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游客在湖北省远安县太清洞景区游玩时,将景区内的钟乳石掰断,想带回家,却被工作人员拦下。远安太清洞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大的圆顶形洞穴。整个洞穴深约2800米,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洞穴中的钟乳石大约在2.8亿年前开始形成,颜色是非常漂亮的乳白色。不幸的是,破碎的钟乳石永远无法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钟乳石的形成经历了几千年甚至上亿年。可以说,它是大自然和时间都不放弃打磨的珍贵艺术品。那么,钟乳石是如何形成的呢?
钟乳石,又称钟乳石,是指在漫长的地质历史和特定条件下,碳酸盐岩地区洞穴中形成的不同形态的碳酸钙沉淀物的总称。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渗入石灰石缝隙,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水溶性碳酸氢钙。当溶有碳酸氢钙的水从洞顶滴下时,分解产生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水,碳酸氢钙再次变成固体,逐渐生长成钟乳石,其成分与冰洲石和大理石相同。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钟乳石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形态,有着我们今天可以看到的丰富多彩的外观。被地下水溶解和输送的物质往往以过饱和的形式沉淀,从洞穴顶部下落时逐渐堆积在底部,形成溶解坑。当泥沙逐渐变高时,会形成溶洞滴水石,从下往上生长,成为石笋。当滴下的过饱和沉积物沉积在洞穴顶部时,钟乳石将从上到下生长。当上面的钟乳石和下面的石笋连接起来,就形成了石柱。
如果过饱和溶液顺着岩壁流下沉淀,就会形成像瀑布或窗帘一样的钟乳石。如果溶液快速滴落,流向更大的区域沉积,就会形成莲花状的钟乳石。有时,当沉淀过程中大量二氧化碳溢出时,石材表面会形成不均匀的气泡坑。钟乳石形态多样,是天然的,绝对是大自然和时间的神奇。
钟乳石的形成往往离不开洞穴。但由于石灰岩层的钙质含量和侵蚀程度不同,逐渐被溶解,分为相互依存、千姿百态、险峻秀丽、景观奇特的山峰和洞穴。这种地貌一般称为喀斯特地貌。当一个地方气候温暖湿润多雨,有厚、纯、近水平的可溶岩层,且这些岩层附近的排水条件较好,在相对较长的时间内地面状态相对稳定时,就容易形成壮丽的洞穴奇观。
中国古代有钟乳石和洞穴的记载。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人利用钟乳石建造园林假山。中国古代医书记载钟乳石可以入药。《本草纲目》记载,钟乳石能温肺、吸气、治肺寒、止咳化痰。《探源医林编》记载钟乳石暖脾胃,使血生怒。历代学者也对这一自然奇观赞不绝口。唐代韩愈这样描述桂林喀斯特地形:“江左青洛带,山似玉簪”;北宋沈括在《孟茜笔谈》中记载:“石洞之水,皆钟乳石”;明代徐霞客在游记中这样描述:“百为一组,侧目不能指屈。”
我国幅员辽阔,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钟乳石资源丰富。钟乳石分布在东部的江苏,南部的广西,西部的贵州、四川、重庆、云南,北部的辽宁,中部的湖北、河北。其中,广西、云南、贵州等省有大量的溶洞,其中著名的桂林山水呈现奇峰异洞。这些溶洞各具特色,是大自然亿万年来留下的宝贵财产。
织金洞位于贵州毕节,以“大”、“奇”、“全”钟乳石著称,被称为“喀斯特博物馆”。里面面积最大的叫“广寒宫”,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钙质沉积物类型丰富,有“霸王盔”之称的帽状石笋;有一棵17米高的“银雨树”——塔松形石笋,其最终形成大约需要15万年。
在湖南张家界黄龙洞,有一座名为“定海深圳”的钟乳石,高19.2米,比一座六层小楼还要高,但它的体型非常纤细,最细的部分直径只有10厘米。由于石笋需要一点一点积累,从下往上慢慢生长,推测至少需要20万年才能长到19.2米,而形成如此匀称纤细的身材,就意味着在漫长的20万年里,洞顶滴水变化不大,同时,洞底地壳岩层一直处于稳定状态,才能形成这么高却又这么纤细的石笋。
钟乳石、石笋、石柱、石帘、石花等种类繁多。在广西桂林市西北部的芦笛岩洞穴中。这里的钟乳石以浓度高、景色相连、入景动人而闻名。最宽部分约93米,最高部分约18米。在人工灯光的作用下,整个洞穴被神秘的色彩所覆盖,被称为“水晶宫”。
……
还有很多洞穴和钟乳石景区值得一看,但需要注意的是钟乳石是不可再生资源,不能随意开采破坏。它们对于研究喀斯特地貌和地质变化极其重要,同时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我们应该珍惜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形成的宝贵奇迹。
如果图片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