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7日晚8时,曾在重庆市渝中区临江门地区1.2公里范围内服务交通指挥的临江门岗亭,被誉为“重庆第一岗”,完成20年使命,正式退役。
在过去的五年里,解放碑商业区变得更加繁荣,欢迎来自全国和世界各地的游客。它位于交通枢纽临江门路口。在智能交通组织系统的指挥下,即使日交通量达到几十万,也依然有序快速。
五年来,很多市民经过这里时,还是会习惯性地看着路口中央,仿佛曾经站在岗哨上的交警帅气的挥手就是确认通行的真正信号。
直到建国70周年,这个保持了20年“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的特殊警卫岗,即使已经“退役”,依然津津乐道,“它”永远烙印在重庆市民心中。
“重庆第一岗”执勤民警1分钟指挥30次
临江门路口位于繁华的解放碑中央商务区,是连接解放碑进出的三条主要干线的交通枢纽。受限于山城的特殊地形,这里通道狭窄,道路起伏,形成了一个章鱼形状的路口。当时高峰期每小时有6000多辆车经过这里,仅靠传统信号灯很难最大程度满足路口的快速通行。人们不得不依靠他们,于是临江门驿站群应运而生。
清一色长约1.8米的帅气男青年,在繁华地带屹立不倒,宛如山城里的“活雕塑”。它们成为当年市民关注甚至追捧的“焦点”和“地标”,也成为许多老重庆人的记忆。
在职组“星星”的背后是努力和坚持。“在高峰期,我们打破了传统意义上‘以地为岗’的观念,安排了一名执勤民警做手势。一名副执勤警官根据不同时段路口各方向交通流量的变化以及不同时段放行车辆的通行规则。多点跑指挥,将管理区域从展台周边50米扩大到四路周边总长1.2公里的区域。”黑帮集团前警官马也说。
那一年,执勤民警平均每天工作7个半小时以上。高峰时期,他们一分钟做30个扭动动作和各种手势,每天要挥臂、扭动、偏转上万次以上。管理路口时,副岗民警帮助正规岗民警疏导交通流量,需要在路口来回走动,一天大概要走7.5公里,三个月需要换一双鞋。
公交优先可变等待交通分流的创新实用方法
在岗位上,岗组民警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创新了“公交优先、可变等待流量、快速事故、口对口到达”等多种实用方法和指挥公式,创新了“等候区”模式,在有限的时间和时间内增加了路口的车辆通行能力,提高了通行能力。
20年来,通过反复创新措施,临江门路口通行能力从每小时5000辆增加到每小时6500辆。
警察马也说,作为当时的交警,事故少、秩序好、群众满意是对他们最好的奖励。最让他感动的是,每年夏天,站岗平台的地面温度都超过60℃,几乎每天都有不知名的司机和路人给执勤民警送去绿豆汤和饮料,缓解夏日酷暑。
据了解,自1994年创建青年文明号以来,第八邮政集团民警以20年“接力式”公正执法、周到服务,赢得了“重庆第一邮政”的美誉,连续20年保持“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20年来,历届执勤组7名民警15次获得国家荣誉称号,10名民警21次获得重庆市荣誉称号。
“这里,曾经是重庆交警战线的一面旗帜。在岗位组工作时,我感到光荣,肩负重任。即使有新的变化,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把这面旗帜扛下来,让人民满意!”这是岗组民警史晓本的心声,也是当年所有岗组成员的共同誓言。
如今,岗组大部分原警员继续在临江门地区执行巡逻任务。虽然“邮亭”早已消失,但他们维护交通安全、服务市民的使命和责任却一如既往。
“重庆第一邮政”20年的岗位经历了六大“变脸”
作为重庆最古老的交通标志岗,临江门岗亭于1994年正式成立,2014年正式退役。在过去的20年里,岗亭经历了六大变化。
第一个岗亭:带伞的水泥桩
只是一个有伞洞的混凝土桩。雨天或晴天,警察会找一把大伞作为顶。站岗几个小时后,警察不是被雨淋透了,就是被太阳晒得大汗淋漓。展台的底座很低,车辆似乎就在我们面前呼啸而过。
岗亭很小,管辖范围也很小,只有临江门路口和岗亭周围50米范围内的区域。尽管如此,当时的临江梦港集团开始树立形象:与各公交车队签订联合建设协议,提高执法水平;与社区贫困家庭携手服务群众。
第二个展位:带展位盖
顶岗来到临江门路口时,临江孟岗集团已成功获得“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来自北京的第一邮政组组长蒋瑞华获得的“全国青年文明号”奖牌悬挂在邮政箱的顶梁上。
由于解放碑地区交通流量增加,岗组管辖范围开始延伸,伍肆路交叉口也纳入管辖范围。此时岗组民警在强化自身业务素质的同时,有了“双语”的要求,不仅要掌握普通话,还要掌握基本的英语对话。
第三根护柱:安装空键
虽然岗哨小,但配备了空,大大缓解了“夏天出汗,冬天手僵硬”的执勤环境。临江梦港集团也把更多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在全市交警系统,率先向全社会发放“青年文明服务承诺卡”、“舆情评估表”、聘请“警务监督员”;在管辖区域不变的前提下,精简人员,确保效率最大化。
第四个展位:底座抬高
临江门岗组管辖范围再次延伸:仓白路-临江支路-临江路-临江门路口-北曲路,全长1.2公里。道路交通警察的执勤风险系数增加。为了保证执勤交警的安全,展台的底座抬高了两步。
根据交通状况变化,扩大岗群管控范围,由点及线开展交通宏观调控;创建了“可变车道”、“停车线前移”等科学分流手段,确保临江门地区交通畅通。
第五个岗亭:大方顶岗亭
2007年,服役三年多的第五警卫岗开始变脸。这个摊位见证了临江孟岗组最“旺”的人。在此期间,岗组人员多达12人,管理范围从最初的1.2公里扩展到10公里左右的管辖范围。
作为服役时间较长的岗亭,车顶宽大的岗亭经常遭受过往车辆的“近距离接触”——岗亭上很多地方都被汽车刮伤。
第六个展位:汇聚众多家庭的力量
2007年12月18日,第六岗亭正式投入使用。这个岗亭改成了穹顶,集前五个岗亭的所有功能于一身:增加了电子显示屏,可以用来发布温馨提示,放置收音机随时收听路况,让民警随时调整临江门路口的交通组织;安装了5个空气幕和2个冷暖空调节,解决了执勤交警的燥热和暴戾之痛;为了防止岗亭再次被过往车辆“亲密接触”,建筑上采取了一些特殊措施,使其基础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