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一个特别的人在一起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太多的浪漫和爱
不管你喜不喜欢,现代的爱情观都试图传达这样一种信念:我们每个人都注定要和一个特别的人在一起,他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完整,他是我们的“灵魂伴侣”。关于“灵魂伴侣”的浪漫想象无处不在:情人节的宣传广告、超市打折出售的“两人晚餐”,以及宣称爱情是你所需要的一切的小说、电影和歌曲。
究其原因,可能与现代性带来的个体对身份和归属的追求有关。一个人可以在没有先决条件的情况下得到照顾,引领一切的宗教叙事现在已经衰落。关于个人成长的个人主义已经崛起,大众消费主义和全球化已经开始。他们注重个体自我的完善,盛行的心理话语体系使人从一出生就反对世界。以上都认为浪漫的爱情是精神上、精神上、心理上和身体上满足的主要来源。
那些从未找到“真爱”的人呢?那些从未经历过与原生家庭的亲密关系,或者一生都在寻找“那个人”的人呢?假设我们接受按照某种文化模式设定的情感体验,完全有可能灵魂伴侣的神话反而助长了人的孤独感。人群中的孤独也有了新的更强大的意义。如果我们只有找到一个能让自己满意的伴侣,才能实现自我的完整,没有“那个人”,又怎么能保持完整呢?
社会心理学家Valerie Walkday的研究在这里很有启发性,特别有助于我们理解以下几个话题:年轻女孩是如何从年轻时就成为男性欲望的被动接受者,又是如何被刻意塑造成期望从年轻时就依靠男性同龄人来完成个人成就的形象。
这种渴望成就的模板一旦形成,就会伴随一个人的一生。单身的年轻人或者刚离婚的人,似乎因为没有依赖而感到孤傲,同时又渴望“一个特别的人”。根据对单身、离婚、已婚和丧偶成年人的调查,发现已婚人士不太可能感到孤傲。当然,婚姻中的孤傲感——不被理解,不被“看见”,夹杂着不同的品味——是另一个社会话题。
单身且独自一人的女性经常被指责在追求配偶时“过于挑剔”。这种文化习惯显然假设理想女性在浪漫伴侣面前应该是被动顺从的。20世纪初,英国有一个文化假设:无论世界上的女性是否已经独居了几百年,单身女性只是“在等待结婚”。
谈到与孤独和寻找浪漫“另一半”有关的行为,有很多研究关注人们如何经常在网络上放弃,被动地寻找爱情;默认情况下,亲密关系可以让人立即感到满足,而无需深入了解、长期关系或有意义的沟通。
追求浪漫的爱情,相信灵魂伴侣的存在,无疑影响了个人和社会的孤独体验。如果理想的状态是用两个人的情感来应对整个世界,那么对于人们如何体验爱情,如何感受爱情的缺失,会产生明显的社会和情感影响。
没有了那个重要的另一半,迫切的缺失总是在提醒我们,我们总是“分开时只有一半,一生都在寻找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