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宓,本名于僧,于衡,生于陕西泾阳县,终其一生。他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西方作家、国学大师和诗人。清华大学民族学院的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比较文学之父。
吴宓与陈寅恪、唐永同并称“哈佛三杰”。其作品有《吴宓诗集》、《文学与生活》、《吴宓日记》等。
1894年8月20日生,陕西泾阳人。晚清陕西女首富周的侄子,本名吴玉衡,天生秃顶。“宇恒”取自《书经》中“陈宇恒”的意思,是北斗七星之一。1901年,祖母决定给孙子改名,以摆脱不祥之兆,强身健体。所以,请于恒的叔叔兼诗人陈伯兰取个新名字。这是吴家的一件大事。好酒好肉让主客有过节的感觉,醉眼瞎的大叔在碎纸上写下“曼托”二字,吴宇恒变成了吴曼托。吴宓的名字是吴宓1910年申请清华大学时取的。这时候,他顺手拿出石印本的《康熙字典》,闭上眼睛看着某卷的一页,得到了“密”字,意思是安静。吴宓的“雨僧”一词,多被认为出自南宋诗人蒋捷的《于美人听雨》:“如今听雨,鬓已是星。”一句话。
1907年就读于三元弘道书院,受管雪影响。他与于右任和张季鸾有着管雪的相同之处。1911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预科班。1912年春,清华学堂因清廷覆灭、民国改制而暂时停办。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的北方“乡下人”吴,被一些小洋奴的子女和学生嘲笑。他们利用吴课间外出的机会,在黑板上写了一个讽刺性的“糊涂人”。当吴一进门,教室里就响起了一阵笑声。他莫名其妙地环顾四周,却发现在同学们的笑声中,“吴”竟与黑板上的“糊涂人”连在了一起。因此,他决定以后在演讲时用“吴宓”代替“吴曼托”。1917年,23岁的吴宓赴美留学,先是学习新闻专业,后于1918年转学西方文学。我在弗吉尼亚大学英国文学系学习,获得了文学学士学位。次年转入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在新人文主义文学批评运动领袖巴比特教授的指导下学习比较文学、英国文学和哲学。与陈寅恪、唐永同并称“哈佛三杰”。在美国的十年里,吴宓为研究19世纪的英国文学,尤其是浪漫主义诗人的作品做出了相当大的努力。
1921年吴宓回国时,受聘为国立东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讲授世界文学史等课程。他经常比较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印度佛教校勘和中国儒学四大传统,开设了“中西诗歌比较”等课程,开创了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先河。吴宓与梅光迪、刘以智共同主编《薛恒》杂志,创刊于1922年,11年间共出版79期。它采取了与新旧文化不同的方法,赢得了西欧和北美的理论,但没有试图首先摆脱儒家思想的旧含义。因此,法院对此提出抗议。在此期间,他撰写了《中国的新与旧》、《论新文化运动》等论文,采用古典主义,抨击新自由主义诗歌,主张维护中国遗产的应有价值,以中国的巴比特为己任。曾著有《吴宓诗集》《宣诗华》。1924年,他去沈阳担任东北大学外国文学教授。次年,清华大学成立,吴宓被任命为清华大学研究院院长。他聘请了当时学术界最著名的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等为研究院的导师。研究院被称为“国学院”,培养了许多国学方面的优秀人才。
