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雕塑艺术文脉的根基——中国瑰宝寿山石
寿山石概述
福州“山在城中,城在山中”,早就被山的灵气所影响,从容而精明。青板岩古调悠长,山湖苍翠,古寺钟声,美食养胃。这里是福州。
福州,简称“榕城”,属于福建省,位于福建省东部、闽江下游和沿海地区。是福建省省会,福建省政治、文化、交通中心,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之一。
福州的建城历史可以追溯到汉高祖五年,被称为“海滨邹鲁”。1986年12月8日,国务院确定并公布了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福州名列其中。同时,它不仅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贸易港口,海上丝绸之路的门户,也是重要的文化中心。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福州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的寿山石雕刻文化在这座城市随处可见,从宫殿楼阁到小型展览,雕刻艺术的痕迹很深。中国著名的“国石”寿山石,中国国家地理的象征产品,中国传统的“四个印章石”之一,产于福州郊外北峰山区的寿山村。寿山石晶莹剔透、肥美多姿、色泽自然,深受海内外人士的喜爱。在中国宝石玉石协会组织的多次“中国国石”评选活动中名列第一。
寿山石主要由SiO2、Al2O3、Fe2O3、TiO2、K2O、Na2O组成,并主要由高岭石矿物、叶蜡石等组成。它具有颜色多样、硬度低、质地细腻、可雕刻性强的特点。品种有一百多个,大致可分为三类:“天坑”、“水坑”和“山坑”。因产于田底,多为黄色,故称天坑石或田黄。
寿山石因其“温润光泽、易打刀”而长期被用作雕刻材料。根据考古发现,寿山石至少在1500年前的南朝时期就被用作雕刻材料。寿山石是“印石三宝”之首,历来为文人所用和收藏。寿山石刻也成为从皇帝到李人民最喜爱的文化和艺术瑰宝。特别是清代,寿山石热在全国如火如荼,当时田黄石有“十倍易金”的价值。
寿山石在不断的发展和交流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寿山石文化。福州先民早就有关于寿山石的民间传说,并逐渐流传成民间故事,是寿山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寿山石的出现,有一些独特的说法,如《补天的女神》的《残存的寿山石》、《凤凰蛋的故事》、陈长寿的《下棋遇仙》等。还有朱元璋在高东洞过夜治“臭头”的传说,曹学佺买柴火得田黄的传说,乾隆祭祀田黄石的“寿与田丰”的传说。
科学揭开寿山石形成之谜。地质学家证明,在地质的中生代,今天福建东部发生了巨大的地质变化,大量岩浆冲出地表。在酸性气体和液体的作用下,围岩地层中的长石矿物交替分解。这些含铝、硅元素的溶液再次冷却结晶矿化,变成叶蜡石、高岭石、地开石,也叫“寿山石”。
梁可嘉《三山志》中写道,寿山石在宋代开始大量开采,用于雕刻,精美的送到汴梁作为贡品,成为宫廷玩物。大的由达官贵人分几箱陈列欣赏,小的则是文人雅士手中的享受品。宋代以后,寿山石在福建和福州的许多地方志中都有记载。寿山石作为篆刻材料被元明时期的文人画家和画家发现,直接引发了中国篆刻的第二次高潮。寿山石“软而易攻”,硬度恰到好处,质地均匀细腻,是最好的雕刻材料。它的美在于不依靠机械就能自由表达创作者的情感。私人作品中也有不少记述,如清代王世贞的《香竹笔记》、徐作庸的《福建游诗》、郑杰的《闽中记》、卞的《寿山石记》、高照的《观石记》、毛启龄的《观石记》、郭柏仓的《福建生产差异记》等,现代文学大师冰心、郁达夫、郭峰也为寿山石写过优美的散文。
寿山石的收藏早在明初就开始了。因为明朝洪武年间,在唐光启建了三年的寿山光英院,在大火中被烧毁。大火过后,广英园旧址有许多寿山石,后来被称为四平石。因此,徐明·霍波的诗《游寿山寺》中写道:“草侵旧址抛地基,雨洗空山拾珍贵。”“端民”指的是光英园僧人收藏的“寿山石”。据记载,曹学佺在明末发现并开始收集田黄石。到了清代,“寿山石热”在全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所以在收藏寿山石雕刻的同时,也掀起了收藏寿山石的热潮。而且,当时寿山石中的田黄石有“十倍易金”的价值。
