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发分享。
今天早上,我在一所小学门口看到这样一幕:妈妈责怪孩子没有帮奶奶洗碗,明明答应给孩子10元,孩子的回应也让我大吃一惊:“我不要10元,我要一个电玩!”
其实这种现象在我们身边也很常见。很多父母会通过奖励制度来强化孩子的行为,从而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习惯。
但是,家长有一个很大的误区,那就是奖励太多就会失去效果!
更何况,父母奖励孩子的初衷是鼓励孩子养成积极做家务的好习惯,但父母没想到这种方式会让孩子依赖奖励产品。一旦“奖励”没了,孩子就会回到“原来”,甚至“得寸进尺”,真正养成为“奖励”而努力的习惯。
这些奖励的负面影响就是扇贝效应,家长要注意!使用奖励系统时千万不要忘记扇贝效应。
奖励项目是单一的
奖励项目是我们培养孩子行为的“强化”,这个项目应该是多元化的,因为单一的、连续的“奖励项目”会让孩子感到“审美疲劳”,没有新鲜感,从而影响奖励效果。
比如孩子一开始觉得可以用10元零花钱买自己喜欢的玩具。但是,当他发现买自己喜欢的玩具需要很多10元的时候,他不可能等着每一个希望都得到更多的10元,而是会在下次洗碗的时候直接要一个玩具。有时候孩子比我们想象的要聪明得多。他们做事不像成年人那样死板,而是为了自己的最终利益想尽办法有捷径。
因此,家长需要多样化奖品,但同时也不能过分满足孩子的要求。最好使用对孩子有吸引力但不容易满足的玩具,或者可以增加奖品数量,这样会让孩子有新的期待。
如何避免“扇贝效应”正确奖励孩子
奖励方式多样化
奖励方式的多样化可以阻止孩子尽快达到强化的高峰。例如,父母可以奖励不同的玩具或零食或金额。同时,家长的奖励方式要有针对性,奖励项目必须是孩子感兴趣的。
不同年龄的孩子有不同的强化方式。比如孩子太小,父母给的奖励就是钱。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金钱对他们来说并不感兴趣,因为他们还没有真正理解金钱的意义,所以父母可以用玩具和零食来奖励年龄较小的孩子。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比如一年级或者初中的孩子,可以奖励一些零花钱。
奖品很有吸引力
同时,奖品需要有吸引力。不同的奖品对孩子有不同的诱惑力。比如一些上高中或者初中的孩子,需要满足他们目前的需求,家长可以根据他们的需求给予奖励。
父母不一定要用物质奖励来奖励孩子,但是他们可以帮助孩子完成一些事情,或者带他们去旅行,而不是用实物奖励。有时候过多的物质奖励会对孩子形成一种依赖,不会促进孩子的成长,所以家长可以尝试把物质奖励转化为精神奖励。
比如一个拥抱,一个表扬,都可以是很小的事情,所以在花钱太多的时候尽量避免实施奖励机制,这违背了促进孩子发展的初衷。
奖励时间间隔
我们还分析了固定时间的强化会使孩子产生依赖性,使孩子过于关注“奖励”而忽视“行为”本身。因此,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我们的奖励时间不能有规律。
在孩子新的习惯和行为的初始阶段,我们可以通过固定时间的强化来激发孩子的执行欲望,但是当孩子的行为已经逐渐稳定下来的时候,我们可以不断延长强化时间,因为在延迟强化的过程中,间隔时间是可以改变的,这样学生就找不到变化的规律,避免他专注地等待强化。
强化时间延长,孩子找不到规律,总能对“奖励”的刺激做出反应,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就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家长一定要注意奖励机制的正确使用,避免扇贝效应带来的强化高峰,而失去强化效果和作用,正确奖励孩子,为孩子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我是奶果妈妈,4岁宝宝的妈妈。在抚养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你可以问我任何问题。希望我的建议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在带宝宝过程中的困惑和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够更好的成长!
请关注我们,了解更多为人父母的知识。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与更多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