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据说西方有一种清淡的果汁,可以做成缬草,这样方蜡就可以做成缬草了。”蜡染,古称“糯谷”,是民间传统手工印染技艺。
除了文献记载和史书记载之外,很多文人墨客的诗词中也有对蜡染的描述,比如康熙时期的贵州诗人田蓉,“浓妆只因挂珠好,雾似画蜡”;清代光绪年间,刘宜良《贵州普定苗族杂诗》中有“蜡画图案灵动,染时绣出图案”一句
随着信息时代高科技的飞速发展,藏深山乡的贵州蜡染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而其独特的自然美,以一种神秘而简单的氛围,令世人惊讶。
用植物的颜色画贵州蜡染
说到蜡染,必须提到丹寨。丹寨蜡染以自然界的花鸟鱼虫为素材,创作者想象力大胆,简洁生动,富有乡土气息,充满童话般的梦幻色彩。点亮植物的颜色,你可以画出惊人的蜡染图案。杨正在做蜡染创作
铜刀为笔,蜂蜡为墨。身着民族服装的苗族妇女杨,手里拿着一把铜蜡刀,右手轻涂。一只蝴蝶立刻跳到纸上。“我现在画的叫花鸟蝴蝶图,是我们苗族的特色图案。”杨说,她从小就跟妈妈学蜡染,画画已经30多年了。
杨创作的蜡染图案
曾经,丹寨的经济发展缓慢,是因为地处偏远、孤立的地理环境,科学文化相对落后。长期与外界隔绝的少数民族村民,为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逐步完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体系,有意无意地保留着古老的蜡染工艺。贵州丹寨蜡染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正由一位又一位画家传承下来。
生活经验赋予了许多少数民族女性自然通透的绘画能力,她们知道如何呈现每一只脚上的图案。在少数民族地区,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幅画:以铜刀为笔,以蜂蜡为墨,以素色手织布,技艺高超的人可以作画。
村民们通过种植靛蓝和棉花、纺织和编织、涂蜡、浸渍和切割来编织一个“新世界”。在他们的生活和劳动中,长期受到美丽纯洁的大自然的影响,他们被赋予了美好的理想和对图腾的崇拜。几代少数民族村民都继承了这种精美的民族工艺。
丹寨苗族蜡染誉满天下
“用蜡在布上画花并染色,如果去掉蜡,就会画出图案”。早在秦汉时期,苗族先民就掌握了蜡染技术。在《贵州通志》的记载中,这种蜡染布曾被称为“枯斑布”。在贵州蜡染地区,丹寨县的苗族蜡染堪称“极品”。地方蜡染具有内容和形式高度统一的特点。从蜡染图案的分类来看,可分为蝴蝶图案、鱼鸟图案、蜈蚣图案、龙图案、马蹄图案、漩涡图案、梨图案和铜鼓图案八大类。但这八种蜡染图案只是丹寨苗族中常见的主要图案之一,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和风景都可以画成蜡染图案。在屠宰牛和祭祀祖先时,牛所用的藤套或附在头骨上的角形也可以成为蜡染的吉祥图案...
丹寨宁杭蜡染院画娘作品
如今,随着传统手工艺的逐渐衰落,深山里的丹寨人依然坚持着从纺纱织布、打蜡、画蜡到浸渍晾晒的完整而复杂的工艺。正是这种坚持得到了回报——2006年,丹寨蜡染被授予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丹寨出生长大的人可能几代人都没想过。总有一天,他们习以为常的蜡染技艺会被珍惜,甚至会漂洋过海到大洋彼岸,被更多的人认识和喜爱。
20世纪90年代以来,王、、杨芳等民间蜡染艺术家应邀在丹寨美、法、港展出作品,获得国际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其中,王曾两次前往白宫表演蜡染,当时她还被邀请到里根总统家里吃饭。她的许多作品被白宫收藏。丹寨蜡染“东方第一染”的美誉也传遍全球。
如今,充满“苗山野趣”的丹寨蜡染,不再是被人轻视的“雕虫小技”和“山中野花”,而是属于全人类的艺术瑰宝。他们逐渐走出穷乡僻壤的封闭小屋,走进艺术研究的艺术殿堂,走向城市,走向世界,走向市场,或成为珍贵的收藏品和装饰品,或成为最时尚的服装材料...
传统蜡染与创新融合打造“贵州名片”
宁,贵州丹寨蜡染技艺研究院院长丹寨蜡染是包括纺织、印染、绘画等综合因素的综合技艺。因此,这里的蜡染专家能够尽力秉承特定的地方风格,外在的民族影响和渗透,染织习俗,内在的勤奋和毅力,都是蜡染专家通向“妙笔生花”的必要条件。
“蜡染是一种手工艺。它耗时耗力,但收入很少,面临失去技能的可能。”贵州丹寨蜡染技术研究所所长宁说,丹寨有很多绣手妙花的绣娘,但都藏在里。为了完美保存丹寨蜡染工艺,八年前,她创办了宁杭蜡染学社,召集了一批技艺精湛、热爱蜡染的画家。大家一起生活,一起做一件事——通过匠心保护和传承蜡染。
在学院,画家吴正在蜡染
从最初的3人到现在的48人,学习不仅增加了人数,也增加了对丹寨蜡染传承的信心。2011年12月,贵州丹寨宁杭蜡染有限公司获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正是有了一代又一代蜡染专家对民族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各种技法的熟练掌握,蜡染艺术才得以不断传承、创新和发扬。
时代是不断变化和交替的,历史只有符合规律才能走下去。同样,作为非遗蜡染,也需要在保护与传承中融合创新。
蜡染图案与瓷器的结合
“要说‘民族就是世界’,我觉得这句话并不是特别完整,它应该是民族的一个元素,而世界的视野可以更进一步。”宁说,他们在蜡染创作中融入了一些现代理念,做了一些符合时代的衍生,赋予了蜡染新的生命力,从而走得更远。
现在,宁杭的画家将他们的作品印在围巾上,并雕刻在瓷器上,使现代物品成为传统蜡染的新载体。
围巾上的苗族图案蜡染
蜡染技艺和香囊的衍生物
目前,丹寨县已形成“公司+农户+基地”的产业发展模式,多家公司入驻。他们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和自身优势,传承民族文化,发展民族工艺。
贵州注重蜡染人才培养和品牌建设,通过电商平台销售蜡染工艺品,也使民族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了苗族蜡染的发展。此外,还以“表演”为媒介,展现非物质文化的风貌。进一步探索蜡染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借助表演性民俗文化表演或高端时尚舞台,通过各种生动的示范展示贵州蜡染文化遗产,不负“蜡染之乡”“东方第一染”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