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皇家瓷器也是欧洲瓷器品牌中的独角兽之一,在高端瓷器品牌中,只有德国梅森和丹麦皇家哥本哈根是优秀的瓷器品牌,而英国皇家瓷器作为优质皇家瓷器出现的并不晚却在竞争中落败,这无疑是英国早期资本市场发展的一次失败。
当然,最重要的是英国在瓷器的生产技术上一直处于落后状态,同时又缺乏高岭土这种可燃烧的资源。与此同时,德国各诸侯国利用丰富的高岭土资源优势烧出了与中国相似的瓷器,也冲击了整个欧洲瓷器市场。
当地瓷器品牌的建立也得益于明英战争的刺激。英国最早是应葡萄牙的邀请来到东亚进行贸易或停泊在澳门港口。虽然明朝和英国之间有摩擦,但是明朝还是愿意和英国进行贸易,所以大量的瓷器出口到英国。
英国与明朝通商时已经是明末,所以明朝在内忧外患下出台了一系列优惠贸易政策,享受这一政策极大地促进了英国对东亚贸易的兴趣。与此同时,英国开始模仿明代瓷器,从而建立了当地第一家瓷器生产公司。
首先,明代瓷器改变了英国瓷器的生产
明英战争只是英国对明政府的一次考验,明朝作为世界军事强国,自然不愿意受到英国的挑战,所以在击败英国的挑衅后,也向英国提出了赔偿要求,在给予了所需的赔偿后,英国商队继续享有在澳门停泊船只的权力。
英国商船看到明朝大肆对外出售珍贵瓷器,看到了商机。事实上,在明朝,英国没有必要支付赔偿。但是,在明末财政吃紧的情况下,有了稻草就有了更多的希望。因此,明朝不仅要求英国赔偿,还希望大肆向英国出售一批珍贵瓷器。
虽然名义上是为了弥补明朝政府的军费,但实际上是为了维持当地的军政开支,所以英国在这个历史节点上遇到了最好的机会。在大量引进明代瓷器后,英国开始仿制,大量仿制明代瓷器带来了一个问题。没有高岭土怎么生产类似明朝的瓷器?所以当时英国并没有完全掌握瓷器的生产技术,于是开始高价从明朝官窑购买一批瓷器。
当然,明政府愿意从英国卖出这么大一笔采购,所以向英国出售了很多精美的瓷器,也正是这批原始瓷器带动了英国整个瓷器的生产水平。工业革命后,许多国家仍然没有突破瓷器的生产技术。原因在于其原料高岭土。为了成功生产瓷器,英国甚至高价从明朝购买了大量高岭土。
高岭土的测试是获得国产瓷器原料后的一种分析方法。早在元代,大量青花瓷出口海外时,就做到了。然而,仅仅颜料就让许多欧洲国家研究了几个世纪。最终腾格里蓝的出现解决了瓷器的颜料问题。
英国最早生产瓷器的时候,几乎都是骨瓷,在没有高岭土的时候也是一种技术选择。不过,当时英国可以使用的骨瓷尽量接近当时被认为是欧洲领先国家的明朝生产的瓷器。因此,对于当时的英国来说,要想通过上一段楼梯来获得技术,就必须成立一个类似于明代御窑的瓷器生产企业,于是最早的为英国王室服务的瓷器生产公司就诞生了。
第二,高岭土的缺乏是一种先天缺陷
高岭土可以说是瓷器生产的必要资源,但英国一直相当缺乏,所以英国本来就缺乏大规模生产瓷器的条件。当时欧洲的瓷器热从未消退,所以欧洲与东亚进行贸易以获得高质量的瓷器一直是长期的追求。因此,英国不仅自己生产瓷器,而且主要销售瓷器。
然而,在这个市场的主导作用下,英国瓷器的销售却被德国国家打败了。一方面,英国在政治上已经脱离了教会,脱离了教会,所以英国在欧洲的贸易实际上并不顺利。另一方面,主要在英国销售的骨瓷与同时期皇家哥本哈根生产的瓷器差距较大。因此,英国在瓷器竞争销售上的失利,导致了英国瓷器生产企业的另一个极端,即以量换质,所以同期英国瓷器的产量超过了德国国家的总和。
明朝灭亡后,清朝在广州设立了十三家银行,积极开展海外贸易。在此期间,清朝向海外出售了大量的茶叶、丝绸和瓷器。当然,这也是中国古代生产力的巅峰时期。仅清朝生产的瓷器出口就占英国瓷器贸易的一半以上。正是因为贸易往来日益频繁,清朝生产的瓷器技术才传入欧洲。
与高岭土相比在优缺点上,即使是德国的高岭土也是占优的,所以德国的国产瓷器始终占据着欧洲市场,而英国则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这也使得英国的瓷器生产技术越来越倾向于骨瓷的小型化。同时,清朝烧制瓷器时注重薄胎,但骨瓷薄胎制作难度很大,所以英国的先天不足也造成了瓷器制作上不可逾越的鸿沟。
