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介祥 揭秘:22年前紧急迫降背后的故事

栏目:美食 2021-10-07 02:56:10
分享到:

来自|飞行源电源

1998年9月10日,东方航空一架客机在前起落架未能释放的危急情况下,成功降落在上海虹桥机场,震惊世界。22年后,我们再一次来到当时从容驾驶飞机的机长倪项杰的家中,探访他在危机时刻安全降落MD11飞机的真实故事,了解这位安全飞行四十四年的老英雄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以此纪念以倪项杰为首的东航上海飞行部机长老师们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东航的飞行事业贡献青春和智慧。

纪念-紧急着陆

时间回到21年前的9月10日晚上10点。过去繁忙的上海虹桥机场空,只有倪机组驾驶的B-2173飞机还在空盘旋。其他民航航班已经转移到其他机场,因为需要为这架故障飞机放弃空域。

游客恐惧引起的最初骚动已经平息。机舱内只能听到乘务员紧急而专业的安全指令。他紧紧抓住飞行控制杆,好像能把它从水里拧出来。在五名船员的簇拥下,每个人都脸色铁青,沉默不语;没有人说话,因为每个人都在假设飞机会把他们送到哪里,因为飞机的前起落架不能放下。

飞行手册中提到的所有紧急起落架释放方法,在-45度大范围盘旋侧滑提升重力加速度释放起落架、人工冒险绳下降到起落架舱用安全轴撞击起落架销、交叉关闭1号、3号液压系统释放轮、后起落架释放起落架之前都尝试过...然而,尝试的结果仍然是无效的。这意味着,如果你想安全着陆,倪项杰的机组人员和120名乘客必须紧急着陆。

一开始,当他发现起落架放不下时,也是心里咯噔一下。当他听到另一名船员半开玩笑半笑地对他说:“老倪,今天我们可以在这里谈谈了”,他的心一度紧绷。但此时,他在机场空盘旋,头脑清晰。40多年的飞行经验、良好的技术技能以及将飞机结构和飞行原理内化的能力,使他沉着冷静,快速准确地做出决策。

在他的脑海里,已经有了无数的可能性。现在,他的脑子一遍又一遍快速运转,演绎着各种紧急降落的技术要领和动作细节。第一,飞机要软着陆;二是必须与跑道无交角,无侧滑;第三,主起落架着陆后不能让机头过早下沉...根据这一要求,在着陆时飞行速度比平时高十节以上时,需要关闭油门,这样可以使飞机有足够的速度长时间保持后起落架滑行姿态;此外,全襟翼下降到1000英尺高度时应下降,基准盲降仪应与五边对齐,接地姿态应略大于正常接地,并保持在7-8°左右。飞机应该由两个较轻的主轮着陆。此时副驾驶颜宝娣应配合将1、3号发动机的发动机推拉至本地列车,机械师赵永亮应再次关闭发动机总开关。然后我们必须继续用力稳定带杆,尽可能长时间保持飞机运行,最后尽可能轻地控制机头下沉到地面,直到飞机停止...

飞机还剩四吨油,准备迫降。此时在倪项杰的脑海中,所有的迫降动作他已经排练了无数遍,其他相关的准备工作也都准备好了。其中,他还特别照顾了所有船员的最后一个厕所,防止迫降后可能发生的意外伤害。

此时的虹桥机场,消防车和救护车已经停在停机坪上,消防泡沫洒在跑道上,防止飞机机腹落地摩擦火花引燃喷气燃料引发火灾爆炸。塔台里的指挥员们都攥着手心里的汗水,停机坪上挤满了民航员工和家属。很多人害怕得哭了,看着深夜的B-2173飞机,泪流满面。

只剩下2吨油了!他对着地面喊道:“我准备好了,准备着陆!”

地面塔回应:“同意降落!”

他熟练地将飞机切成五段,并与跑道对齐。这时,他也看了一眼时钟,上面的指针指向11点05分。“低下头,全身都在用力按压!低下头,振作起来!”,“低下头,全身急硬!低下头,振作起来!”...机舱里空乘人员紧急而平静的提醒突然被置若罔闻...

他盯着跑道进近灯,操纵转向柱,调整飞机的姿态。正如他事先所想的那样,一切都按部就班地进行着,仿佛这只是一次正常的着陆。关闭油门,放下襟翼,接地,向后推,关闭发动机,稳定带杆...