据相关史料记载,寿山石的研究始于清初。高照《观世录》和毛启龄《后观世录》是关于寿山石的学术论文,是清代郑杰的《寿山石谱》。民国时期有龚的《寿山石谱》、的《寿山石考》和的《寿山笔记》。民国4年,金亮赴寿山撰写《闽侯县寿山、岳阳冻石矿考察报告》。民国26年,李起山赴岳阳考察,撰写了《岳阳印章石矿及闽侯县其他地方考察报告及开采方案》。新中国成立后,先后组织福州市寿山石研究会、福建省寿山石文化艺术研究会、海峡寿山石文化研究院、寿山石故里研究会对寿山石各方面进行学术研究,共收集出版《寿山石学术论文》21篇、《中国寿山石文化论文》24篇。此外,寿山石文化专家方宗珏出版了《福建寿山石》《寿山石志》《寿山石百科全书》等9部100多万字的著作。著有《寿山石插画》《寿山石雕刻艺术》《寿山石文化》,郭公森著有林的《细艺》《石的纽扣艺术》《林文举的《细艺》,曾的《寿山石印天下》,陈伟琪的《百字卖石翁》等。寿山石文化丰富多彩。
如今,“寿山石雕”已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999年至2002年,经过四次全国石材评选,寿山石被中国宝石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国石”。
寿山石“田黄三链章” 寿山石“天荒三链”
寿山石的崇高价值
寿山石是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特有的珍贵石材,是中国传统的“四个印章石”之一。其质地温润细腻,色彩丰富艳丽。它被开发利用了几千年,名声远扬。从清初开始,在士人和官员的推动下,大量品质优良的寿山石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宫廷。《宋书·尧尧编》说:“六月十九日,绍兴七日,明堂赠大礼,与于珏分享。它被祠堂用来行礼。今天来玉宇,可以换成石头,可以让福州张志远买寿山白石,按减样做。”《炎建安年间志》也说:“五月,桂海宣大长寺:宫中应有十五个玉珏、姚珏,以福州寿山白石代之。六月,旨被创建。”寿山白石也叫“福石”,因为它诞生在福州。此后,寿山石一直以“承载祝福”的方式爱戴历代帝王。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根据民间传说,朱元璋年轻的时候去过寿山,睡在一个古老的山洞里,用寿山石当枕头,但他不小心治好了自己的头病,认为寿山石是大幸福的石头。之后成为明朝第一位皇帝,特意选择寿山石镌刻印章,上书“大明皇帝之宝”。此外,“成化皇帝之宝”和“成化皇书之宝”为明代皇帝所用,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代是寿山石雕的繁荣时期。故宫博物院藏有1500多件寿山石作品,其中大部分是当时作为福建地方贡品送往北京的。更值得一提的是,清朝皇帝更喜欢用寿山石做印章。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康熙遗嘱》现在说:“今年登上了,四海富庶,子孙一百五十余人,天下皆大欢喜。”他也很健康,被称为“五福”。福州寿山田的黄氏被专门用作“五福堂”的椭圆形印章来庆祝。故清代诗人何庆之在《寿山石戳赋》中说:“山原名寿,已名;石头是一个篇章,它是有益的。”我说的就是这个。同时,康熙时期,寿山石雕刻大师杨宇轩和周尚均成为清代寿山石文化繁荣的标志。
据史料记载,雍正寿山石雕已纳入政府征税范围,雕刻艺术以材料、雕刻印章、文具、人物等为基础。,这是寿山石雕的繁荣时期。据史料记载,雍正寿山石雕已被纳入官府的器物、动物和玉器中镶嵌各种器物。印章的纽扣更加精致多样,在表现手法上出现了凹版和链条的手法。乾隆皇帝使用的一套“宝印”是三枚印刻一片天黄,用两条链子连接!其优良的材料和高超的技艺使其成为国宝。举世闻名的寿山石“天荒三链”是甘龙的私人御宝,后来被溥仪交给了国家。这套印章是国家一级保护文物,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1997年8月,中国邮政发行了寿山石邮票,第一枚是它美丽的形象。
