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核心素养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及其价值

栏目:旅游 2021-09-25 22:00:00
分享到:

党的十八大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研究学生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由“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四个维度构成的英语核心素养,与语文、数学等相关学科的核心素养一起,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如何形成英语的核心素养。

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对一个要素的定义

1.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是指在社会情境中,通过听、说、读、读、写,理解和表达意思、意图和情感态度的能力。从这里可以看出几个关键词:第一,语言的使用必须发生在社会情境中,不能脱离情境。在社交场合使用语言的主要方式实际上是听、说、读、写。因此,这些语言技能也是关键。你可能会发现你增加了一个“看”的技能,意思是用英语看。这是英语课程标准首次提出听、说、读、读、写五项技能。

那么,在社会情境中,我们希望通过听、说、读、看、写达到什么目的呢?是为了达到理解和表达意义、意图、情感态度,传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的。因此,语言能力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或者发展某一方面的技能。它的立足点是理解和表达意义、意图,传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是我们对语言能力的理解。

根据我们对以上语言能力要素的理解,语言能力的培养和评价应该离不开听、说、读、读、写,以及理解和表达意义、意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的。脱离语境学习词汇或语法并不是培养真正的语言能力:学习词汇和语法知识是发展语言能力的途径,而不是最终目的。

2.文化意识

长期以来,人们对文化意识内涵的理解一般局限于分析中外文化的异同。说到文化意识,人们更多地考虑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和人们的差异。我们往往忽略了文化知识内涵中的价值取向,以及如何基于文化知识、文化比较和批判性思维,帮助学生吸收文化精华,培养内在精神,形成正确价值观,构建文化意识。换句话说,文化意识应该指向更广更深的内容。本次课程标准修订中提出的文化意识素养要素主要是指优秀的中外文化,既包括人文知识,也包括科学知识。

文化意识既是全球化背景下学生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也是全球化背景下学生的跨文化理解、态度和行为取向。非常重要的是,对于外语或英语学科来说,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出发点是优秀的中外文化,强调对优秀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培养能够在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理解和交流的人。学生的文化意识,即以文化知识为基础的文化意识,是通过学习文化知识,理解文化知识的内涵,比较文化的异同而形成的。

学生在吸收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跨文化理解、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人文修养。这种培养会引导他们获得正确的行为取向。换句话说,文化意识的形成是一个从感知到意识、从意识到培养、从培养到内化、提升和培养行为的过程。

过去,教育缺少的是讲课多,学生得到的少,或者帮助学生内化的少。学生所学的知识始终停留在外在知识层面,没有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态度和修养,因此不能影响学生的行为,造成知行不一。原因很多,学生也知道,但知道并不代表学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认识和修养,很难影响自己的行为取向。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当前教育中情绪、态度和价值观的“标签化”问题。

我们希望通过重新定义文化意识素养,语言教育能够在学科内容的基础上,深化对文化内涵的挖掘、比较、批判、评价和认同,从而汲取精华。在此基础上,语言教育和学习可以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从而统一知识和实践。

3.思维品质

首先是思维品质的简单定义,指的是人的思维的个体特征。在英语核心素养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强调三个方面,即逻辑思维、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

在过去的语言教育中,我们缺乏对思维品质的重视。首先,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然后,在逻辑思维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让学生以理性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意思和意图。所谓批评,不是一味地批评,或者直接提出否定意见。

所谓批评强调理性思考,包括我们所说的推理,要善于提问,不要不假思索地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接受所有信息。有批判性思维的人善于提问,善于收集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和判断,或者评价别人的观点是否合理可信。

学生只有具备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才能在语言运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真正实现创新。这三个思维特征的强弱反映了一个人的思维品质。

4.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主要指学生主动使用和主动调整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提高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那么提高学习能力的关键就在于两个方面:主动应用和主动调整。

在我们过去的教育中,学生也可能会使用一些策略,但他们往往不能很好地调整。调整是指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学习需要,对自己的学习任务、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和学习时间进行调整和安排。运用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学习能力是构成英语核心素养的第四要素。

英语核心素养的价值

首先,英语语言能力构成了英语核心素养的基础,是培养学生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支撑。英语教育是在英语语言的学习和应用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同时,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反过来又能帮助学生拓展文化视野,丰富思维方式。因为通过学习英语,学生可以走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接触、体验和发现不同的思维方式。通过接触更多的文化知识,我们可以了解他们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背后的社会背景。

这样,学生可以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逐渐拓宽文化视野,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语言能力作为英语核心素养的基础具有独特的价值。

文化意识的价值体现了英语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文化意识的形成有助于学生树立全球视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家国情怀。特别是学生可以学会如何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学会作为个人和公民承担责任,学会做人做事,成长为有文化修养、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思维品质主要反映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水平,其发展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近十年开展的第八次国家课程改革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于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却没有落脚点。

本次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提出了思维品质的目标。我们需要思考:思维品质如何融入英语?如何培养学生基于英语学科内容和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从跨文化的角度观察和理解世界?只有通过语言、思维和文化的结合,学生才能对事物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促进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没有思维参与的课程,应该说是肤浅的或肤浅的学习,而这种肤浅的学习正是我们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而不得不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教学的模式化、形式化和学习的浅化都是课程改革中的突出问题。

第四是学习能力要素的价值。学习能力是学科核心素质发展的必要条件。形成自我管理的良好学习习惯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学生学会拓宽学习渠道、提高学习效率的保障。以上就是我们选择这四个要素作为英语核心素养要素的原因。

关于英语的核心素养,今天我们暂时说一下,明天分享《教师培养学生英语的方法》。请密切关注!

看看这篇文章

秒,转发只需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