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第一次知道马谡这个人物,是通过《三国演义》这个名字知道的。因为他的傲慢,他的街亭倒了,诸葛亮为了安抚人心,忍痛斩了他。
马谡把守街亭前,诸葛亮特意立下军令状。虽然只是一场战斗,但诸葛亮非常看重。因为诸葛亮看重的不仅仅是街亭的重要地位,还有马谡。
街亭对蜀国和魏国非常重要。如果街亭失陷,蜀国将非常危险。偏偏领头的是马谡,而马谡是诸葛亮非常器重的人。
马谡,湖北襄阳人,早先与刘备一起行动,后来被诸葛亮发现,诸葛亮开始爱才。
据《三国志》记载,刘备认为马谡自身能力没有外界传说的那么强,是个无用之人。然而,在诸葛亮眼中,马谡才华横溢,在军事上有很高的造诣和能力。
刘备虽然在临死前劝诸葛亮不要重用马谡,但诸葛亮并不在意,甚至将重任托付给了马谡,并一度培养他为接班人。
所以,即使人们极力反对镇守街亭,诸葛亮还是一意孤行,把这个任务交给了马谡。第一,他认为自己很有才华;第二,他希望自己能立下战功,为自己的未来铺路。
可惜马谡没能抓住这个机会,浪费了诸葛亮的心血和栽培。
马谡接到了在主要道路上设置街亭和抵御曹军的任务。然而,他傲慢自大,改变了诸葛亮的策略。他选择在山上驻扎军队,试图凭借屏障抵御曹魏的军队。
结果,曹军首领张合切断了水源,蜀军一片混乱,却没有心思抵抗曹军,直接导致诸葛亮第一次伐魏失败。
第二,据王平川说,街亭失陷后,诸葛亮杀了马谡、张绣、居鲁士。
第三,《诸葛亮传》记载,马谡违抗诸葛亮的命令,导致街亭陷落,诸葛亮无处可住,便率军前往汉中,“杀谢忠”。
这是诸葛亮传中唯一提到如何对付马谡的地方。就五个字,说明了什么信息?
显然,诸葛亮真的是削马谡以谢天下。这种治疗的结果是什么?谁来执行?没有确切的说法。
从这些材料中,我们唯一知道的信息就是马谡确实是被诸葛亮杀死的。但马谡之死是如何实施的呢?这个过程没有解释,只用了一个模棱两可的词。
但《三国志·项郎传》记载项郎与马谡关系不错。向朗知道马苏逃跑的事,但他选择隐瞒。于是诸葛亮非常生气,解除了项朗的官职。
项郎是丞相历史悠久,可能是诸葛亮与马谡交往频繁的缘故。因此,向朗和马苏的关系很好。因此,正如《三国志》所说,项郎帮助马谡逃跑在逻辑上是可行的。
也就是说,街亭失守时,马谡根本没有回营认罪,反而可能选择潜逃。
《三国志·马良附马谡传》是这么说的。街亭失陷,马谡被捕,最终死于狱中,诸葛亮痛哭流涕。
不难看出,诸葛亮当时并没有斩杀马谡,而是让他进了监狱,而马谡实际上是死在了监狱里。
从“诸葛亮流泪斩马谡”到“梁为之落泪”,我们可以发现,无论马谡是被斩还是死在狱中,诸葛亮都非常难过。
可见他对马苏的感情很深。从内心来说,他并不是真的想让马苏死。
有意思的是,《相郎传》《马良附马谡传》《三国诸葛亮传》都是同一个人写的,但是同一个作者写的同一个人物却有三个版本,结局不一样,真是不可思议。
野史可能会玩游戏,但这样的低级错误绝不能出现在正史书中。
如果非要在这些结局中找出一个逻辑结果,我们认为马谡应该知道街亭失陷后他是有责任的。
但他宁死不活,哪怕有军令状。
首先,他保证了诸葛亮对自己的尊重和感情。诸葛亮既然把自己培养成接班人,就不希望自己的器重付诸东流。
第二,马苏的性格决定了他可能会这么想。一个只会纸上谈兵,没有实战经验的人,敢接镇守街亭的任务。他的自信心应该很强,甚至是傲慢的。
因此,他会有潜逃的想法也就不足为奇了。
至于如何潜逃,街亭已经沦陷,他手下的士兵都有危险,即使找不到人依靠。于是,向朗进入了他的视线。
第一,他们之间的关系比较好;其次,项郎接触诸葛亮的机会很多,遇到麻烦可以及时通知马谡。
于是马谡对营中人说,要负荆请罪,却被项郎一手夺路而逃。不幸的是,他没能逃脱,最终被捕入狱。
伐魏失败后,诸葛亮找不到住的地方。五年后,他到达汉中,马谡也在其中。你为什么不立即斩首马苏?也许诸葛亮在珍惜马谡的才能方面起了作用。
另外,全军没有固定的地方,所以马谡的行为不能草率处理,而且有必要召开经验总结会提醒战士们,所以马在监狱里多住了几年。他只是死在监狱里,没有等诸葛亮审判自己。
当然,这一切只是基于历史事实的最符合逻辑的分析。
街亭失守当然是马谡的直接原因,但不就是和诸葛亮的任人唯亲有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