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波关于文物和博物馆的综艺走进了大家的视野,公众看到了这样一群人,他们在博物馆里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热爱研究陈列在他们身上的每一件展品,为之付出心血,不厌其烦地给参观者讲述展品背后的故事...而文物博物馆专业就是这群人的聚集地。
百年名校南开大学早在1980年就开设了中国高校第一个博物馆专业。所以在这方面走在前列的南开大学有很大的话语权。40年来,南开大学文物博物馆专业为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天,边肖将为大家介绍享有“中国第一”美誉的南开大学博物馆专业。
南开这个专业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为了培养博物馆急需的管理和研究人才,1979年11月,南开大学历史系准备开设博物馆学专业,开创了高校培养文化和智力人才的先河。1980年2月25日,教育部给予正式答复,同意开设新的博物馆学专业,这是中国高校第一个博物馆学专业。
而且南开的文物和博物馆学专业在校友会2020中国历史一流专业排名中名列前茅,被评为中国五星级一流专业。此后,南开历史系的实力派老师和文物博物馆领域的著名专家共同支持南开文博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始终走在发展的最前沿。
2000年,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成立后,博物馆学专业更名为现考古与博物馆学系。涓涓细流最终会汇聚成一条河。转眼间,南开的文化艺术专业已经成为中国文物博物馆领域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他还多次受国家文物局委托,开设文物专题培训班、研究生班和省级博物馆馆长培训班。
放眼国内外的文化艺术领域,都能发现南开学子,他们为文物博物馆事业贡献自己的才华,成为行业的中坚力量。还有文博的校友,他们担任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员和世界各地许多博物馆的研究员。特色特产南开文博的创建和发展,硕果累累,为南开百年历史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也可以看出,南开的文化艺术专业在行业中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这与其优秀的人才培养是分不开的。如今,南开大学文化艺术专业课程设置齐全,包括中国通史、博物馆陈列艺术、物质文化史、古代器物等20多门课程。而且这些课程体系和部分教材在文物、陵墓考古、汉、唐、宋、元、明考古、博物馆学等领域的相关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认可,多次获得国家级或省级奖项。
近年来,南开文博专业更加注重实践教学,探索多种教学模式,通过丰富多样的实习活动,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在深造和工作中更具竞争力。比如专业2016级本科生刘,专业保险研究综合排名第一,去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考古系;“南方嘉鱼”团队打造虚拟仿真课程,项目参加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在天津获得金奖...
南开大学博物馆作为国内高校文化艺术专业的龙头,自然是拔尖的。一流大学要建一流大学博物馆。南开大学博物馆是在国家文物局和地方文化艺术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建立的。就连南京博物馆、故宫博物院都将馆藏文物分配给南开的文化艺术专业进行标本教学。截至2014年,南开大学博物馆拥有国家一、二级文物近3000件。
边肖还了解到,自博物馆对外开放以来,新加坡总统、英国驻华大使、教育部副部长等相关领导,著名艺术家范曾、著名学者叶嘉莹、南开大学“国父”严修的曾孙女严文玲以及学校历届校友先后来馆参观。这让边肖想看看南开博物馆的“风采”。
如今,释放文物资源潜力,挖掘文物资源价值,使博物馆的发展成为推动南开大学发展的有力支撑和新亮点。
2017年,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文博系受湖北省文物局委托,共同承担汉石高铁文物保护工程;
2019年,博物馆策划了一场名为“把历史留给未来——南开大学博物馆与纪念建筑”的摄影巡回展,展示了南开大学博物馆、八里台校区内具有历史意义、承载百年南开品格的建筑、雕塑、古迹;
2021年“求同存异、和平共处”——周总理外交思想图片文献展通过大量珍贵的史料和纪实照片,再现了新中国大国外交史...
有人质疑“南开大学没落了”,这在边肖看来是危言耸听。从上述文化艺术类专业来看,南开大学自成立以来实力一直走在国内高校前列,在文物博物馆领域的地位不容小觑。所以同学们要擦亮眼睛,不要错过南开大学,一所宝藏大学!
关注“口袋志愿者”,获取更多申请大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