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达药业股票 “第二个”恒瑞 贝达药业股价一路狂飙 是蓄势待发还是利好出尽

栏目:民生 2021-10-11 00:43:49
分享到:

文本/haon

◆◆ ◆

今年以来,医药股爆发式上涨,恒瑞医药、长春高辛、迈瑞医疗、北大医药等众多明星医药股股价屡创新高。其中,恒瑞医药市值突破5000亿元,贝达药业突破500亿大关,刷新纪录。

值得注意的是,贝达药业目前股价为135.7元/股,今年年初以来涨幅超过100%,较2019年初30元/股的股价涨幅翻了两番。

在福布斯中国最新发布的最具创新力企业TOP50榜单中,恒瑞医药、无锡药明康德、迈瑞医疗、贝达药业、威宁健康5家医疗健康企业凭借强大的自主研发实力上榜。

因为在抗肿瘤创新药的赛道上,北大制药被很多投资者称为“下一个恒瑞”。

但与恒瑞医药稳健的发展步伐不同,经历了业务伙伴和高管离职的北大药业,多年来一直处于单一产品垄断的困境,深陷专利纠纷泥潭,经历了多次风波。

风雨交加的成长之路

2003年1月,在美国留学的丁烈明和同学王回国创业,在杭州创办北大有限公司,将专利技术“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引进美籍华人张晓东手中,自主研发抗癌新药。

2005年底,贝达的新药“盐酸埃克替尼”问世,随后开始了漫长的临床试验。实验期间,2008年,北大遭遇全球金融危机,资金链断裂。为了继续完成实验,丁烈明动用了多方筹集的3000万元资金,在银行仍有3000万元债务。有一段时间,他濒临破产,连银行利息都还不上。

2011年,咬牙坚持的埃克替尼终于获批上市,价格约为进口药的2/3,打破了进口药对肺癌靶向治疗的长期垄断。埃克替尼是我国首个小分子靶向抗癌药,这也让北大制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有了埃克替尼的光环,贝达药业于2016年正式上市,成为抗癌药物的“第一股”。上市当天,丁烈明的个人身家暴涨至30亿元。

然而,成功的果实没多久就结出了果实,北大制药内部迎来了人事大变动。

2017年1月,北大制药副总裁兼销售总监沈海军、首席化学家胡绍静辞职;同年2月,北京新药研发中心主任孙志鸿、副主任、监事胡云燕辞职;同年8月,公司董事、总裁王、董事、副总裁徐素兰因个人原因辞职。2018年,公司首席医疗官谭芬来辞职......

此前,共同创业的北大三剑客张晓东,于2013年5月辞去北大董事职务;2015年,包括朱在内的四名高管从公司辞职。

创始团队的分裂和高管的离职,给北大制药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失去亲密战友的丁烈明能否找到下一个“埃克替尼”,也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单一产品的埃克替尼经历了一个多事之秋

数据显示,从2016年贝达药业上市至2019年末,贝达药业对埃克替尼贡献的收入分别为10.35亿元、10.26亿元、12.08亿元和15.02亿元,占当年营业收入的比重。比例分别达到99.98%、99.96%和98.69%、96.65%,几乎无贡献

埃克替尼是一种治疗肺癌的EGFR靶向药物。2016年,埃克替尼的竞争产品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的结构专利在中国到期。在此背景下,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和郑达天晴股份有限公司的吉非替尼仿制药相继上市。埃克替尼的专利保护期也将于2023年到期。近年来,国内EGFR靶向药物领域也出现了类似产品,未来欧替尼的竞争对手可能会进一步增加。

此外,2017年2月,埃克替尼纳入新的国家医保目录后,降价明显。然而,以价换量并不明显。同时净利润率严重下降,业绩增长缓慢。

因此,2017-2018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下降31.52%和35.27%,几乎像悬崖一样跌落。

在市场份额受到冲击的同时,埃克替尼似乎也迎来了一个多事之秋。

2017年,美国北大前员工谢因专利纠纷起诉北大制药、美国北大及前联合创始人张晓东、埃克替尼。

2019年,埃克替尼在面积扩大的“4+7”国家采购中未能中标。随后,北大制药遭遇股东BETA,杭州北昌相继减持公司股份,杭州北昌甚至清仓减持,彻底退出。

跌跌撞撞的R&D创新

长期以来,为了摆脱单一产品的垄断,丰富产品线,贝达药业被誉为“国内药企中最愿意投入研发的企业”。

2016年,公司R&D费用总额为1.6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5.60%;2017年公司投资3.8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7.09%;2018年,R&D股市投资增至5.9亿元,占比48.20%。

然而,从结果来看,北大制药的新药开发似乎是磕磕绊绊。目前,贝达药业的四家子公司大部分处于亏损状态。此外,2018年,贝达医药终止/暂停了6个产品的研发,包括2个新药和4个疗效不理想且无竞争优势的仿制药,进一步打压了市场信心。

结果,2018年底,北大制药股价跌至历史最低点,在29元/股左右。

股价在上涨,增长潜力有待检验

然而,自2019年以来,似乎陷入动荡的北大制药股价一直在稳步上涨。为什么北大制药开始重新获得投资者的心?背后,北大的产品线布局蓄势待发。

北大制药R&D管道

贝达药业有11个在研靶向药物,20多个临床前新药项目,涵盖靶向新药和免疫治疗,具有多种小分子和大分子抗癌新药机制。有望逐步摆脱对盐酸埃克替尼的依赖,形成创新药物产品的销售集群。这些产品也被很多投资者充满含金量,被称为“第二恒瑞医药”。

从图中可以看出,贝达药业从石田光引进的贝伐单抗同类药物MIL60已申报上市,这是国内第五家申报的企业,预计在贝伐单抗研究药物专利保护期结束后,其国内市场将突破34亿元。

贝达药业的另一“强力武器”恩沙替尼也很快获批。是一种治疗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药物。目前,我国进口ALK抑制剂的年定价成本约为20万。如果恩沙替尼的成本估算为15万年,预计将为贝达药业带来超过10亿元的销售高峰。因此,市场对恩塔尼布的期望非常高。

此外,北大制药通过战略合作,不断拓展抗体药物的布局维度。2016年,贝达药业参与多喜生物4000万元天使轮融资;2017年向汉思生物投资500万元,获得7.14%的股份。

近日,贝达制药再次以1500万美元的预付款+2000万美元的股权投资Agenus,获得后者PD-1抗体Balstilimab和CTLA-4抗体Zalifrelimab在中国的权益。这是贝达药业在大分子药物领域的又一重要布局。消息一出,北大制药立马就上去了。

今年以来,医药板块一路飙升,北大制药也屡创新高。但值得注意的是,贝达药业的股东半年多来高水平套现约16.5亿元。这一举动让很多投资者怀疑,公司似乎释放了“所有利益都用尽”的信号。

此前有传言称,今年6月初,恩沙替尼初步通过了国家药品审计中心的审计。尽管北大制药后来安抚称,审核工作正在按流程进行,但新药研发的风险仍给人留下挥之不去的恐惧。

北大制药被称为“下一个恒瑞”。但是,与恒瑞庞大稳健的产品线相比,贝达药业目前还是略显单薄。“下一个”的标题就像一个噱头,因为水龙头已经是水龙头了。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