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课是问题导向的课,是合作探究的课,是控制得当的课,走出“教”,走进“以书施教”。“一节课应该怎么上?”这是一个教师在服务前准备不足,服务后发展偏颇的命题。坦率地说,我们的师范教育不够扎实,给了学生很多教育原则。而师范大学围绕“上好课”的实践能力,重在方向引领,缺乏能力培养。
本文共3828字,仔细阅读需要10分钟
师范生上班后,往往会陷入“没有固定的教学方法”的误区。“教学有规律的方法,但教学没有固定的方法,重要的是得到正确的方法”,这是有逻辑顺序的。毫无疑问,“没有固定的教学方法”在一个完整的语言环境中是正确的。
但是,在师范生从自然人向职业人转变的过程中,与其跳过“常规方法教学”的过程,探索“无固定方法教学”,不如先进入“常规方法教学”,再淡出“常规方法”,才能进入“无固定方法教学”的境界。
当教学的“通用方法”与个人特点相结合时,这样的教师就有了成长为当代教育家的基础和潜力。
只有在课堂上彻底探索“常规法”的本质,才能避免在如何上课的问题上陷入苦恼的深渊。
三个维度决定了应该如何上课
第一个维度是教材。教材承载着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决定了这门课应该怎么教。
第二个维度是学习情境。教学目的指向学生。要实现教学目的,就要搞清楚学习情况,不知道学生在哪里,只追求学生去哪里。如何才能谈有效教学?
第三个维度是教育的时代特征。在不同的时代,教同样的内容和同龄的学生,教学方法应该是一样的还是不同的?
与工业经济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相比,农业经济时代的一节课怎么教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教材内容相同,不同的是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接班人的要求不同。
在中国的课堂教学中,图书中心的味道很浓。从目前的课堂呈现来看,在这三个维度中,教材决定一节课如何相对清晰,而学生在哪里以及时代特征要求在哪里,这两个维度都被忽略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是教学而不是用书本教学。
教师的教学设计往往是教师研究教科书的结果,这种结果来源于教师的主体性。进入生本课堂,问题是教学的起点,问题反映的是“学生在哪里”。
教学设计不应基于教师的主体性,而应基于学生的客观性。好教室的美不是完美,而是缺少美。这是一个不应该被忽视却被很多老师忽视的维度。
实践证明,这也是阻碍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环节。
现在回头看,几年前,美国人在教育网站上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的孩子出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的孩子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就业,我们的孩子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退休。
想要孩子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享受幸福生活,是和工业经济时代、农业经济时代相同还是不同?
数千万美国家庭参与了这场讨论。他们选择的结果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是一个能力比知识更重要的时代。
美国人认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幸福生活离不开自我管理、信息处理、有效表达、沟通协作、正确思维、好奇心、想象力和创新力。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没有这些能力,美国人无法幸福生活。中国不是这样吗?这一论述启示我们: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优秀的教育属于时代。
只有明白了道理,才能把小事做好:一堂好课是由三个维度决定的,只有理清三个维度的坐标,才能上好一堂课。
决定一个班级好坏的因素有三个
一个
要承担起人力资源教育的重任,首先必须将问题元素注入课堂教学过程
中国是人口大国,但还不是人力资源强国。是中国的基础教育承担着把一个人口大国发展成为人力资源强国的重任,什么样的课堂就有什么样的国民素质。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人口多但人力资源不足的重要原因是教育陷入了误区。
一个国家创新和变革的能力,归根结底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能力应该来自课堂。课堂不可能没有问题,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有把握就有怀疑,有怀疑就介绍的过程。
学生获得新知识的过程并不意味着老师应该教给他们所有的知识。通过有效的预习,新知识可以分为两部分:学生能理解的新知识和学生阅读后怀疑的新知识。
读后生疑的新知识就是问题,问题是有效教学的起点。没有问题,就没有高效课堂。老师不知道学生在哪里的原因是他们不知道学生的问题。课堂教学只能是演绎推理。
当老师重复学生所学的内容时,这门课的效率就会受到质疑。
全国很多老师问我:“我也想让学生提问。我给了他们时间。他们问不出问题,浪费时间。如何解决它们?”
发现问题的能力依赖于遗传吗?发现问题的能力在于后天的训练。没有有效的训练,我们如何找到更好的问题?