当时英国当地的瓷器生产企业虽然成立较早,但在市场上并没有起到主导作用。相反,在德国建立的瓷器生产公司后来形成了与中国瓷器相当的市场份额,因此英国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但当时英国生产的瓷器基本都是素瓷,技术水平甚至落后于中国北宋。原因是在中国北宋时期,高岭土被用来生产瓷器。
然而,由于缺乏原材料,英国被迫生产骨瓷。同时,英国直到18世纪初才掌握瓷器生产的原料技术,被迫从神圣罗马帝国进口瓷器生产原料。但由于骨瓷胎体过厚,无法充分发挥青花瓷的优势。因此,英国骨质瓷长期以来并没有受到欧洲其他国家的青睐,只是成为了民用瓷器的附属品。
第三,英国海外殖民塑造了骨瓷的优越性
大航海时代初期,英国并没有大力进行海外殖民,在欧洲瓷器文化圈中具有竞争力的国家几乎都是神圣罗马帝国的藩属国。一方面,这些地区富含高岭土,有利于瓷器的生产;另一方面,这些地区是教会的忠实信徒,因此他们在政治上也有优势。因此,在最初的营销中,英国不如这些中欧国家。英国向海外扩张时,在英国殖民地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圈。
在这个文化圈里,也形成了英国主导的文化力量,于是英国倡导的骨瓷在这些地区流行起来,包括后来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北美虽然有大量的高岭土矿床,但受英国的影响,骨质瓷在这里成为了主导地位,在欧洲主流中不受欢迎的骨质瓷成为了英国殖民地的瑰宝。但是随着美国的独立,也成为了世界强国,从中国进口了非常好的青花瓷和粉彩瓷,这就导致了英国骨瓷文化圈再次陷入危机。
由于当地资源限制,英国只能生产骨瓷。然而,英国海外扩张后,许多英国殖民地也可以生产高岭土。除了北美,最重要的高岭土矿源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所以英国此时不用担心生产原料。因此,英国后来生产了以高岭土为原料的薄胎瓷,在质量上可以与以前的中国瓷器相媲美。然而,诞生于欧洲原始中欧的几个瓷器品牌已经完全占领了欧洲。
但是英国很难再次进入,所以英国想了办法先从殖民地推广。在香港出售带有浓厚欧洲画风的粉彩瓷器,是英国将瓷器卖回的一种尝试。这也是英国首次尝试后,对瓷器奢侈品牌的定义。也看到了英国人在中国卖瓷器的成功,引发了一些欧洲传统瓷器品牌纷纷登陆中国。这也是第一次大批量卖回瓷器的尝试。然而,英国开始确立骨瓷的优越性。骨瓷卖回中国时,与南宋相比,是一种厚重而稳定的瓷器风格
这吸引了大量的素瓷爱好者,骨瓷在瓷器之乡中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也吸引了欧洲土人的追捧。于是,过去不受主流欢迎的骨质瓷,突然融合到瓷器主流文化圈,开始形成以骨质瓷为原型的古法运动。宋代中国对素瓷的追求,也是清代中期以后瓷器审美的一次大转变。过去常选用粉彩等花式造型,现在形成了寓意简单深刻的瓷器造型,虽然明初也流行。
但明代中期以后,奢靡风格推动粉彩成为历史主流。直到清代雍正时期提倡清正廉洁,宋代瓷器造型的召回才得以复兴。后来英国骨质瓷卖回中国,采用了纯素瓷的造型,正好迎合了时代的价值观。然而,中国的粉彩艺术迅速影响了骨瓷的生产,最终骨瓷成为粉彩瓷系列的重要板块之一。然而骨瓷的这种优越性也从英国卖回了殖民地。
四.总结:
英国对瓷器发展价值观的积极影响,也是对过去瓷器销售末期被动地位的反击,也正是因为高岭土材料的缺乏,英国开始推广骨瓷文化。在向世界推广骨质瓷文化的过程中,中国的转售与当时中国盛行的宋代风格相吻合,因此骨质瓷开始由自卑向尊重转变,成为世界瓷器的重要组成部分。直到今天,骨质瓷依然是英国瓷器文化的代表和独特的瓷器制作工艺,这也让国内很多瓷器爱好者感到一种求同存异的感觉。
参考文献:
英国瓷器燃烧史
英国瓷器文化研究史
清代瓷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