在重庆水泥厂或者成都无线电厂工作。然而,胡放弃了在城市打工的机会,自愿回农村种地。当他离开部队时,他悄悄地撕下了制服上志愿军的标志,并在他的背包上做了记号。
胡:“把档案袋、棉大衣、针线包、奖章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标志带回去,留作纪念。”
25岁的志愿军战士胡九死一生后,从战场返回,踏上家乡的土地,听着大喇叭里播放的优美民歌,看着生机勃勃的袁野和村庄。那一刻,他的心快要醉了。
胡:“桂花一直开得开心,唱着‘桂花要贵人来’。这个‘贵人’就是解放军,整天玩,听起来心里很舒服。到了车站,我给家里带了一封信,说我要走回去,我很高兴回家。我跟我妈说我没当干部。她说我可以活着回来。她幸福,儿子孝顺,能为母亲着想。”
胡林纾回国探亲时与第一任妻子合影
胡在战场上立功、入党,退伍后被组织到白条村中央管理区担任党支部副书记。为了解决农田灌溉问题,该县决定修建一条名为东大堰的运河。上级任命胡为民兵突击连指导员,这使胡似乎听到了号角。他日夜带领200多名突击队员积极参与农田水利建设。
胡:“因为我是军人,他们派我当突击连的指导员。我们必须打两把锤子和枪。我们突袭了最困难的地方,花了三个月的时间成功完成了任务。”
1960年,胡任富县村党支部书记。但他上任不久,就赶上了三年的困难时期,粮食严重短缺。他负责保管和分发食堂的饭票。他的父母吃不饱。当他饿的时候,他宁愿把他的那份留给他的父母,也不愿做任何违背原则的事情。他从不从自己的监管下再拿一张饭票。
胡:“我负责公共饭票。那时我的父母正在挨饿。我绝不会从我负责的饭票上偷任何食物。我从来没有拿过公共餐券和食物。他们说我是白眼狼,但我不知道我的父亲和母亲,也不知道我的家人。但是我为什么要拿呢?我当过兵,我没有这个习惯,拿了不正常,我也不会拿!”
胡获得一级神枪手徽章
当时胡所在的公社规定不种春耕。为了带领村民渡过难关,敢于承担责任的胡铤而走险,带领一些人在夜间偷偷上山开荒,千方百计增加收成,让村民吃饱。
胡:“公社说黄泥没有收成,种了也是浪费,就不种了。我带着村民去山上偷了一块小麦。收获后,我偷偷晒干,分发给每家每户。”
在那个最困难的时期,担任村支部书记的胡,关心群众的衣食住行,主动带领村民克服困难,渡过难关。此后,胡继续在家乡和农村耕耘,带领乡亲们春耕细作17年。
1975年,在我国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建设的大环境下,胡因工作表现突出、群众口碑好,调任乡农机站站长、书记。报到的时候,农机站还没建好。在四个月的施工期间,胡白天被钉在工地,晚上睡在临时棚里的马槽里。
胡:“有个喂马的马槽,我就把席子铺在马槽上,在那里呆了将近四个月,然后就建了这个农机站。当时我主要是给雅安汽车厂做一些拆车轮、修拖拉机的工作,也卖配件,都是为农业服务的。"
记忆中的宝藏
农机站建成后,胡去重庆、上海等地采购物资。即使出差,他也很节俭,就像作家刘清写的梁生宝的《买稻种》。饿了就吃一口随身带的干馍馍,渴了就向酒店要一小口水。公款是经过仔细计算的。
在他的带动下,全站工作人员拧成一股绳,农机站连续多年被评为区域、省级先进单位,不仅完成了全乡拖拉机、农机设备的修理任务,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发放鸡蛋、白糖等生活用品,给全乡70多户人家发放节日补贴。
胡:“我的农机站每年都给乡镇的五保户送东西。第一年,每个五保户有30个鸡蛋和两磅糖。村干部说鸡蛋不好拿,路上会碎。第二年,农机站将改为给每个五保户50元。”
1997年11月,农机站由政府转让出售,实行一刀切政策。64岁的胡接受了17625元的一次性买断服务后,回到家乡枣林村,重新开始务农。
胡:“‘割’回家了,家里还有一些地。我开始种田,种玉米、豆类和蔬菜,这样生活了几十年。”
有人说他们也上过战场。有些人回到政府机构当领导,有些人在城市当工人。然而,胡一生都在农村与黄泥打交道。现在他老了,连养老金都没有,太不划算了。胡不同意这一点。他说复员后回到农村是他自愿的选择。这么多年,他从来没有和别人比过,也没有后悔过。
胡:“死在战场上的人太多了,我跟他们比起来不值一提。虽然没当干部,没赚到钱,但我不后悔,也不跟任何人比。”
退伍军人全家福
因为此生难忘的军旅生活,胡还派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孙子当兵。
胡:“我儿子15岁左右的时候,我跟武装部部长说,我会送儿子去当兵,如果我想当兵,我会对军人有感情,我当兵的生活就是培养人。
新中国成立之初,胡林纾在与第一任妻子马素贞结婚后不久就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复员归来后,他一头扎进农村,常年远离在雅安百货工作的爱人马素贞生活。直到妻子退休,他们才真正团聚。
2014年,妻子因病去世后,同村老人罗青莲拜了出身军人的胡,向他表达了爱意。两位老人走在一起,在晚年成为了彼此的伴侣。胡说,现在,他的新型农村保险和农村复员军人定期生活补贴每月收入超过1570元。他的三个孩子每个月给他零花钱,他们养一些鸡,点蔬菜。虽然他们不富裕,但生活很舒适。
夕阳下,遥远的背影
62年来,家乡的山河见证了这位抗美援朝半个多世纪的老兵的奋斗一生。汉源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牟青说,汉源县是参军报国的热土。仅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就有1319人参加,40人在朝鲜战场牺牲。当年从战场上归来的战士,大多像胡一样回到农村,缴械归田,隐藏功名,默默无闻地在农村度过一生。
牟青:“对于胡老这样的老同志,我们都坚持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用心帮助他们,关心他们,让为国家做出巨大牺牲和奉献的老同志安心度过晚年。同时,红色基因和崇尚英雄的精神也可以传承下去。
晚年,胡又唱了一首《我的祖国》。这首歌虽然不再响亮,但依然饱含着一位老兵对脚下这片土地的深深热爱和忠诚。回顾过去的光辉岁月,胡说,复员回国后,在异国他乡战斗,在家乡农村战斗几十年,是他一生的荣誉和骄傲。
本期《中国退役军人》栏目
主播:徐家汇·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