从我在全国11个省市的实践来看,值得我们关注的不是学生不会提问,而是老师面临着很多来自学生的问题。教师的理论准备、专业素养、课堂控制能力不足,最有价值的问题无法筛选出来。
以前在海南听司马光一年级语文课。
从上课第13分钟开始,新单词教完后,孩子们就主动提问。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孩子们掉进水箱后,其他孩子惊慌失措。司马光也是个孩子。司马光为什么没有慌?”
那是10月21日。六岁的孩子,上学还不到两个月,就已经发现了最有价值的问题。
更值得我们考虑的是,当天的指导老师是海南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因为大学从来没有讲过“司马光为什么不慌”而被孩子们质疑。
......
这个案例提醒我们不要怀疑孩子发现问题的能力,如何面对孩子有价值的问题将是对教师专业教学质量的有力挑战。
2
注入课堂的第二个要素是合作
新加坡政府将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让500万新加坡人学会合作视为新加坡持续繁荣的基础。
当新加坡把发现合作的价值作为立国之本时,我们中国人似乎不应该再把合作放在低水平的教学上。
集体智慧永远高于个人智慧。一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不代表四六个人解决不了。让学生从小在老师的带领下诱发合作的需要,参与合作的过程,享受合作的成果,养成合作的习惯。
课堂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教材、教师和学生。老师不能选择课本,但是学生不一样。
同一个教室里,不同的学生持有无差别的教材,形成了一对矛盾。教材是标准,标准很重要。学生需要适合的学习内容,适合性比标准更重要。
三
课堂需求的第三个要素是适宜性
面对同样的教材和不同的学生,让每个不同的学生实现发展。
常识告诉我们,有差异的学生的发展是在最近的开发区实现的。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近期发展领域不同。
在这个前提下,如果是“教”,就会出现好学生吃不饱,学困生消化不良的现象;如果是“以书施教”,那一切都是另一回事了。
课堂需要结束“教”,走进“以书施教”,为每一个有差异的学生设定“向上伸、向上跳”的目标。
如果我们能适当地控制它,上课就不会疲倦。厌学是不恰当的学习目标造成的。
从实践出发,我认为:好课是问题导向的课,是合作探究的课,是控制得当的课,“教”与“以书施教”。
帮助老师进入好教室的两种方法
一个
通过有效的教研,帮助教师养成备课两遍的习惯
第一次备课,准备教材,引导学生有效预习。目前有一些引导学生有效备考的方式,比如辅导课、10分钟微视频、发现问题等,都是引导学生有效备考的手段。
重点是学生的有效预习,教师要能通过有效的预习检查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结果无疑会是三分天下:
第一,全班都是对的,全班都不需要老师讲,老师讲全班的问题就不是高效课堂。
第二,有人错对别人,有人错组织学生合作探究,让学生自我教育,改正错误,拥抱成功。
第三,个别问题在全班都是错的,合作讨论的基础不存在。老师应该在引导和启发的前提下教他们。
教师在掌握学习情境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次备课,根据学习目的推导出最佳问题,并设定解决问题的路线图。这种课堂不是“胸中有书,目中无人”,而是高效率的好课堂。
当然,第二次备课是一个过程,会有各种实际问题。然而,好课堂从来不追求完美,中国好课堂的价值取向是追求缺陷之美。
2
“合作与适宜”相结合的研究
在合作的基础上,需要在课堂上改变观念和行为。在今天的教室里,老师们正在上课。以后能不能从教学班转到教学组?
教师要把学生组织起来,用领导力引导学生成为学习小组的负责人,形成小组文化,在课堂上植入即时评价和有效鼓励的元素,让我们的教师结束教学课堂,进入教学小组。
基于适宜性,有必要提高教师理解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能力。一门学科有多少知识点,能力要求是什么?这是国标,和国标是一样的;学生有不同的起点。知识点不等于合适的点。合适的点在哪里?这是学校标准,每个学校都不一样。
基于国家标准、知识点和适当点,围绕每个适当的知识点有几类问题需要研究。你不能完成问题,但问题是有限的。
在农业经济时代,由于信息闭塞,无边界的向海洋学习可能是正确的。如今云平台大数据时代,强调学海无界是错误的。
学海无涯,好老师导航是必须的。适当的控制本质上是提高教师阅读教材的能力。备课两遍后,看过学生的老师,既看了教材,又明白学生在哪里,既是好老师,也是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