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歌言志,诗言志”。中国文人讲究含蓄,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总是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兴趣。从先秦劳动人民的真挚歌唱——《诗经》,到流传已久的盛世经典《全唐诗》,都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了当时文人的审美趣味。
事实上,无论是先秦典籍还是盛唐文化,文人对小鹿的热情从未减退。尤其是唐诗中,有400多首带有鹿意象的诗歌。李白、杜甫等著名人物也盛赞鲁多。其实这恰恰说明了唐人对鹿的喜爱。
第一,唐人对鹿有全面的态度
通过研究唐代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唐人对小鹿的喜爱可以分为形象和对象两个方面。从形象上看,鹿的形象经常出现在文人作品中;从现实生活考虑,鹿经常出现在唐人的日常生活中。
初唐四杰之一的陆有诗曰:“暮食龟甲,开寒护鹿。”这里所说的“鹿皮”是唐代常见的防寒物品。刘禹锡还说:“计划将在雪中比赛,鹿和鹤将经过。”事实上,“鹿皮”不仅具有很好的御寒效果,而且成本低廉,因此在世界上相当受欢迎。
此外,鹿还经常被用作其他装饰品,如鹿毛巾和鹿饰品。从唐诗中的意象研究来看,唐人对鹿饰的频繁使用显示了他们的超脱与自由。
至于这种现象,可以结合鹿的生活习性来考虑。在古人眼里,小鹿是自然界的精灵。他们无忧无虑,洒脱自在,不受世俗气息的束缚,有纯洁可爱的气息。唐代文人善用鹿饰,实际上是追求鹿的精神自由,以表现其洒脱不羁、自由灿烂的情趣。
唐人对鹿的态度比较全面,所以除了鹿饰之外,它也是一种经典的食物。唐代崇尚道教,老子是李皇室的始祖,所以唐代社会也很推崇道教。在道教看来,鹿肉可以通过食用而永垂不朽。因此,在很多唐代典籍中,都有很多道士精心烹制鹿肉,常年食用。
从上面可以看出,鹿作为一种实实在在的东西,与唐人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在这种情况下,小鹿自然经常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受到广泛关注,以至于唐人吟咏。
二、唐代以前的鹿形象
在唐诗之前,鹿意象在各种文学作品中经常被广泛使用。唐代以前的社会原因总能为鹿的形象提供新的素材和来源。
早在先秦时期,《诗经》中就常以鹿为起点。如《哟鹿鸣,吃野苹果》;《楚辞》中的鹿意象多为神仙家族的虚幻鹿,为道教人士吃鹿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在汉代,小鹿大多是美德的象征。君子高洁,被比喻为小鹿。此外,鹿的形象经常与鹤的形象一起使用。白鹤生活在沼泽中,但它们“出淤泥而不染”,向往天空空。古人把这两种吉祥的东西放在一起,比如前面诗句中的“鹿、秋、鹤”,就能表现出文人的高贵与骄傲。
魏晋时期,由于战乱频繁,很多文人隐居深山,逐渐导致了隐逸、归隐的趋势。众所周知,“竹林七贤”是魏晋名士的杰出代表。巧合的是,鹿也生活在山里。因此,许多学者经常拿自己和鹿比较来表达他们的隐居生活。
此外,鹿因与麒麟关系密切而被视为一种幸运的领导者。
在古代人心目中,麒麟是古代四大神灵之一,是无数部落的影子,代表百兽之王。在训诂学上,林本身就是鹿。
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麒麟和鹿也是分不开的。齐:“仁者兽,麋鹿身,牛尾,角,从鹿,其声。”林“大狍子也,从鹿,号叫。”也就是说,虚构的神麒麟是以鹿为原型创造的。而且从种群来看,独角兽和鹿的关系非常密切。故《旧唐书》曰:“林来,鹿引之,群鹿随之。光华不能正视。”
值得一提的是,麒麟的仁与鹿的德完全一样。孔子认为麒麟是仁、福之首,代表新千年。而且鹿离麒麟比较近,所以鹿的吉兆越传越多。尤其是在盛唐时期,鹿正好满足了生活在盛世的唐人的幸福,所以它的地位越来越受到尊重。
三、唐诗中鹿意象的分类
经过多年的文化积淀,唐代的鹿形象越来越丰富。一般来说,唐诗中的鹿意象主要有三个方向:
一种是隐居之风。古人云:“穷则精,达则利天下。”唐代虽有盛世,但仍不排除有一些文人仕途不顺。这些文人在官场上受到打击后,受到道家隐居的影响,于是选择隐居山林。
生活在山林中的鹿成了他们的精神寄托。被称为诗中隐士的孟浩然在《夜归流明之歌》中写道:“不久,流明的月光穿透了雾蒙蒙的树木,不知不觉中,我来到了一个古老的隐居处。茅草屋顶的门,松柏小径,孤独,安静,隐士生活和活动的地方,从来不需要同伴。”
二是祈求好运。《艺文荟萃》说:“持鹿人是纯兽,有五色光辉,孝王来。如果国王继承了神圣的佛法,没有什么可失去的,白鹿就会来。”
因此,在初唐时期,许多学者用诗歌歌颂鹿,以表达他们国家繁荣的美丽源泉。比如魏标魏在《池州夫子庙临泰》中写道:“天下之治是林,天下之乱则不好。不是时候,麋鹿就在同一个群体里。”
第三是说服世界。有个成语叫“逐鹿中原”,说明鹿的形象也代表着王权和王朝的变化。李白在《致薛派书》中写道:“吾有五岳之乐,无人识音。姑苏成蔓草,麋鹿空哀。”
这里说的鹿形象,是用伍子胥劝谏楚王的历史典故。李白之后,“姑苏麋鹿”典故在唐诗中广泛使用,成为朝代更替的象征。
参考文献:
《诗经》
楚辞
唐诗全集
旧唐书
新唐书
艺术和文化聚会
《说文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