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井冈山》中,为了充分说明苏先军的反动本质,安排了一个场景:秋收起义前,苏先军因毛专员的卫队龙达与苏先军意见不合而大发雷霆。他忍不住说他拿起鞭子抽打龙达。好在毛专员及时赶到化解了危机。
那么这一幕是否符合历史事实呢?答案是:完全不匹配。我们先来看看龙达。龙达的历史原型是开国的少将龙开复。龙开福,湖南茶陵人,井冈山时期长期担任毛专员的警卫,主要负责保管毛专员的书籍。
然而,龙开复并没有参加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秋收起义部队三次打到茶陵县时,他第一次和第一营党代表万一起上了井冈山。当时,龙开福只有19岁,因为被村里的恶霸欺负,气得被打死,被反动派通缉。这时,我秋收起义部队攻克了茶陵县,龙开福去了红军。在一营党代表万喜贤的介绍下,龙开福在茅坪会见了毛专员。
毛委员非常欣赏龙开复,并把他当作自己的卫士留在身边。当时还没有警卫的概念。龙开复的主要职责是为毛保管书籍。读书是毛委员必不可少的生活习惯,但龙开复是文盲。毛亲自把这句话写在卷烟纸上,并教龙开福认字。
我们可以看到,龙开福在三十几个茶陵县城的时候就参加了革命军,而苏先军已经离开了革命队伍。所以他们两个不可能有什么交集,苏显君也不可能打败龙开复。
这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是苏显君根本不会打骂士兵。苏先军在秋收起义中的表现很差。第一,他与余洒度一起,盲目执行中央的错误政策,企图攻打长沙,给秋收起义部队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损失。
起义部队到达萍乡芦溪时,苏先军误把敌人当成自己人,从第一团撤退,没有做任何战争准备。结果起义部队第三团再次遭到重创,连起义军总司令卢德铭也在这次战斗中牺牲。在《三湾》的改编中,苏先军关于毛整军的建议也与多方发生冲突。他和一起抵制了进军井冈山的政策,这使毛整顿队伍的计划遭到相当大的阻力。
由此可见,苏显君在秋收起义中完全是一个拖累。但是,苏显君在秋收起义中的拖沓,并不代表他个人性格就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也不代表他就是一个无知的财运兵士。真实历史上的苏显君其实是一个知识分子。
苏先军是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生。在考入黄埔军校之前,他有很高的教育背景,本质上是一个有文化的人。大革命失败后,苏先军受组织委托,前往湘赣边界发展农民武装,成绩也是斐然的。他成功拉起了一支民军队伍,这是日后秋收起义第三团的雏形。
南昌起义开始时,苏先军率部到南昌,准备加入贺龙第二十军参加起义。结果他错过了行程,团队驻扎在秀水。在修水,苏先军遇到了另一个平民军队,首领是于本敏。于本敏也是大革命时期入党的老革命,在党内德高望重,人称本老。
于本民手里握着一支地方武装,并在这支武装的基础上拉起了一支民军队伍。苏先军加入于本敏后,双方一直没有就联合军队达成协议,直到遇到了另一个人:余洒度。
余洒度此时的身份是江西国防军第一师师长。事实上,江西国防军第一师是警卫团。随着团长卢德明赶赴武汉,余洒度带领警卫团暂驻朱培德,在江西国防军的旗帜下发展实力。
苏显君和于本敏各有资质,很难协调,但对余洒度都很听话。就这样,苏显君所在的系与于本敏所在的系合并,加入余洒度所在的系,苏显君任系主任,于本敏任副老师。
不久,中央派出的秋收起义领袖毛到达湘赣边界,去武汉汇报工作的吕德明随后到达。毛、卢德铭、、于本敏、苏先军,所有主要人物都到了,秋收起义就发动了。
我们可以看到,在秋收起义发动之前,苏显君的整体表现还是不错的。他能够亲自拉起一支队伍参加起义,顾全大局,接受了余洒度的改编,对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顺利发动有着诸多积极意义。
当然,苏显君在秋收起义中处处坚持错误的思想,甚至日后离开队伍,反叛革命。反革命叛乱后,苏先军将党的机密出卖给反动派,对湖南党组织造成了严重破坏。与他对革命造成的巨大破坏相比,苏显君微不足道的贡献绝对是微不足道的。苏显君确实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反派。
苏显君虽然是反派,但还是要说他鞭打毛专员的警卫员,不符合史实,也不符合苏显君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