离开东大后,吴宓去了东北大学和清华大学外语系当教授。1929年9月,钱钟书考入父亲钱基博曾经任教的清华大学外语系,成为吴宓的得意门生。老师和学生经常一起朗诵诗歌和唱歌。然而,1937年,由于钱钟书的一次书评,师生关系紧张了很多年。1928年,吴宓还担任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主编。他编辑古典文学,并邀请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朱自清编辑新文学。1930年,吴宓游历欧洲,访问了英国、法国、意大利、瑞士、德国等多个国家,并瞻仰了雪莱、司各特、卢梭的遗容。次年从欧洲回国后,他担任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兼系主任。他按照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的规划,创办了清华大学外语系。明确表示培养目标是培养“文科”。由于他的努力,清华大学外语系很快成为国内一流的院系。
1941年吴宓被教育部聘为第一批教授。1943年至1944年,吴宓担任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外语系主任。1944年秋,在成都燕京大学任教。1945年9月,他再次被任命为四川大学外语系教授。1946年2月,吴宓拒绝了浙江大学和河南大学任文学院院长的任命。他去了武昌的武汉大学担任外语系主任。1947年1月起任《武汉日报·文学》主编1949年,广州岭南大学校长陈邀请他南下担任文学院院长,他的朋友陈寅恪也在岭南。教育部长杭邀请他担任台大文学系主任,女儿邀请他去清华大学。4月底飞往重庆,在向慧学院做外语教授,同时也是梁漱溟主持的北碚勉仁学院的文学教授,定居四川。1950年4月,两院相继废止,吴宓去了新成立的四川教育学院。9月与学校合并,在西南师范大学教历史。结果老虎落到平阳,夜景很差。
“文化大革命”来临时,吴宓成了被西南师范学院批判的大罪人。他以各种罪名蹲进“牛棚”,到梁平进行劳动改造,痛苦万分。这位76岁的老人不能做重活,被展示在一个高高的平台上,头晕发抖,被推倒,左腿骨折。之后,他被水和食物折磨。如果腿伤稍微好一点的话就打扫厕所。
1971年,他病重,右眼失明,左眼严重白内障。1977年,吴宓完全不能自理,只好让妹妹吴接回陕西老家。他终于得到了一些妹妹的照顾,感受到了一些温暖。他于1978年1月17日在家乡去世,享年84岁。1979年8月,它被修复。1981年1月17日,吴宓的骨灰被吴送到安武堡,安葬在雪山下的嵯峨山上。
爱情悲剧
吴宓给后人留下的印象是一个严谨的学术大师,但他的婚姻和爱情却像一颗坚定的青果,让后人不敢恭维。
有人说他是真正的“好色之徒”。他的话虽然偏激,却反映了他在婚姻爱情中不安分的一面。为此,陈寅恪看得透彻,说他天性浪漫,但又被旧的伦理道德所“克制”,感情不能放松,日积月累,濒临破裂。所以,“壶里的水加热烧开了,与其让壶爆开,不如揭开盖子放蒸汽”。
中国有句古话叫“媒人跳上轿子”,意思是做媒人的第三个人爱上了一方,反而变成了新娘或新郎,坐上了不该属于他的轿子。吴宓的婚姻爱情悲剧就是这句名言最好的注脚。
1918年11月,正在哈佛读书的吴宓突然收到一封来自清华留美同学陈烈勋的信,他想把妹妹陈欣怡介绍给吴宓为妻。信中说,24岁的浙江省定海县小学教师陈欣怡毕业于杭州浙江女子师范学校完全系,情绪高涨,择偶特别严格。陈烈勋在信中明确指出,姐姐在家多次听他说起吴宓,后又在《益智杂志》和《清华周刊》上读到吴宓的诗,尤其是在《清华周刊》上看到吴宓的照片,萌生了爱意,愿意嫁给吴宓,终身侍奉。吴宓收到信后激动万分,立即回信审批,收拾行囊,火速回国。悲剧的帷幕缓缓拉开。1921年8月,留美归来的吴宓匆匆赶到杭州,与陈心仪见面。不过这次见面很有戏剧性,似乎一开始就隐藏着一些悲剧形象。我到陈家的时候,吴宓穿着西装革履,精神奕奕,还有一对留学生。陈欣怡被拉了出来,而根据吴宓的日记,大家只是默默相对。没想到,几分钟后,又一个女主角出现了。
这是吴宓人生悲剧的另一个核心人物——毛彦文。碰巧,毛彦文和陈欣怡是好朋友。这一天,她兴高采烈地来拜访。她准备离开最好的朋友去北京上学。她没想到会遇到吴宓。除了陈矛和两个女儿的关系,毛彦文的未婚夫朱君毅也是吴宓在清华读书时的同桌好友。朱君毅4岁的领导人毛彦文是一个阿姨和表弟,从小就有深厚的感情。然而,当9岁的时候,她的父亲把她许配给了一个叫方的朋友的儿子。从浙江女子师范学校毕业时,方的家人因害怕不幸而被迫结婚。正当方喜宴的大轿子抬到毛家门口的时候,不愿意被命运的摆布,勇敢地从后门逃走了。在此之前,她和她的表妹朱君毅已经成为了月亮下的同盟,并且私下订了终身。毛家在方家闹离婚后,双方父母做了决定,和正式订婚。作为朱君毅的同桌朋友,吴宓在清华读书时就认识了毛彦文。那时候,朱君毅每次看表妹的情书,都会让吴宓看一看。吴宓钦佩毛彦文信中透露的才华。随着时间的推移,奇怪的感觉从他的心里涌了出来。因为同学的友谊,他从不表露出来,而是深深藏在心里。
