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松溪是一个位于闽浙边境的边境小县,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境内的湛卢山是春秋时期欧冶子大师铸造天下第一剑的宝山。在旅游景点“展锋看太阳”里有一个“香岩雕”。早在唐代,当地就盛产茶叶,历史悠久。明朝嘉靖年间的《松溪县志》记载“叶采自谷雨,制成菠萝”,当地出产的菠萝茶为松溪绿茶。
罗松茶的品质特点是:条索卷紧结实,叶片肥嫩,呈波纹状隆起,叶背干净洁白,茸毛外露,色泽翠绿润泽;汤色翠绿明亮,有高爽香气,味道浓郁,有橄榄香味,喝了让人心情愉悦。
根据明代学者龙文的《茶经》记载,“罗松茶”的收藏技术是这样的:“初采茶时,须摘去老叶,但须摘去幼叶,须去掉尖端和柄部,以免容易焦烧。菠萝也是这种方法。炒制时,一个人要从侧面扇动,以去除热量,否则会降低色泽和风味。给他们一个吻,扇的人都是绿色的。让热度稍微退去,用手揉一揉,然后摊入锅中,用文火煸炒,烤熟。当你盖住它时,它会浮起来,香味很容易散发出来。”这种茶和现在的炒绿茶没什么不同。
松溪县历史上也生产过白茶、红茶和再加工茉莉花茶。红茶以政治和功夫为主,松溪茉莉花茶曾在全省独占鳌头。松溪绿茶是群众经过长期实践加工而成的各种绿茶品类,形成了各种优秀的绿茶品质风格。
松溪地处中亚热带气候。该县四季分明,气温适宜,雨量充沛。大部分山脉位于海拔300-1000米之间,土壤多为红壤土。一般土层厚度在1米以上,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自然条件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生产出来的茶叶富含茶多酚和氨基酸。松溪绿茶品质特征明显,耐泡性持久,叶底柔软,香气高扬,滋味醇厚。
新中国成立后,松溪县绿茶发展迅速。1960年,全县茶园面积恢复到190.27公顷,产量达到68.2吨。1975年至1986年,每公顷干毛茶连续11年超过750公斤,创全省每公顷最高产量纪录,被誉为全省茶叶高产“第一县”。1988年,全县茶园面积3200公顷,产量1707吨,产值843.6万元。2005年,全县茶园面积4333.3公顷,茶叶产量2850吨,茶农产值5200万元。全县无公害茶园2000公顷,160公顷茶园获得绿色食品认证,90.13公顷茶园获得国际国内有机茶认证。
松溪茶树品种结构多样,先后引进早春号、明科1号、黄冠银等一批茶树新品种。茶园建设全面推广,等梯田、单排或双排带状种植。茶园管理水平大幅提升,大面积低产茶园得到改造。在茶树病虫害防治中,要按照有机茶栽培标准,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
松溪绿茶有国内和国际销售渠道。据初步统计,松溪已在全国各地设立了3260家茶馆和茶叶专营店,不少茶企实现了“线上线下”销售、茶农与茶企、茶园生产与旅游相结合的模式。松溪绿茶也进入了天府茶、京张一元等国内大型茶叶销售企业。全县茶叶出口稳步发展,年出口茶叶2000多吨,创汇600万美元。产品主要出口日本、欧盟、美国、东南亚和香港。松溪绿茶的品牌形象日益提升。2008年,“松溪绿茶”荣获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地理标志认证标志。目前全县注册茶叶商标100多个。
全县茶叶科研推广工作也取得丰硕成果,成功选育出全省优良品种——九龙大白茶,引进推广绿茶、乌龙茶等15个茶树新品种;共有82个茶叶样品在各类国家级、省级、市级名茶评比活动中荣获久负盛名的优秀茶叶奖;还承担了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等部门的茶叶产业化科技项目30余项,极大地提高了全县茶农的科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