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水墨画
我的语文熏陶来自三个方面:家庭、学校、自己看书。我只是个个案,既有我们这一代人的普遍性,也有特殊性。
首先是家庭。我最早知道的一首诗是“我在春天的这个早晨轻松醒来”。当我三岁的时候,当我早上起床的时候,外面正在下雨。我妈给我穿衣服,用湖州话唱这首诗。每个地方的方言不一样,唱歌的音调也不一样。我妈妈是湖州人,所以她用湖州方言唱歌。现在想起那首《我在春天的这个早晨轻松地醒来》的诗,湖州的曲调自然而然地出现在我的心里。
我的中学有一位来自河北的语文老师。他在课堂上教授了河北人唱的《再走再走,与你的生活分离》。所以我现在想到这首诗,就出现了那种声调,和湖州的声调完全不一样。唱诗的一大好处就是能记住,就像唱歌一样,很自然的抽韵和平仄。但是普通话唱起来很难,甚至有些押韵是错的。
当时天津有外国学校,和现在的国际学校差不多。除了中文以外,所有课程都用英语授课。有一段时间,学校里英语让位于日语,英语水平下降。我父亲的一些看起来比较“外国”的朋友把孩子送到国际学校,主要是为了学好外语。
父亲对此略有动心,但母亲坚决反对。她认为如果中文基础打得不好,这个人的思想就不会深刻,外语也不会流利,毕竟他还是中国人。外语以后可以补,汉语漏了就不能补了。所以我留在了原来的学校。我欣赏她的决定,并同意她的看法。
第二,学校。我在天津上的学校,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整整十二年是一所完整的学校。这是一所非常好的学校。我们不谈别的。我们这里只谈语文教学。
语文和数学是主要科目,每周至少上五节课。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我们将增加一些文言文阅读。我先看了李白的《春宴桃李园序》,朗朗上口,很快就会背下来。
中学六年的课本大概一半是文言文,一半是白话文,文言文的课文好像基本都是按年排的。比如第一初中主要是先秦文章,第二初中是秦汉文章,第三高中是明末清初文章。老师上课重点讲文言文。他觉得没必要教白话文。挑几篇文章提醒他,自己学。所以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古文。
我们学校很特别。中学六年级,语文基本上是文言文写的。语文老师的理论是,文言文做得好,不怕语文不好,以后写语文的机会就多了。这可能有些道理。当然我后来主要写白话文,一点难度都没有,但是文言文的基础无形中有助于文风的流畅凝练和字词句的推敲。
这么说,似乎我们读了很多古文和四书五经。事实上,我们只读过三本书和两部经典,但只有少量的选读。不可能像我们的前辈那样从头到尾读完每一篇。然而,这与没有接触有很大的不同。大多数精选的阅读材料都很精彩,很有用。我们对成语典故的来源了解很多,对汉语的美也有一种品味,对于过去的那些人和事来说特别有意思。
古代文人的境界,他们的幽默感,他们的表达方式,都让我对我们中国的文化和历史有了深刻的感受。是一种很有趣很美好的感觉,不是一种很苦很无聊的感觉。
我觉得这种感觉应该归功于老师,不管是在家里见面还是在学校见面,都可以成为模范老师。他们都很专注于教学内容,非常欣赏。他讲一首诗,先是摇头摆尾,鼓掌赞赏,甚至感动得流泪,你也会跟着她一起欣赏,一起感动。而不是努力学习为将来的考试做准备。
第三,课后看书。当我还是个学生的时候,我读的杂七杂八的东西比我在课堂上教的还多。商务印书馆出品的少儿图书馆、少儿图书馆、中学生图书馆是我最早的课外读物,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尤其是那些讲成语和谚语的人,非常有趣和有用。不知道现在有没有这样的阅读。
那时候我们学习比较散漫,放学后作业也比较少,所以有很多闲暇时间看轻松的书。虽然妈妈对我要求很严格,但只要成绩单让她满意,她从不干涉我读书。我主要对“读汉字”感兴趣,不一定是看书,抓到什么就看什么,对任何有文字的东西都好奇,包括买包的报纸。有时候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这一切主要起到了文化熏陶的作用,形成了审美趣味。后来无论怎么搞西学,周游列国,这种熏陶形成的底色都很难改变。过去,我是无意识的,但到了晚年,我才意识到什么是“文化遗产”。
04
我对古文的感悟
▲吴冠中水墨画
读文章和诗歌,不是读字典,一定要包含思想感情,或者至少表达一定的意境?那么我从这些古籍中受到了什么感染和影响呢?有一些传统道德自然贯穿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中,比如待人接物的态度,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这些都不是从书本上学来的。今天回想起来,我在以下几个方面读的中文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忧患意识
我成长在一个无时无刻不伴随着内忧外患的时代。我成长最重要的时期是抗日战争时期,所以文天祥、岳飞、辛弃疾、陆游等作品一定要放在心上。喜欢
"
因此,当伟大的宋军队收复中原的那一天到来的那一天,你举行一个回家的宴请仪式,别忘了告诉我这个好消息!
