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我们说传说中的仙山昆仑大概就是泰山。
既然泰山和昆仑一开始是一体的,为什么昆仑会从泰山分离出来?我想应该是因为昆仑被赋予了太高的“神话地位”,所以应该是人们看不见摸不着的仙山“昆仑”,而不是抬头就能看到的东岳“泰山”。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泰山周边的一个“鬼都”。
说到“鬼都”,现在最出名的应该是四川的“杜锋”。杜锋源于道教神话,冥界最高神酆都大帝掌管五鬼帝和十殿阎罗,掌管人间亡灵。
在这里,我们要说的是,中国的死后世界分为三大体系,即道教的杜锋体系、佛教的冥界和泰山的鬼魂体系。
其中,杜锋和冥界属于宗教神话。在没有宗教之前,泰山是人类最早的坟墓。汉代出土的墓志铭上写着“生于长安,死于泰山”,泰山治鬼的说法也广为流传,说明这种墓葬制度在当时已经深入人心。
在这个系统中,还有一个像“杜锋”一样的城市,那就是泰安,所有的鬼魂都聚集在泰山。
位于泰山脚下的泰安,因“泰山万全”而得名,意为和平的国家和人民。这个时候会有朋友问:阿泰山不是帝王封禅的专用之地吗?你怎么会变成鬼,还依附于鬼?
其实这就是我今天想说的,上一期也提到了:泰山是一个神鬼共存的世界。
据说古代皇帝封禅的门槛很高,从秦始皇到宋真宗只有六位皇帝。其实分为两步:“丰”意为“祭天”,“禅”意为“祭地”。
我们很容易理解对天的崇拜。毕竟“天”的崇拜自奴隶社会就存在了,崇拜的对象是“皇帝”。哪一位神在向土地献祭?据《礼记》记载,祭祀的对象是后土。
后土,我们最知名的身份是“社会之神”,是人们祈求好天气的对象。从“来生”这个词,我们可以看出她的地位有多高。
但是,作为大地之主,侯土其实还有另外一个额外的职责:那就是掌管大地之下的幽冥。
关于这一点,《楚辞》是这样描述的:“当灵魂回来,你会有更好的生活。屠博的合同是9年,它的角儿多一点。”东汉王逸在《楚辞注》中解释说:“幽都为地下之地。地下暗,故称有都。”
众所周知,游渡是《山海经》中记载的地狱。上一期我们说了,游渡在昆仑地下,在泰山之下。
这里有两种关于“吐蕃”的说法。一个意味着“吐蕃是被伯爵”,意思是后者对鬼魂派了特别的照顾;还有一种说法是“吐蕃是阴间来世的化身”,反正有道理。
我们回头看看吐蕃是什么样子的:“约”是绳子的意思,“顾”是用来形容尖角的形容词。
然后这个鬼吐蕃的样子有点吓人,上面有九条绳子和尖角。由此可见,祖先们还是很怕死的,原本善良的“社稷神”来到了阴间,摆出一副担惊受怕的样子。
那么,我们知道皇帝的禅是封天拜鬼神,拜天是在泰山之巅。禅的地方在哪里?答案是:李浩山。
李浩山位于泰山脚下。与泰山相比,李浩山既不雄伟也不壮观,而是一个馒头状的土包,被郁郁葱葱的松柏紧紧地包围着。但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土包,构成了泰山昏暗体系的核心。
虽然现在的李浩山荒凉无名,但实际上,它在过去是名副其实的“鬼都”,寺庙众多,气势宏伟,香火旺盛。它和泰山一样出名,泰山是它背后崇拜和冥想的地方。
那么,作为曾经的鬼都,皇帝禅的地方,如今怎么会变成一个朝不保夕、无名无姓的“土袋子”呢?
我们要从李浩山的历史说起:泰山治鬼论起源于东汉,作为当时人们心目中冥王的中心,风格是不可或缺的。相传山上有大量寺庙,如罗森寺、王艳寺、丰都寺、鬼门关、阴阳世界、田字寺等。还有降福、延寿、复活灵魂、劝孝、报恶等职能部门,是一个复杂而完整的系统。
当然,如此大规模的建筑群也会引起当时人们的注意。据说当时进入泰山的人都会去李浩山朝拜,就连韩曙也多次记载汉武帝“亲禅于蒿”,当时正值鼎盛时期。
虽然在李浩山中部有过几次战斗,但最终还是翻修了。这种盛况直到民国初年才改变:游客如云,香火甚浓。每年都在春光寺前搭起舞台唱歌,百货店也是鱼龙混杂,总比闹事好。
可惜的是,这些都没能逃过上一次战争:1938年,日军占领泰安,并在蒿山修建土木工程,修建碉堡和了望塔,彻底摧毁了山林。到了20世纪50年代,被炮火击中的艾蒿山顶变成了焦土,寺庙建筑消失了。
几十年后,李浩山在人们心中的地位随着这些破碎的城墙慢慢褪去。
虽然我们在这里的寺庙里再也找不到泰安是鬼城的痕迹,但我们可以从流经李浩山的一条河流的名字中得到答案,那就是著名的“奈河”。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黄泉乃河的佛教地狱。虽然泰山的鬼制被佛教的因果报应轮中的六大师门所取代,但我们仍然可以在其中找到传承的影子。
清代顾在《山东考古志》中写道:“其水在山之左,跨有一桥,名乃河桥,名乃河。
“乃河”从泰山西麓的山川中奔流而下,将整个泰安城一分为二。原来,奈河只是一条普通的河流,在浩山面前经过。后来经过宗教文化的洗礼,逐渐演变成通往地狱的必经之路。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即使有佛教地狱观念的入侵,当时人们所知道的地狱仍然在泰山。
好了,今天的话题就到这里。比起更炒作的“杜锋”,我更愿意承认中国的泰安不为人知!
好了,今天的话题就到这里。有什么想说的,请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