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馥平 ​把论文写在脱贫攻坚大道上

栏目:民生 2021-11-29 19:08:00
分享到:
原创 关郁凡 科协改革进行时 收录于话题#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6个

编辑评论/说明

初心铸魂,匠心筑梦。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也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

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科协改革期间,推出“铸魂”栏目,为大家讲述他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作、育人”的故事。请注意。

“得知毛南族实现脱贫,村民生活明显改善,我非常高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茂南人民脱贫攻坚作出重要指示。他希望村民们把脱贫攻坚作为美好新生活的新起点,再接再厉,继续奋斗,让生活更加富足。毛南族成功脱贫,科技为扶贫贡献力量。

作为中科院定点帮扶地,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县毛南族的顺利脱贫,只是科技扶贫工作交上诸多满意答卷中的一份。

1986年,原国家科委提出要组织实施一项重要的反贫困措施——农村科技扶贫。因此,科技扶贫成为我国政府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30多年来,一批批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扶贫一线。随着岁月的变迁,科技扶贫将在祖国结出硕果,为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贡献力量。

01

扶贫路上的丰硕成果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山清水秀,自然环境条件优越,但土生土长的水城县青林乡田坝村村民刘凯对家乡的山水能够带来的效益却并没有什么信心。没有留在家乡种田的刘凯到了一家煤矿做管理员,2016年却因为年龄大被辞了工。失业又灰心的刘凯去乡政府参加了一次动员会,正是这次动员会让他第一次知道自己的家乡可以种人参果,这些“脱贫致富果”也让他和科学家结了缘。

在种植人参果之前,刘凯与科学家没有交集,“既不知道也不了解”。第一次种人参果的刘凯缺乏经验。科学家的出现让他知道了什么是“晚期流行性疾病”,如何用药物解决。在与科学家打交道的这段时间里,刘凯不仅知道了科学家的力量,还给了他写一些类似科学家的东西的想法。“我种植人参果快一年了,想向他们学习。经验被记录下来并发表。”当刘凯提到科学家给他带来的帮助时,他充满了感激和喜悦。

与水城县情况类似,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四季如春、资源富集,却也是出了名的贫困县,贫困人口16.67万人,贫困发生率高达41%。“这是最不该穷的地方啊!”负责定点帮扶澜沧县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在实地考察后不禁感慨道。

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

为了帮扶澜沧县,中国工程院开过专门的讨论会。作为院士中的“年轻人”,时年已60岁的朱有勇,主动扛起了科技扶贫这面大旗,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不去谁去”。

他带领团队扎根蓟县的那些年,朱有勇白手起家:沟通受阻,学会了拉祜族语言;如果资源优势和经济效益结合不高,先调查再试验;农民种植经验少,所以在国内率先开设了中国工程院科技扶贫实践培训班,带领农民学习。从三七林下,冬天种土豆,初冬种蔬菜,茶叶种植,猪和牛养殖...朱有勇带领团队成立了24个技能班,培养了1445名本土人才,用科技力量改变了当地的贫困状况,成为中国科技扶贫的典范。

“澜沧江上的蒿枝坝,林下的药材全是悬崖峭壁,还有生态有机的三七花。每个人都看到它们并赞美它们……”朱有勇还根据民歌创作了歌曲《蒿枝坝花开》,成为蒿枝坝的“流行歌曲”。

除了水城县、澜沧县,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不少像刘凯一样的贫困户,像澜沧县一样的贫困地区,都在科技扶贫工作的开展中,在科技工作者的帮扶下走向了脱贫致富路。扶贫的硕果,不仅结在贫困地区,更结在了每一个帮扶对象的心里。

02

精准拔“穷根”

对于很多贫困地区来说,科技工作者的扶贫工作就像“医生”出诊一样,先调查发现疾病的根源,再运用专业知识和科技手段,精准地给“穷病”“开药”。

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脱贫成效曾获得总书记的肯定,这份肯定,来之不易。环江县是毛南族世代生存的地方,位于我国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带,适于耕种的土地并不多,旱涝之苦和长期不合理耕作引起的石漠化更是让毛南族人民生活艰难。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解决该地的贫困问题上,用了26年的时间。

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县风

“到处都是石头。为了生计,农民在石头缝间仅有的土壤上种玉米。”回忆起初次来到环江县下南乡古周村的场景,亚热带生态所研究员王克林,仍十分感慨。喀斯特地貌本身保水固土的能力就差,而每年种植玉米都需要翻动土壤,直接导致土壤地下漏失严重,更多岩石裸露在地表,长此以往,等待毛南族人民的,将是无地可种的局面。面对这样的情况,王克林等人做出论断:“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

既然你不能留下,就搬出去。1996年,在亚热带生态研究所、广西科技厅和环江县政府的共同推动下,来自大石山区咸安、上山、木仑、龙岩等97个乡镇的513名贫困人口来到垦复屯,建立了“环河生态移民示范区”。

