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型冠状病毒可能通过粪便传播的消息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关注和讨论。
2月1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透露,该院肝病研究所在部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粪便中发现2019-nCoV核酸阳性,可能提示粪便中存在活病毒。
2月2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科研究员冯表示,在武汉、深圳确诊患者粪便中检出新型冠状病毒,为近两天美国首例。
2月2日,钟南山院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新型冠状病毒可能通过粪便和口腔传播。既然在粪便中发现了病毒,粪便是否感染病毒值得警惕。
那么,到底什么是“粪口传播”?会不会给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带来新的困难?公众应该注意什么?
什么是“粪口传播”?
粪-口传播,也称为胃肠道传播。简单来说,一些传染病的病原体可以在粪便中存活,并通过消化道排出的粪便传播。
我们咨询了很多专家,总结了他们的意见。日常交流的方式有很多,比如:
1.被病毒感染的人排便后不洗手,直接用手触摸他人的手或食物。这个被接触的人很可能被感染。
2.当感染者排便后冲厕所时,粪便中的病毒受到水的冲击,漂浮在空的空气中。下一个上厕所的人可能会被呼吸感染。
3.上厕所的时候,感染者的粪便不小心沾到了裤子上,然后手恰巧碰到了裤子的这个部位,再碰到嘴、鼻子或者眼睛,人就会被病毒感染。
4.农民用被病毒污染的粪便给蔬菜施肥,但是人们没有完全清洗和烹饪这些食物。吃这些食物也可能被感染。
5.农村有的粪便污水直接排入河流,有的人直接饮用或用它洗衣服,也会造成一定的风险。
目前常见的粪口疾病包括甲型肝炎、戊型肝炎、伤寒、霍乱、手足口病以及一些寄生虫病,如绦虫病、蛔虫病、蛔虫病等。
2003年非典期间,香港淘大花园的感染人数高达321人。是因为一位患病男子在小区探亲时因腹泻使用亲戚的厕所,小区内的污水系统存在设计缺陷,导致小区内出现大规模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会通过粪口传播吗?
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邱莉介绍,近日,武汉、深圳等地有报告称,在患者粪便和唾液中检出病毒核酸。但病毒核酸阳性并不意味着存在活病毒,能否通过粪便传播还有待进一步证实。《新型冠状病毒诊疗方案》第五版指出,需要明确消化道传播途径。
国家卫生健康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接受央视记者专访时表示,部分患者粪便核酸检测呈阳性是事实,应引起高度重视。如果病毒真的被隔离,粪便传播的可能性会增加,所以现在要密切关注。
如果从患者粪便中分离出来的病毒是活病毒,如果病毒被分离出来,就意味着粪便中有活的冠状病毒,那么问题就更大了。然而,分离核酸和代表病毒是两个概念。核酸是一个序列,这表明它可能存在,但真正分离出一种活病毒是另一回事。
因此,有必要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看看新型冠状病毒是通过粪便传播,还是通过含有病毒的液滴形成的气溶胶再传播。但仍需注意“粪口传播”。
公众应该做些什么来阻止粪便的传播?
但是,当“粪口传播”还需要研究确认的时候,就要做好个人防护,那么我们应该为公众做些什么呢?
1.饭前饭后洗手
“饭前饭后洗手”是普通人在防控新冠肺炎的重要时刻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
而且洗手不是简单的冲洗,而是深揉和反复揉,不管洗多久都等于白洗。
2.厕所和厕所应及时消毒
轻度患者在家中隔离时,应特别注意手部卫生,尽量避免与家人共用厕所。如果没有单独的卫生间,每次使用后,可以用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氯仿等油脂溶剂做家庭隔离消毒。肺炎患者或疑似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患者使用的厕所和壁橱应使用消毒剂彻底消毒,厕所必须通风。
3.食物和饮用水应该充分加热
饭前不吃生食,所有食物煮熟,烧开水,餐具消毒。美国堪萨斯大学医学院教授董亚峰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表示,除了不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外,还应增加“不吃生食”“多做饭”“洗碗消毒”等公共防控措施。
出发地:中国是直通车
排版编辑:陈浩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