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观 儒家的生死观:生前何必大睡 死后自会长眠;努力才是人生的宿命

栏目:科技 2021-09-27 16:54:03
分享到:

“你为什么要在死前睡很长时间?你死后会睡很长时间。”这句话相信在无数人的心目中有着深刻的印象,也经常出现在很多学生的校园标语中。

民国女作家萧红说,这句话的意思无非是告诫人们,人活着就要不断做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努力是人生的宿命,要努力拓宽人生的宽度。

正如这句话所说,萧红就这样度过了短暂的31年,留下了无数后人敬仰的文学作品。

其实,这短短的一句话,是萧红从孔子教育弟子中总结出来的一个典故,也凝结了儒家关于生死观的思考——“天道健康,君子自立。”人活着就要不断奋斗,不断奋斗,这样自强不息的人生才有意义。

自古以来,无数仁人志士践行着这句话的真理,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赢得了人生的无限价值,以至于他们在死而复生时,依然被后人敬仰和敬仰。

虽然儒家思想在当今社会只是义务教育的一部分,或者说体现为一种社会口号,但它的思想和智慧早已深深地刻在中国人的血液里,我们受益匪浅。

生而为人,死得好

《论语》是儒家经典,由儒家创始人孔子的弟子编纂而成,记载了孔子尊师重道的言行。相信每一个读过《论语》的人,对孔子最喜欢的小学生子贡都非常熟悉。

子贡作为孔子的十大哲学家,不仅是当时善于辞令的政治家,也是一个善于经商的人,他的清正廉洁的经商风气——“端木遗风”对后世影响深远。

即使是这样一个出类拔萃的弟子,在孔子门下读书,也难免受到指责。相信学习对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一种乐趣,子贡甚至有厌学的想法,于是他问尊敬的老师是否可以离校。孔子放弃学习,回家休息,当然是不能接受的。无论子贡给出什么理由,孔子都没有谈判的余地。

子贡气得口口声声说再也不学了,回家睡觉。孔子指着远处的墓地,告诉子贡,你看,还有人在“睡觉”。如果你想睡觉,就像他们一样。

这种简单的对话之所以流传千古,不仅仅是为了警醒那些寻求安慰和享受的人,更是为了包含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对生与死的理解——努力活着,死后休息。

在孔子眼里,人要生而为人,首先要学会努力,然后才能施展“扶全民”的抱负。为国为民发光,是人一生最大的价值体现。上课偷懒打瞌睡是不可原谅的。除了子贡,宰予上课睡觉,被孔子严厉训斥,说是朽木不可雕也。

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尽教师的职责,即传道、授业、解惑。

孔子,本名丘,字,宋代名臣,后迁居鲁避难。孔丘很小的时候,他的亲人相继去世,只有他的母亲把他抚养成人。

在鲁浓厚的礼乐文化中长大的,工作非常努力。他曾经回忆,年轻的时候,“我比较少,比较刻薄,所以很多人会看不起东西。”因此,他非常精通礼仪、音乐、射击和皇家。

孔子经历了很多困难,无论是做官,开办私塾,还是周游列国。然而,他始终致力于“恢复李周”,并在“以礼报仁”的终极人生道路上奔跑。如果问你孔子为什么能有如此坚定不移的毅力,当然是儒家的生死观:生而不息,死而无憾。

你为什么活着和死去

顺治皇帝曾感慨地说:“我出生时是谁?闭上眼睛是谁?”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提到:“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说明古今中外有无数思想家想解决“生在何处,死在何处”的问题。当然,这个问题从来没有标准答案。不同的宗教和学校有自己的观点。

其中,西方主流宗教思想认为,人死后会去另一个世界,无论是去极乐世界还是痛苦的地狱,都需要上帝在你死前根据你的德行做出决定。因此,在他们的意识形态中,他们活着的时候都想成为好信徒。

相比较而言,东方思想博大精深,包括追求精神超越、生老病死自由的佛教,以及重生你的生命、坦然接受死亡的道教。但儒家“为他人讨回公道”的生死观,至今仍烙印在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的心中。

孔子曾说:“不知道生,怎么知道死?”生与死,当然谁也无法避免,首先我们要尊重自然规律。没有人能决定死后会发生什么,所以我们应该更多地思考如何“过上完美的生活”。

人的一生是短暂的,但创造的价值却可以因人而异:一个人可以通过不断的努力和修养来拓展人生的宽度。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一个超越死亡的概念。

“为什么死前睡了很久,但死后还会睡”说的是生死不是最重要的,而死亡并不可怕,它只是一种休息的方式。当然,重要的是要有德,要立功,要敢言。即使英年早逝,做这些事情也不是一件悲观的事情。

就像“听到真相,可以在夜里死去”,当你出生,听到真相,可以无怨无悔地死去。而真相究竟是什么,是君子眼中的“杀人,舍身取义”。

孟子曾解释说:“生为我所欲,义为我所欲。你不能两者兼得,你可以放弃你的生命,接受正义。”正是儒家眼中的这种生死观,影响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儿女舍身立命,成就自我。

南宋儒生文天祥,面对元人宁死不屈,留下了那句名言“人生自古谁不死,留丹心作纪念”;晚清时期,戊戌变法失败后的谭嗣同并不想逃跑,而是从容就义。他还留下了一句豪爽的话“我从横刀上嘲笑天空,留下了我的勇气和两座昆仑山”。

因此,面对子贡的厌学情绪,孔子应该受到严厉的批评。即使不满足国家正义,想着为了正义而舍命,也要时刻牢记“生则勤,死则静”的观点。人是不是天生要死,是轻于鸿毛还是重于泰山,都是由人出生时是否努力而决定的。

儒家也非常重视死亡

虽然孔子出生在封建社会,但他仍然是一个非常现实的人。他不相信道家追求长生不老的理念,也不相信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须服从鬼神的真理。

当鲁兹问及尊师重道和鬼神相关的知识时,孔子回答说:“不知道怎么活,就不知道怎么死。”孔子没有直接回答鲁兹的问题,而是劝他不要担心鬼神,而是活在当下,活出价值。

很多人看到这句话,却有疑问:儒家不是讲死吗?

其实不然,这句话是在特定环境下对鲁兹说的。因为鲁兹不是一个好的思想家,有时他非常鲁莽。孔子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选择引导他不要沉湎于鬼神,不要过多地讨论死亡。

儒家非常重视死亡和牺牲。然而,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没有正确认识鬼神和祭祀的真正含义。孔子用他的能量引导人们迷信鬼神,对生命的终结有了更正确的态度和认知。

出生时就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在儒家,即使祖先死了,他们还活着,精神永无止境。后人要继承祖先的血脉,这才是祭祀的真正目的。

总结:

儒家的生死观非常全面,这也体现在中国传统美德“孝”上。除了孩子的繁衍,孝道还体现在:“养生不足以成大事,临终可成大事。”

人只死一次,父母死了,孩子也要想尽办法死。他们不应该草率或节俭。自孟子提出这一观点并以身作则以来,厚葬在中国已成为千百年来的习俗。

当然,孔孟以及无数儒家传人,都把“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奉献”作为自己的生死观,通过自己的努力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