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广东省的政治使者姬旭会见了皇帝,报告了他的活动。古代交通很不方便,从应天府到广东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因此,大多数地方官员在进入应天府时都会小心翼翼地照顾一切,甚至会借机与应天府的大臣们搞好关系。姬旭从岭南特产中带了很多藤席给皇帝身边的这些大臣。
古人云:“无禅者悲,幸有藤。”。也就是说,藤席在古代是夏天最好的工具。虽然北京的夏天不是很热,但大臣们自然更喜欢这种藤席。当时,货物运输不发达。藤制座椅虽然不贵,但也是稀有之物。
很快,在应天府暗中监视徐琪送礼的人知道了这件事,在窥探清楚后,他们把徐琪送的礼物清单交给了皇帝。
奇怪的是,皇帝仔细看了这份名单,里面有重要的大臣,但没有杨士奇的名字。杨士奇是一名大学生,也是王子的老师。他的权力和地位都不小,但为什么不送他藤席呢?
皇帝不解的喊杨士奇去问话,杨士奇听了前因后果后,立即说道:
姬旭去广东就任政治特使,朝鲜所有的大臣都去给我送行。这次姬旭来天府见陛下,给他们带点礼物也是正常的。然而,在他预约的那天,我生病在家,没有给他送行,也没有说什么。这次他没送我藤席,正好。
然而,虽然这份名单很长,但不知道谁获得了徐琪的藤席,谁没有。况且藤席也不贵,应该没什么大问题。
听了杨士奇的话,皇帝觉得有道理,要求大臣销毁名单,不再追究此事。
那么为什么皇帝对这件事如此敏感呢?
无论是天府还是边疆,这些在皇帝眼里都是他的地盘,但大臣远道而来,肆意给其他重臣送礼,未免太明目张胆了。历代皇帝都很怕结党营私,官商勾结,大臣们私交很好,这一定是皇帝最不愿意看到的。
有很多聪明的皇帝,一直在权衡朝廷的权力,不是让一家独大,而是千方百计拆散和打击大臣们组成的联盟,故意支持两个有权有势的大臣互相反抗,互相顶撞,维护自己的统治。
比如先秦时期的秦国朝廷,如果张仪得到秦惠王的嘉奖,那么司马错也会有军事功德。如果张仪主张攻打韩国,那么太鲁阁也会在军事讨论现场提出另一个可行的方案。在这种近乎“艺术”的平衡中,秦王始终牢牢抓住了统治权,这就是大秦王朝的成功建立。然而秦始皇死后,朝廷立刻失去了平衡,赵高上台,两年间就破坏了秦国几百年的基业。也是一种遗憾。
另一方面,杨士奇真的因为没有去送我而没有收到礼物吗?
其实皇帝之所以是杨士奇,是因为他很清楚杨士奇的性格。担任五代皇帝的杨士奇,能在这纷繁复杂的仕宦中稳如泰山,必然有自己独特的为官之道。尤其是年轻时在太子东宫做傅,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官职,因为他的喜好和朋友代表了太子的言行。
太子是皇帝建立的,但也可以被皇帝废除。一个皇子能否老老实实做皇子,言行是否一致,能否恭恭敬敬地侍奉皇帝,这些都是非常敏感的,也是皇帝非常忌惮的。
杨士奇知道了真相,太子老师谢绝了大臣们的求爱,甚至连礼遇都免了,这才让他在大明的朝廷里站了这么久,躲过了许多朝廷内斗。相反,一旦杨士奇开始接受礼物,他中立正直的形象就会在皇帝心中瞬间崩塌,不用多久他就会被撤职。
通过给广东政府使节送藤席,杨士奇巧妙地表现出不与其他大臣交朋友的心思,让皇帝把心放在肚子里,这也是非常高明的。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