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案例:
患者孙某某,男,63岁,企业退休员工,爱好户外运动等健身活动,体质中等,有10年以上糖尿病病史,遵医嘱一直服用降糖药物,定期监测血糖,活动后无心悸、胸闷、胸痛等冠心病病史。
五天前,早上起床后,突然胸闷胸痛,位于胸骨后,30分钟无法缓解。当她的爱人发现情况没有好转时,她催促她来医院治疗。门诊心电图显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该患者病情的特点是通常无冠心病症状,无明显诱因的突发心肌梗死。这种情况在临床上被称为无症状心肌缺血或隐形冠心病。其发病机制和对人体的危害与常见的冠心病并无不同。由于其隐匿性,不容易引起患者的注意,更容易导致漏诊或误诊。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预防和治疗如下。
致病原因
隐性冠心病又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是指患者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但没有心悸、胸闷、憋气、胸痛等症状。
一般人群隐匿性心肌缺血的发生率高达2.5%~10%,死于心源性猝死者中约有四分之一在死亡前没有任何冠心病症状。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冠状动脉狭窄和心肌供血不足,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与冠状动脉病变较轻、侧支循环较好、痛阈增高有关。静息时、运动负荷增加时或动态观察时间断出现心电图缺血。
临床表现
1.冠状动脉狭窄引起心肌缺血有客观证据,但无心肌缺血症状。
2.我患了心肌梗塞,但现在我有心肌缺血,但我没有心绞痛。
3.有心肌缺血发作史,但有时有症状;有时无症状,这类患者在临床上最常见。
诊断
临床检查发现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且无其他原因需要解决,且无相关临床症状可诊断。冠状动脉造影可以做出明确的诊断。
由于临床上没有相关症状,容易造成忽视或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无症状患者可突然转为心绞痛、心肌梗死或猝死,并可逐渐演变为缺血性心肌病伴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等。
防治
防治措施与其他类型冠心病相同,包括消除高脂血症、高血压、高血糖等危险因素;生活方式改变饮食疗法;采用多种药物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减少或消除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作。
若用药期间持续出现心肌缺血,应行冠状动脉造影确定是否存在狭窄及狭窄的部位和程度,并根据狭窄的程度和位置采取保守治疗或支架植入术。
刘博士热情地提醒道:
对于45岁以上的人群,尤其是有其他基础疾病的人群,建议每年定期做一次心电图检查,排除心肌缺血性疾病。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可有效防止其进一步发展为心肌梗死等严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