200多吨的重型飞机就像一片树叶,后面有三个主起落架软绵绵地触到跑道,而机头则以比平时略大的仰角不断上升,所有姿态都与事先预计的一致。落地的势能大部分去除后,机头轻轻落下,擦着地面,继续向前滑行。虽然由于摩擦飞溅出火花,但更多的势能被移除,所以它继续向前滑动380米。

"通知客舱释放滑梯,紧急疏散乘客."飞机停下后,作为机长,他再次下达了命令。紧急出口的滑梯很快被松开,乘务员指挥乘客跳下滑梯逃生。消防员继续在飞机上喷洒灭火泡沫和水,以防止火灾。人们兴奋地奔向飞机,训练有素的乘务员放下滑梯,开始疏散乘客。很快,120名乘客全部通过紧急滑梯安全撤离飞机,只有9名乘客受轻伤,原因是滑梯被前面乘客携带的尖锐物品划破。看着所有的机组人员和空乘人员下了飞机,他慢慢地像正常航班一样执行了飞行后程序。在确认机舱内没有乘客和其他机组人员被困后,他按下了飞机的主电源开关,最后一个离开机舱,平静地登上了一直在飞机旁焦急等待的车厢。

精神——确保安全

多年后,在东航上海飞行部,很多认识倪项杰的人都这样评价这次紧急迫降:“就是因为是在老倪开车。如果你换了一个人,你的心理素质更差,或者你的技术水平更低,那么这个传奇故事可能会变成一个悲剧故事。”确实,倪项杰之所以能够在当时如此危急的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决策和一系列正确的操作,是因为作为一名专业的飞行员,他能够将飞行知识和操作技能融为一体,关注各种控制细节,严格按照飞行手册进行操作。

1945年出生的倪项杰,与三个字结下了不解之缘:严、细、自律。

在学习飞行的时候,他一直在追求一种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然的状态。每天,他都会抓紧任何时间研究飞行原理和飞机结构。从最早的伊尔-14,到后来的伊尔-18、BAE-146,再到他正在飞行的MD-11飞机,每次改装一架新飞机,倪项杰都会从头到尾认真学习飞行手册,并应对可能出现的鸟撞、风切变、发动机故障和失速等风险。甚至在后来的长途飞行中,他在使用自动驾驶仪的时候也会拿出一章来学习,也正是因为他的技术实力强,在遇到危险的时候能够从容应对。

他以小心翼翼、一丝不苟的飞行而闻名。每次飞行前,他都要经过机组人员的检查后再次复检。在飞行过程中,他会要求重复并与副驾驶核对任何指令,以确保操作与指令严格一致。飞行手册中严禁或不允许的任何行为,倪项杰也在此严格禁止。这种风格深深影响了他后来带出来的新飞行员,也正是因为东航上海飞行部有大量像他这样的飞行员,这种严谨细致的风格才最终在东航上海飞行部形成了一种传统,并代代传承和发扬。

此外,他有一种自律,在他的生活中似乎有点苛刻。在飞行生涯中,他每天都严格执行机组成员同时吃不同餐的规定,即同一个机组的机组成员在吃饭时绝对不会吃同一餐,以保证一旦一个人在飞行过程中发生吃饭事故,另一个人也能保证自己不会残疾。飞行时,他认为飞行员的形象代表着一个国家和一个公司的形象,必须严格按照标准着装和戴帽子。他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穿得很随意,但只要执行飞行任务,他就会系好飞行服上的每一个扣子,系好每一条肩带,因为他认为这是一个飞行员的本质、精神和精神。

“我是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

是党、国家、人民送我去学习的航班。

当我飞的时候,我手里有几百条命。

只有严格、认真、细致,才能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知识、技术,承担应有的安全责任。"

——倪

在…里

最..

在...之后

倪,男,1945年2月25日出生,东航上海飞行部英雄机长、飞行教员。1961年进入长春空陆军第一幼儿园学习飞行,196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上海市第五飞行大队、北京市第一飞行大队、上海市5703厂试飞站飞行员,上海市管理局航务处助理。1998年9月10日,B-2173飞机成功降落在上海虹桥机场。10月被中国民用航空局授予一等功。1999年5月被授予全国民航系统劳动模范。1999年5月,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0年4月,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2005年2月27日,倪项杰乘坐CK226航班从安克雷奇飞往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这是他退休前的最后一趟航班。这位拥有44年飞行经验的机长已经离开了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