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弱还是羸弱 北宋军事弱的原因是什么 军事赢弱与靖康之变发生存在怎样的联系

栏目:生活 2021-10-05 06:56:40
分享到:

说起靖康之变,大家应该都很熟悉。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公元1127年,北宋都城被金军攻破。不仅如此,就连父子二人,宋徽宗、宋钦宗,都在当时被金军俘虏,北宋灭亡。北宋的灭亡与其军事上的弱势有很大关系。是什么政策导致了北宋长期的军事衰弱,北宋的军事衰弱是如何影响靖康之变的?

北宋抑制吴的原因

北宋“抑武”的原因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众所周知,北宋之前是“五代”,是战乱频繁、政权更迭频繁的时期。“五代”的顺序是侯亮、后唐、后晋、后汉、后州。听起来朝代很多,但五个朝代加起来就是53年。这反映了一个问题,就是这一时期朝代更迭频繁,每个朝代平均延续不到11年。为什么政权更迭如此频繁?

正是因为这一时期中央权威体系的崩溃,谁掌握了实际的军事权力,谁就能成为皇帝。所以当时很流行说“天子宁有种乎?”兵强马壮者为耳。“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就是这样夺权的。我想大家应该都熟悉赵匡胤在军营中的“黄袍”故事。因此,赵匡胤用军事力量夺取政权,所以当了皇帝之后,他必须压制军事力量。后来又发生了著名的“借酒放兵权”事件。北宋镇压军队的措施不仅仅是让武将交出军权。为了彻底消灭篡夺武将的行为,北宋后来制定了一套镇压武将的措施。

北宋遏制吴的措施

北宋的“抑武”不是简单的轻视武将,而是全方位的打压武将。军事指挥官被压制,从权力到政治地位被压制。约束武将权力最典型的方式就是皇帝画阵图。这项措施是如何实施的?举个例子,在宋太祖时期,将军们带兵打仗之前,皇帝会给将军们一张地图,让他们在战场上打仗的时候按照这张地图来安排军队。

理论上,如何在战场上部署兵力,要看当时战场的实际情况,让将军来做决定。然而,北宋将这一决策任务托付给了远离京城、从未见过战场的皇帝。但是,在当时的北宋,如果将军们按照这样的阵法部署,即使打了败仗也不会受到惩罚。但是如果你不按照皇帝的计划去做,即使你赢得了战斗,你也会受到惩罚。武将连战场指挥的决策权都没有,可见北宋不只是轻视武将。

北宋武将不仅权力有限,政治地位也严重下降。在北宋朝廷中,有主见又敢打的武将会被文官集团排挤。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狄青。狄青是北宋少有的杰出武将。凭借自己的努力,他一步步晋升到唐朝。唐朝是北宋最高的军事官员,权力很大,地位很高。但是,在当时的公务员眼里,狄青成为了一个纯军事实力的唐朝大使,相当于鼓励军事实力。于是,文官们纷纷上书,要求罢免狄青,甚至到处散布谣言,说狄青想谋篡位。在环境的压力下,狄青主动辞去唐朝的职位,离开汴梁,授周琛。

但是事情还没有结束。狄青被调走后,朝廷还是不信任他。总是派人监视狄青,最终导致狄青抑郁。因此,北宋的大部分高级武将都不敢张扬,甚至保持低调,唯独只有诺诺。在北宋中央体制下,很多人连军务都不懂,这也是北宋军务衰弱的重要原因。

北宋的军事制度也导致军事胜利乏力

刚才说北宋的“军事镇压”导致军事衰弱,这是原因之一。北宋军事衰弱的第二个原因是“军制”。北宋时期,军队的特点是人数多,但战斗力低。当时北宋与辽国交战时,北宋有100多万军队,而辽国只有25万左右的军队。这种兵力上的巨大差异不仅没有占北宋的便宜,反而成了一个弱党。

这种情况就是军队体制出了问题。北宋军队的作用不仅仅是保卫国家,更重要的是解决社会不稳定的问题。唐末五代战争后,整个社会非常不稳定,很多人为了逃避战争,背井离乡,沦为难民。对于流民问题,汉唐以前的做法是重新分配土地,但这一措施在北宋行不通。首先,北宋的疆域没有汉唐那么大,人口也比较多,所以没有那么多土地可以重新分配。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不得不另辟蹊径。北宋安置流民的方式是征召他们入伍。也就是说,北宋大多数士兵的第一需求不是保家卫国,而是谋生。

这种军事制度虽然解决了难民问题,但却造成了两个不好的影响。首先,部队人数正在增加。北宋初期兵力约20万人,中后期迅速扩大到100多万人。这么多士兵不得不被征召,这给政府财政造成了严重负担。二是军队整体素质差。来招兵买马的不仅仅是难民,还有很多闲人、地痞流氓,甚至土匪、强盗。这些人被征入军队,成为吃皇粮的公务员,甚至成为朝廷命官。我们熟悉梁山宋江。在真实的历史中,他们造反的目的是为了求爱和吃皇家的食物。这也是北宋军务衰弱的另一个原因。

宋代军事上的弱势如何影响靖康之变的发生

首先,这里一个重要的战略要地是“十六都”。这就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北宋想要恢复的地方。“十六州”大概位于今天河北、山西的北部,最北端是长城。这一地区原本属于中原王朝,但到了后金,当时的皇帝石敬堂将“十六都”割让给了辽国。北宋建立后,没有“岩云”地区作为屏障,北方的敌人更容易在南方攻打北宋。北宋唯一可以依靠的战略防御地带是黄河。一旦敌人渡过黄河,北宋的首都,汴梁的首都,就岌岌可危了。

因此,北宋从建立之初就把收复“十六州”作为其基本国策。后来与辽处于长达25年的战争状态,一直到“婵媛之盟”才结束,但仍未使宋朝彻底收复“十六都”。这在北宋也是一个非常矛盾的地方。一方面要收复“岩云”地区,另一方面由于军事力量薄弱,不可能达到目的,所以这个问题一直是宋朝的心病。

后来,徐金国在辽东崛起,打败了辽国。得知这一消息后,宋徽宗认为这是收复“十六都”的好机会,于是派人到辽东与徐金国商议结盟事宜,双方还在海上签订了联盟。联盟的具体内容是宋、金联合攻打辽国。辽国灭亡后,宋收复“十六都”,同时,给辽国的旧币也转移到了金。这一策略看似合理,实则是重大外交失误,是靖康之变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为在双方结盟抗辽的时候,北宋的军事弱点就完全暴露出来了。当时,唐朝宦官童贯率领20万大军攻打辽国,却被3万辽军打得落花流水。三万辽兵已经被徐金国打败,宋朝甚至打败了徐金国的军队。这一切都让徐金国看在眼里。当时,徐金国的将领看到了宋朝军事的薄弱,就有了入侵宋朝的想法。靖康没多久就改了。

宋朝的军事弱势与自身的军事政策和军事制度有很大关系。军事上的弱势也导致在外交上没有发言权。“岁币外交”成为宋代常见的外交手段。此外,宋朝后期,官场腐败,奸臣当道,国家难以抵御强大的外来侵略。靖康之变在这种环境下爆发,北宋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