每一块寿山石都像一本书,背后都有一定的故事,足以让人细细解读,值得用心欣赏。因此,寿山石的收藏成为寿山石文化的一道奇特景观。北京故宫博物院有许多刻有寿山石的佛像、纽扣和印章。天津博物馆的寿山石文物仅次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外,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军事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福建省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以及中国其他省市的博物馆也大多收藏寿山石及其雕塑。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私人收藏的寿山石珍品。就福州而言,清宣帝溥仪的老师陈是寿山石刻的大收藏家。他甚至网罗了当时福州著名的寿山石雕塑家,如林、等,因创作寿山石而流落。民国时期,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也喜欢收藏寿山石。他在福州仓山七星路有一栋“林森别墅”。楼上大厅里陈列着许多寿山石雕。近代收藏寿山石刻的人数不胜数。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寿山石业逐渐复工复产,符合时代需要的作品开始出现。传统工艺不断创新,面貌焕然一新。20世纪90年代后,具有大学背景的青年艺术家逐渐成为寿山石雕创作的主力军。这些艺术家不仅有艺术学院的基础,还吸收传统工艺,创作了许多不同于前代的作品。
1999年8月,中国宝石玉石协会在北京开展了第一次“国石”命名活动。选择了福州寿山石、浙江昌化鸡血石、新疆和田玉、浙江青田石、辽宁岫岩玉石、内蒙古巴林石等6个石种作为候选石。寿山石高居榜首;2000年2月19日,在第二届全国石材评选中,福州寿山石荣获石材类第一名,被誉为“石材之王”;2001年10月17日,在中国宝石协会第三届“国石”研讨会上,寿山石成为“国石”第一候选石;2002年10月,寿山石再次亮相北京参加第四届全国石材评选,被中国宝石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国石”;2005年在北京举行的春季拍卖会上,顺德藏家的一块田黄石拍出了6500多万元的天价,每克田黄石的均价达到了上万元;2006年10月在香港举行的一场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上,重达200多克的明代田黄石雕瑞石纸镇以4167.92万元的价格被拍卖,创下寿山石雕拍卖的世界纪录,每克20多万元。另一方面,田黄雕刻的石狮牛张坊,成交价格也达到了297.648万元。
近年来,寿山石雕在拍卖市场迅速崛起,福州率先出现了以寿山石雕为主的拍卖机构,如闽东南拍卖。经过多年的积累和积累,这家拍卖公司已经确立了在寿山石雕专场拍卖市场的领先地位;中国嘉德、北京保利、西泠印社等国内拍卖巨头也定期为寿山石刻设立专场拍卖,如今成绩斐然。据福建省民间艺术馆发布的《2011年寿山石市场分析报告》显示,2009年上述四家公司举办的寿山石专场拍卖会总成交额仅为4869万元,但2011年这一数字为4.1亿元,市场成交规模增长了8倍。2012年,受艺术品市场整体环境影响,寿山石雕市场走势相应下滑。春季拍卖会期间,四家公司的寿山石专场总成交额为1.2亿元,2011年上半年为1.09亿元。与其他品类相比,寿山石市场表现相对稳定,超出此前预期。
寿山石雕的起源
寿山石的雕刻历史可以追溯到1500多年前。福州寿山石的雕刻技艺世界独一无二,所以有“天下石,福州工”之说。据史料记载,寿山石刻文化的萌芽时期是西晋永嘉之乱后,中原移民南迁福建。在与当地人融合的过程中,“福建文化”诞生了,福州先民可以用简单的斧头切割机雕刻出简洁明了的龙、凤、鸡、羊等动物俑和摆件。
