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之都 淮安:“运河之都”续写生态文旅水城新篇章

栏目:军事 2021-11-27 15:01:07
分享到:

“登上南舟北马舟”,开启了2000多年京杭大运河的厚重历史,位于郓河畔的古城淮安。它是九省繁荣昌盛的地方。它是千年运河历史脉络的生动记录和传承者。

淮安段是大运河最古老、历时最长、最复杂的一段。它在大运河历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在大运河体系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因水而生,因水而兴

诞生于水。作为运河沿线的重要城市,水是与淮安共存的智慧符号,大运河是淮安不变的城市记忆和珍贵的文化宝藏。明清时期,淮安成为淮北地区漕运指挥、河道整治、漕运、食盐配送的“五大中心”,奠定了其“运河之都”的历史地位。

曹云市鸟瞰图

2014年,京杭大运河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淮安作为重要节点之一,拥有两大遗产区、一段河道和五大遗产地,成为运河申遗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对水感到快乐。近年来,淮安在传承、保护、利用好大运河的命题上,努力唱响文化旅游的新声。淮安立足大运河文化的丰厚底蕴,追求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全力保护、传承、利用、体验“四篇文章”,彰显“水乡淮安运河之都”的独特魅力。按照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在保护大运河遗产资源的基础上,淮安着力推进运河文脉与运河资源利用的协调发展,使运河遗产保护和城市面貌得到全面提升。实施黎运河文化长廊保护工程,全面改善运河遗址及周边整体环境,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淮海戏、锣鼓、金湖秧歌等。相继入选国家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有淮海舒勤、渔鼓舞、勃利农民画等。以古拙淳朴的乡土气息成为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诗与远方”的深度融合

运河是“形”,文化是“神”,形神兼备,相互交融,为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淮安坚持保护、利用、传承、发展,推动“诗与远方”深度融合。

以大运河包容的文化情怀,增添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内涵。淮安将重点研究中国水运系统及其衍生的水运文化元素,挖掘整理淮扬菜文化、西游记文化、运河文化衍生的戏曲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淮扬菜文化包容、南北包容的核心文化内涵,助力文化旅游发展丰富业态、提升品位、拓展空。

观复

大运河历史遗迹丰富,为文化与旅游融合提供了供给。淮安运河作为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力遗存极其丰富。此外,戏曲文学、传统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运河发掘中继承下来,积累了丰富的运河家业。淮安开展了板闸遗址、泗州城遗址、青口水利枢纽遗址保护展示,建成一批运河遗产考古遗址公园。以发展休闲健康旅游为特色方向,打造一批具有运河文化特色的小城镇。

以大运河卓越的工匠精神,构筑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动能。淮安在保证河道原有保护的前提下,对运河段进行了水体和岸线整治。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运河沿线化工企业搬迁,进一步整合集装箱物流资源,积极拓展外贸航线,打造绿色生态走廊,让大运河成为淮安打通“青山绿水”“金山银山”的黄金通道。

打造运河文化旅游新品牌

目前,大运河文化带、淮河生态经济带、江淮生态集聚区三大战略机遇在淮安重合。作为优势突出的运河名城,淮安深挖作为大运河“老字号”“老记忆”“老品牌”的时代价值,努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文化特色、时代特色的“运河之都、水城淮安”城市品牌。

青口水利枢纽遗产区

弘扬文学创造运河文化新特色。结合两处发掘的青莲岗遗址,逐步转化黄冈遗址重大考古成果,深化淮安青莲岗文明研究,种植城市文化遗产;加强青口水利枢纽、清江闸、漕运总督府、洪泽湖堤等运河遗产保护,大力推进和支持县区非遗博物馆建设,开展龟山遗址保护展示和三峡三观馆修缮保护工程,重塑“运河之都”新形象。

清江浦楼

以文化兴旅游,打造运河旅游新特色。发挥城区最具文化底蕴和旅游前景的黎运河之美,加快建设以清江浦、中国水运城、杨珊湖、小湖河下为主体的黎运河文化走廊,通过“起步、承载、转移、结合”四大板块,努力形成“中国水运淮安”的品牌效应,打造集乡村度假、休闲观光、民俗体验为一体的运河文化旅游聚集区。

李运河

融合共生,打造淮安新风貌。加强景观带建设和水生态修复,推进运河文化长廊、皇家码头运河文化中心、清江浦1415街区等文化旅游引擎项目建设。围绕运河文化旅游集聚辐射区,推进运河旅游度假区、白马湖旅游度假区、洪泽湖旅游度假区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加快打造白马湖康养养老等休闲旅游、金湖三河湾等水利旅游、环洪泽湖“半马”等配套旅游品牌。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位置

赋能文化旅游打造运河文化旅游新品牌。在全省大局中思考谋划大运河淮安段建设,统筹“一区两带”重大战略布局,依托运河丰富的文化底蕴,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2019央视秋晚主会场“花落”淮安,而李嫣运河闪耀中国中秋之夜;中国大运河沿线城市非遗展已连续举办三届,成为淮安的金字招牌。它不仅是运河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钱球淮阳”文化高地的一大亮点。

以第二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为契机和舞台,淮安正加快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唱响“水懂我心,自然淮安”的全生态旅游品牌,努力让独具特色的生态文化旅游水城成为江淮大地上一颗闪亮的明珠。

扬子晚报/牛子新闻记者闫海峰图片来源:淮安市文光旅游局

校对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