吴宓在美国留学时,接到陈烈勋关于妹妹的信,便委托朱君毅请毛彦文打听陈欣怡的情况,并相互交流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说,毛彦文其实是吴宓和陈欣怡之间的媒人。这次在陈欣的家里突然遇到毛彦文,吴宓本来有好感,但是看到对方活泼优雅,大方得体,又是新风格的淑女,吴宓心里突然生出了一丝落寞,而毛彦文却被名花所带,是挚友的未婚妻。
下午,毛彦文告别了他们,回到了上海。吴宓和陈欣一拍即合。在陈辅的安排下,他们俩去西湖划船了。吴宓心里很高兴。第二天,他们又早早去了西湖,玩得很开心。吴宓在日记中写道,这是一日游,比昨天的行程还过瘾。我的家庭生活和朋友,无论你想要什么,无所不谈...这一天的快乐,是十几年都没有数过的。
13天后,吴宓和陈欣怡正式结婚。
随后,吴宓和他的同学朱君毅都被南京大学聘为教授。事实证明,这样草率的婚姻,对吴宓和陈欣怡来说,都是一场悲剧。原来,吴宓曾小心翼翼地委托毛彦文打听陈欣怡在中国的情况。毛彦文没有盲目夸大,因为他和陈欣怡是老朋友了。她认为陈欣怡性格好,能交朋友,但没有必要贸然订婚。吴宓见到陈欣怡后,信中忘记了毛彦文的建议。他的朋友陈寅恪劝他:“一个人学得比一个人少是可耻的;有勇气的人不如人,为什么不好意思?”吴宓匆匆嫁给了陈欣怡。
重大事件年表
吴宓是一位名叫于的僧人,男,汉族,陕西泾阳人,来自西院。
1916年,清华学校毕业于美国预科部;
1917年,他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学习;
1918年调入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获学士、硕士学位;
从1930年到1931年,他在西欧学习,并在牛津大学和巴黎大学从事研究。
1921年至1949年任东南大学、东北大学教授;清华大学中国研究所所长、外国语教授;武汉大学外语系教授、系主任;湘辉学院、绵人学院、四川省教育学院教授。其间,他先后在北京大学、燕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云南大学、四川大学、华中大学、重庆大学担任教授。
1950年起任西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历史、汉语言文学教授,学术委员会委员,世界古代史教研室主任,重庆市文联常务委员,文联古典文学研究会副主任,四川CPPCC委员。
曾教授英语、英语诗歌、翻译、英语散文、西方小说、外国文学、欧美文学、古典文学、西方文学批评、西方著名文学、英国文学史、世界文学史、中西诗歌节奏比较、中国旧诗词小说研究、世界史和古代世界史。20世纪五六十年代编写了《世界通史》《外国文学》《外国文学名著选读》《中国文学史纲要》《汉字语音演变简表》《简明英语语法》《法语语法》《拉丁语语法》等讲座和教材。在主持清华国学期间,先后聘请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等教授,为中国培养了钱钟书、季羡林、徐钟书、高峰等一批一流学者。
20世纪40年代,先后在昆明、贵阳、遵义、成都、武昌、汉口等地讲授《红楼梦》。
1920年在哈佛大学发表《红楼梦新论》,后又发表《评石头记》《红楼梦文学评价》《红楼梦与世界文学》《红楼梦典型人物》等中英文论文。任杂志主编,出版79期。曾任《大公报·文学副刊》编辑,出版316期。他是《武汉日报》文艺副刊的编辑,已出版52期。用文言文和旧诗的节奏翻译西方文学理论和名篇,发表在《薛恒》杂志和《大公报》文学副刊上。应钟政书店的邀请,他翻译了《袖珍牛津英汉词典》,并担任了总公司。他出版了吴宓的诗集。1956年,738本世界历史和文学书籍被翻译成书名,并附有作者简历和执行摘要,捐赠给西南师范大学图书馆。
-
推荐好书好诗好故事
每天送好书,
分享就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