唐宋时期,寿山石雕文化发达。据梁克家《宋代三山志》记载,寿山石是宋代山民开采的。寿山石雕技艺结合宗教、绘画、书法、篆刻等文化,逐渐从民间家具、建筑和佛像雕刻发展而来。
寿山石雕的起源,是在考古发现和见证下逐渐推进的。高照《观赏石》曾说:“宋代有坑,官取工具,民苦,导致巨石填坑”。所谓“制作工具”,是指石雕。毛启龄的《后观实录》也持同样观点。1966年,福建著名哲学家潘竹兰提出“福州寿山石刻早在南朝就有动物创作,所以至少有1500年左右的历史”。寿山石雕的历史第一次向前推进了500年。在福州博物馆的藏品中,有一个从古墓中挖掘出来的翁仲寿山石雕像。石料为老陵石,形状与汉代翁仲玉雕风格一致。有考古学家曾推测是汉代的东西。但是没有发现年代测定的墓砖,所以这个推断还有待证实。正如中国雕塑艺术的起源一样,6000年前的俑是1987年在辽宁发现的,这使得中国雕塑艺术的起源至少早了3000年。如果确认寿山石翁仲俑为汉代器物,那么寿山石雕刻的起源将被推后两三百年,这是中国雕刻史上辉煌成就的时期。未来随着考古工作的开展,根据考古新发现,寿山石雕的起源可能会被推到更长的时间。
俑制兴盛于唐宋时期,也是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繁荣时期,中外文化交流十分频繁,雕刻艺术得到了极大的促进。在古俑的制作上,我国北方有大量的陶俑、纸俑、木俑作为陪葬品,而寿山老岭等地的大量粗石雕刻古俑则被闽中民众收藏用于人葬。福州和闽侯宋墓出土的许多随葬品可以证明寿山石俑在当时非常普遍。福州博物馆收藏有1965年福州东郊邓云水库遗址北宋惠宗宣和五年墓出土的文物。其中,寿山石上雕刻的文物俑、仆从俑、男女俑以立像和坐像的形式出现,其姿势多为手作。动物包括青龙、白虎、鸡犬、龟蛇、生肖。这些石俑和人物的尺寸相对统一,形象粗糙。然而,动物的大小差异很大,最大的有11厘米高,最小的只有3.15厘米高。它们造型简单,表情生动,龟、狗、虎的姿势各不相同。此外,还有1966年在金鸡山发掘的南宋宁宗嘉定构件墓葬出土的石俑数十件。这些石像造型简单,刀法简洁,体系与之前发现的基本相同。从这些出土的石俑中,可以看出宋代寿山石雕的艺术风格和发展水平。在宋代出土的大量寿山石俑中,蛇人首图较为常见,有高11厘米、宽3.1厘米的大俑。因此,直到宋代,蛇在福州仍被用作图腾符号。“闽”是福建的简称,在“闽”字的门口有一条虫子,是一条盘绕的眼镜蛇的象形图。寿山石雕人面蛇俑与福建简称“闽”有着历史联系,也与福建人以蛇为图腾有关,是寿山石雕艺术的地方特色。
寿山石雕技艺的传承
福建寿山石雕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明清以后,寿山石雕文化空之前兴盛,达到鼎盛。不仅名家大师大量涌现,寿山石雕两大流派也开始成型,涌现出、、潘、佩、林等一代代雕刻大师。文人雅士不惜著书立说,倾尽全力研究、景仰寿山石。如今,经过历代工匠的发展和创造,福州的雕刻技艺应运而生,以“圆雕、钮雕、浮雕、薄雕、缕空雕”为主。福州石雕技艺代代相传,众多雕刻家族竞相大放异彩,蒸蒸日上。当代福州寿山石雕技艺在品种、雕刻风格、雕刻艺术乃至雕刻器具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民间写实造型与现代抽象艺术并存,手工与机械相结合,生产出各种雕刻产品。目前,福州市雕刻从业人员上万人,形成了以13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和数十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为组长,以100多名高级工艺美术师和中级工艺美术师为骨干的队伍
随着寿山石资源的稀缺和寿山石雕刻技艺队伍的不断壮大,围绕“福州工人”的东西方雕刻技艺不断传承。
东部学校主要集中在福州鼓山侯钰地区,西部学校主要集中在福州洪山地区。据史料记载,清同治年间,潘、佩继承了、的雕刻技艺,发展成为东门、西门两大艺术流派。潘、佩的后人林、林文宝、郑、林、黄恒松、林友清等都继承和发展了寿山石雕艺术,现寿山石雕主要传承人为东门派的郭公森、林元康、郭玉杰、林炳生、王祖光,西门派的林文举、刘爱珠、蒋伊琳等