"
简而言之,失去我们的家园是痛苦的,总是想着要恢复它。班超挥笔从军,祖狄闻鸡起舞,杜甫乱作诗。
2.渴望和平
中国几千年来,这片土地上从来没有持续不断的战争。所以文学作品中有很多这方面的内容,非常动人。
我第一次读杜甫是在小学六年级
"
车轲,马萧萧,你们各人腰间带着弓和箭囊,都是叶娘的妻子,他们悲哀的声音达到云端...
"
我特别感动。等等
"
一个人会成功,一万根骨头会死去。
"
这个大家都很熟悉。作者曹嵩不是很出名,也很少有人记得整首诗,但这句话因为太现实太深刻而流传千古。
很久以后,我看到一本加拿大作者写的小书,书名直译为《将帅死在床上》,意思是大量普通士兵在战争中牺牲,而将军们却成名并侥幸逃脱。有人问我这个话题有没有合适的翻译,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一个会成功,万骨千骨”。
有两句名言:
"
无定河沿岸的穷骨头,依然是春梦里的极品。
"
当年,程曾安排了一出戏叫《春闺梦》,用的就是这首诗的意境。一位年轻女子在探险中错过了丈夫,在梦中相遇。事实上,他已经死了。
最让我动心的是战争的残酷,最彻底的反战是中学时读过的《悬古战场文》。这种势头从一开始就非同寻常:
"
平沙的浩瀚无边,却不见一人...亭长对余说:这古战场也常盖三军,鬼常哭,阴天闻。
"
这篇文章完全否定了所有的征服。
3.民间疾苦
事实上,人民的苦难与战争是分不开的。在古代,除了赋税之外,老百姓还有很重的服徭役的负担,即征兵或苦役。比如,杜甫的“三吏”、“三别”等,在教科书中经常被选用。
我觉得白居易的《新乐府》和《秦中吟》应该再提一次。有几十首诗,每一首都是关于劳动者,主要是工匠或农民的苦难,涉及面很广。
比如《卖炭翁》,这篇文章好像经常被选在课本上,但我忍不住想提一句,我经常为此感到难过,那就是:
"
可怜的他穿着单薄的衣服,但他的内心担心木炭卖不出去,他希望天气会更冷。
"
让我们想象一下,在冰雪中穿着单薄衣服的老人,也希望天气更冷,木炭卖个好价钱。但最终,这个希望也落空了空,他装满木炭的车被有权力的人带走了,只扔给他两块丝绸。
白居易的新乐府和秦中吟几乎是这样的。有人批评白居易的诗是顺口溜,肤浅得不雅观。最初,他写的这些诗不是为了在知识界娱乐和歌唱,也不是为了让农村的老妇女理解。我觉得一首诗,不管深浅,主要给你美感。他的诗很美。谁能想到“从天而采样,从人而织”这样的话?
4.隐居的感情
这从陶渊明身上更是必然,他绝对是这种情怀和文学的代表人物。五桶米不低头是一个流行的典故。无论哪个时代,不读《桃花源记》《归我归乡》《五六先生传》大概就没有语文课。
我在《儒林外史与中国入世》一文中说过,中国古代有个性的人才,在官场上很难长久傲视群雄。因此,留下的优秀作品大多是失意时的作品,表现出隐逸的情怀和某种傲气。应该说,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始终坚守自己独立的人格,都想隐退到森林里,但大多数人都是在文学中表达自己的情感。
5.人们看不懂古汉语,但也看不懂更多
这些都是我自己的经历。比如,总是一边倒。我不是提倡现在的小学生花很多时间学古汉语。我想说明的是,作为一个中国人,玩一点中文是一种文化传承,一种熏陶,而不是实用的工具。
有这种熏陶,没有这种熏陶,就不同于人的思想深度、审美情趣、待人接物的教养。那么,在接受外来文化的时候,取舍之间就会有不同的口味。而且,汉字和文学是如此丰富和美丽,它们生来就是中国人。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欣赏它们,那真是太遗憾了!
现在是知识爆炸的时代,要学的东西太多了。我的老派不深,但现在的年轻人就是想从我学到的东西中学习,没有那么多的功夫,只能自己去品味。
就像去一家精品店,里面全是漂亮的东西。你浏览过,知道有这么精致漂亮的东西。你不可能有实力把它们都买下来,但是你看过了,知道以后想起来还是有这么好的产品。如果你只去过卖粗劣货的店铺,觉得那是好事,那么知识和品味就是另一回事了。我去过一家精品店,有了这种见识,水很难穿过大海。
无论如何,现在孩子要学的东西太多了。比如,我不能和十岁的孩子玩无穷无尽的新电子小玩意,所以学习古典文学是个大问题。如何选择,如何教学,如何给学生美感,如何为他们培养文化底蕴,如何为以后的深造打下基础,都在于教材的编写和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