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夜泊背后的故事 月落乌啼霜满天

栏目:历史 2021-10-10 16:40:21
分享到:

张继的《枫桥夜泊》因意境优美,自唐代以来衰落了1000多年,几乎“凡集必入”。这首诗被许多人在年轻时背诵过。在20世纪80年代,它被写成了一首流行歌曲并被演唱。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这首诗描述了一些“也许是错误的”现象。因此,自宋代以来,它一直受到许多学者的批评和批判。其中,争议最大的是“午夜钟声到客船”中的“钟声”,它怎么会出现在“午夜”;而什么是“江风”,什么是“超自然现象”就是“霜满天”。

《唐诗纪事》也给这种“夜半钟”起了个别名叫“无常钟”。这无常听起来有点“鬼意”,却又与张及时诗中“江枫”的招魂意境不谋而合。但后来被证明,白居易、黄福然等唐代诗人曾在诗中提到过这个“夜半钟声”。因此,辩论告一段落。

二、枫桥附近夜泊背后的“鬼故事”

张继的诗之所以出名,不仅是因为这在文坛上的巨大争议,更是因为它本身的气质。

《枫桥夜泊》前两首诗中有六个意象,简单明了,含蓄抒情,画面感强。后来元代马致远写《天净沙·秋思》时,连续用了九个字,营造出一种古代西风路的极致画面感,不知他是否受此启发。

张继,湖北襄阳人,唐代天宝十二年第一秀才。他是一个擅长写诗的人才,“不重视”。据《唐代人才传》记载,张继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他喜欢对时事发表一些看法,他的写作语言是“于震金声”。擅长诗词,但不太讲究修辞。

历史上很少有关于张继生平的记载。他死后,只有他的朋友刘长卿写了一篇文章,哭着说:“世道艰难,家贫,葬期延后”。一个清官死了,没钱下葬。

几千年后,人们爱上了张继的诗,同时爱上了江枫、于火和寒山寺。当他们去姑苏旅行时,他们记得这些名词,但他们不知道这个故事。他们心情非常愉快。他们只觉得姑苏的江面上的雪,晚上很美。

这首诗优美、简洁、好记。寒山寺的和尚半夜是否按门铃并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