“东派”又叫“圆雕派”。“东派”雕刻内容广泛。除了制作印章,他们还利用石头的自然形状和颜色来雕刻各种装饰性的陈设,如人物、动物、花鸟等。满足人民和市场的需求。其雕刻的主要雕刻方法是圆雕、抛光和善用锋利的刀。精致浑厚华丽,作品精雕细琢,追求装饰效果。钱琳佩是东派大旗,而钱琳佩多才多艺,不仅能雕印纽扣,还擅长丝织。
其圆雕人物多头盖,体型较大,身材较矮,眼神生动,衣褶飘逸,沉静动人。钱琳·裴的第一部传记是林朱元。林的石雕构思巧妙,刀运婉转流畅,所刻纽扣常以丝裁,清晰完整,堪称绝技。后来,郭、林元康、郭公森等大师一脉相承。
鼓山孕育了郭公森、周保廷、林恒云、冯九鹤、郭玉杰、王祖光、林飞、林元康、林发树等九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值得一提的是,林恒云与儿子林飞、董琳是“父子三杰”。郭公森和儿子郭是“父子二主”。
“西派”的雕刻方法主要是“薄意”,所以也叫“薄意派”。这所学校的雕塑主要是印章和素描。他们的风格清新优雅,他们的书很香。它们深受收藏家、鉴赏家和画家的喜爱和收藏。林是“西学”的旗帜。他改变了石雕的坏习惯,在绘画上不讲道理,不研究规章制度。画成石,融雕绘于一炉,独树一帜,创造新的疏意,使寿山石独特的疏意手法焕然一新。
总的来说,东西方学校各有特色。东派大师讲究大形、巧色、刚健刀法、工工精致华丽、雅俗共赏;西派艺术家善于根据材料运用艺术,巧妙掩盖缺陷,切割流畅,追求生动的魅力。他们的作品充满了古朴,给人一种空之间的味道交流。
福州雕塑文化重视传承,其雕刻技艺世代传承,从而延伸了雕刻家族的传承。作为福州雕塑界的领军人物,郭家有两位顶级雕刻大师,一位是郭毛杰大师,一位是郭公森大师。在寿山石雕界,郭是一个传奇人物。青少年向老师学习石雕,年轻人则生活在书画之中。后来,他们成了公务员。退休后,他们重新找回了自己的雕刻刀,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很快成为人们敬仰的大师。可以说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人物。就像吴昌硕五十多岁的绘画和齐白石晚年的变法一样,他是寿山石雕行业最贵的工人,每两年工资三万。即便如此,仍然有很多雕刻家,他们为拥有他的一件作品而自豪。他的作品经常被推荐为国内各种全国性石材拍卖的主要拍卖项目,成交价屡创新高。
郭懋介 国贸街
郭,又名毛杰,号傅士斋,福建福州人。师从林,擅长压花、圆雕,书画篆刻家,自己制作机器。他是东方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多次应邀出国展览。他的作品赢得了国内外收藏家的广泛赞誉,被誉为当今印石雕刻第一人。
郭功森 国工森
郭公森是福建福州人。石雕艺术家,擅长寿山石雕。早年师从著名石雕艺术家林、林、郑学习石雕,后赴中央美术学院深造。他以雕刻山水、花鸟而闻名。他创作了许多精美的石雕,如《斯大林的胸膛》、《九条鲤鱼链》、《竹林七贤》、《井冈山会》等。著有《寿山石雕简论》《林薄艺》,为寿山石雕艺术的繁荣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生前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名家、高级工艺美术师。曾任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福建省工艺美术学会副会长、福州市寿山石研究会名誉会长、福州市雕塑工艺总厂研究所副所长。
林亨云 林恒云
林恒云,福建福州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国寿山石雕刻大师。我从小跟随叔叔陈法坦学习木雕,从塑造佛像开始,之后从事木雕、牙雕、寿山石雕的创作研究,并于60年代初开始致力于寿山石雕的创作。他创作了许多雕塑,以动物为主题;曾应邀赴美国、新加坡等国家进行学术交流,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代表作有《木雕熊》《寿山石雕水下世界》《金鱼》《北极熊》。《海底世界》《冬霸王》等作品获全国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