异地搬迁,也只是解决环江县贫困问题的第一步,如何让群众增收仍是个大问题。参与示范区建设的亚热带生态所研究员曾馥平,在对肯福水土条件、环境承载量等生态数据进行观测研究后,决定修建等高梯土,在山坡中下部缓坡地带试验种植柑橘、甘蔗、蔬菜等经济作物。不断摸索试验后,科研人员根据水土资源特点,在占地4600亩的肯福发展了水果、甘蔗、畜禽、蔬菜四大生态产业,并采取“科研单位+公司+示范基地+农户”的创新模式,走出企业化科技扶贫之路。

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城西移民安置区

2018年,示范区年人均纯收入从1996年不足300元提高到1.2万多元,超过全县和周边地区平均水平,搬迁群众实现了“自我造血”。这种异地搬迁科技扶贫的典范模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肯福模式”。

示范区开发后,留在大石山区的人也要保障生计。在生态功能较为脆弱的大石山区,如何平衡生态功能与经济效益是一个难题。

基于喀斯特生态功能的研究,亚热带生态所科研人员提出“种草养牛”的保护性发展模式,后又发展“种桑养蚕”,推广生态高值的中草药,形成了一个个“近自然的农林牧复合系统与保护性发展模式”。这种复合农牧生态系统,被证明能够兼济生态恢复与特色产业发展的平衡,实现脆弱地质环境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开启了喀斯特贫困区域高质量绿色发展的新探索。

在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咸安乡下塘村,毛南族村民正在保护种植的中药材

“肯福模式”成功后,曾馥平也没闲着,他带着团队全国到处跑,跑向脱贫工作的一线。曾馥平脑海中有着自己勾绘的脱贫地图,许多偏远地区连名字都晦涩罕见,但曾馥平却能够一一道来当地的生态特点、扶贫模式。而曾馥平扎根20余年的环江县,也已经成为他的第二故乡,他也被当地居民亲切地称为“毛南兄弟”。

03

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

贫困,尤其是深度贫困,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几千年积累下来的问题。“穷根”长在地里不难拔,长在心里最难解决。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坚持脱贫攻坚格局,注重脱贫攻坚与扶志扶智相结合。

“智志双扶”既是科技扶贫的要求,也是扶贫工作期望取得的最终目标。在中国科学院精准扶贫评估研究中心主任刘彦随看来,精准扶贫不是强行脱贫,而是要拔除贫根,要用科学的态度营造起扶贫扶志扶智的制度环境。

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位于贵州省西部。2012年被列为国家级贫困县、滇桂黔石漠化地区重点扶贫县。2015年以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承担了六枝特区帮扶定点扶贫任务。

干部队伍的转变对于地区发展、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中国科大在刚接到扶贫任务时就充分认识到,培养一支敢于担当、眼界开阔、专业能力和创新服务意识强的干部和人才队伍,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础。从2016年开始,学校根据六枝特区的需求,帮助实施“人才培训+干部培养”的队伍建设双轨机制,通过公共事务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先进技术研究院,以及邀请安徽省委党校、中国科学院有关专家教授,采取“请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先后组织各类培训48次,共培训党员干部、中小学教师、医护人员、产业带头人和各类技术人员近9000人次。

图片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官网

与此同时,中国科大特别注重对六枝特区下一代的教育帮扶,并将提升教育水平作为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方式。长期以来,中国科大坚持为六枝特区开展师资培训,共培训中、小学老师4799人次;每年邀请中、小学生来校参加“科技活动周”。

从2019年4月开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定期在六枝特区推出“崇尚科学,感受科技魅力”系列科普讲座,并邀请其教授在六枝特区进行科普讲座,让中小学生在科学家的引领下深刻感受科学的魅力,也在他们心中埋下了“努力学习,科教报国”的种子。截至目前,讲座已举办9期、16期,共有7192名师生参加。

杨晓敏在“青年硅谷”创客中心揭牌仪式上/图

在中国科大的持续帮扶下,六枝特区在中小学科技创新赛事中进步显着。2018年,六枝特区组织师生参加第3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4件作品被选送参加终评竞赛,其中1件获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项目一等奖,实现了六枝特区在此项赛事上“零的突破”,这也是贵州省2012年以来在该赛事中获得的首例全国一等奖。

在2019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贵州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重要赛事中,六枝特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20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将进一步加大教育帮扶投入,助力六枝特区建设“年轻硅谷”制造者中心和四角田小学科技馆,推动六枝特区教育质量持续提升。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更要让人乐渔,站在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智志”双拥才能奔向更远大的征程。“说到底,扶贫,最终是要让贫穷的人们自己站立起来”刘彦随说。

原标题:“写扶贫路上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