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记》中的琵琶女从来都不是一个悲惨的形象。她物质生活很富有,但精神上有点空虚。
白居易之所以关注和理解琵琶女,是因为她的经历在本质上与白居易本人的经历非常接近,但她以不同的方式经历了同样的痛苦。
如果把白居易的人生经历和琵琶女的人生经历做一个比较,就会发现两者惊人的相似。
前半生,风光无限
先说说白居易前半生的经历。
白居易出生在一个小官宦家庭,生活并不是特别悲惨。至少有一些保证。可惜安史之乱后,中晚唐出现了割据现象,白居易早年也经历过几次战争,所以他深知百姓生活的艰难,这也是他文风的成因之一。
白居易小时候很聪明,学习很努力。所以有人说他“小光头”的原因是他学习太努力了,但是现在他的科学发达了,这大概是不靠谱的。
但可以肯定的是,白居易少年成名,至今仍是一个“诗名”。
我相信很少有人没听过这样一句诗“野火从来不会把它们完全吞噬,它们在春风中又长高了”。其实这首名为《浮德顾曹苑别》的诗是一首科举诗,“浮德”二字表明它是一部命题作品。
当时有一种叫“跑卷”的制度,考生在考试前或考试后向考官展示自己的作品,先做一个熟悉的鬼脸。白居易曾经拜访过资深诗人顾况。虽然不一定是“跑论文”,但肯定是类似这样的行为。
顾匡看到他的名字,语重心长地说:
大米贵,生活容易。
他拿年轻一代的名字开玩笑,说资本太贵,没有点本事活下去不容易。
然后他看了白居易的《永别了,古草》。
并说了八个字:
只有这样,生活才艰难!
这个故事在很多经典中都有记载,比如唐代张谷的《闲情逸致》、宋代游懋的《全唐诗》等等。
由此可见,他在文坛上的成功有点像当年李白遇到何的时候。“谪仙”一词让年轻一代的李白在诗坛声名鹊起。
此时白居易只有十六岁。
文坛有前辈,当然真的很有才华。白居易在仕途上也走得很顺利。
贞元十六年,也就是公元800年,白居易二十八岁,已经是大三了。
要知道唐代的“进士”含金量极高,也是众多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的一个。考中进士的人比考“明静”“舒鸣”等科目的人更受重视,这些科目是国家政治人才储备的摇篮。
但考上进士并不意味着当官,只是一个资格,就像上大学不一定意味着找工作一样。
两年后,白居易完成了优秀书籍的考试,成为了一个有政务能力的人才。第二年,他被授予秘书、省司库的官职。
三年后,白居易去了体育运动系,不再做校长,写了70多条策略,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于是被下放到基层锻炼。虽然他的官职不高,但代表了政府对它的重视。
经过一年的培训,白居易回到北京加入公司,之后的一段时间的经历可以用上升来形容!
元和两年回到北京,担任翰林学士,主要在北京学习政务;
元和做了三年的左舍利。他虽然官阶不高,但属于“说话当官”的体制,影响力很高;
元和四年,他们与写《赦农》的沈李、元稹一起发起新乐府运动,实际上是为了让统治者倾听民声,表达白居易的政治主张;
元和五年,白居易代替京兆府户部曹参军,但同时仍担任翰林学士,负责起草诏书,参与国家政治决策。
可惜的是,元和六岁时,母亲去世,他不得不回去悼念三年,暂时离开了京都。而当他再次回到官场,他达到了人生的转折点。
我们来看看琵琶女的经历。
虽然她曾经是艺伎,但要知道艺伎也是有专业能力考核的,她的天赋和艺术水平是需要考虑的。在这位琵琶女的自述中,我们可以知道她是当时最好的艺伎。
并且在十三岁时就掌握了吉他,她的名字在音乐人排行榜上名列第一。
她的艺术甚至令专家们钦佩,她的美丽令所有领舞者羡慕。
武陵的贵族青年们如何慷慨竞争,一首歌就能得到无数的红绸卷。
镶嵌贝壳的银梳子被她的节奏折断了,血的颜色被酒渍弄脏了。
一季又一季,欢乐接踵而至,秋天的月亮和春天的风都在她不注意的情况下过去了。
从她自我报告的细节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第一,她来自北京,是一个见过世面的女人;
二是她的琵琶技艺学得很早,是当时最好的学校,获得了最好的名次;
第三,她的长相被当时所有同龄人羡慕;
第四,她当时出场费极高,但追随者还是很多;
第五,她不缺钱,生活很奢侈;
第六,她不是昙花一现,而是真的很久了。
有了这样的经历,女人的生活永远不会悲惨。相反,她的生活质量很高,她很享受。
那么,这样说来,白居易的经历和琵琶女的经历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吗?
一是在文坛和事业上,风光无限;另一个率先进入娱乐圈,风靡整个京都。
巧合的是,他们后来的经历也很相似。
在我生命的后半段,我很孤独
白居易从丧返北京的第二年遇到了一些事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元和十年,也就是公元815年,吴丞相遇刺身亡。这次刺杀让朝堂显得很奇怪,但此时白居易已经上了台面,力劝朝廷彻查凶手。
本来是一个正常的过程,就是平民被杀的时候,都要立案调查,何况是曾经的总理。但奇怪的是,白居易却被指责为“越权说话”。
也就是说,不应该是他的事情。他说话违反了规则,所以被弹劾了。
这时,法庭突然活跃起来。有人攻击他违背儒家孝道。原因是他的母亲因为观花而死在井里,但白居易却写了“赏花”和“新井”的诗,这是不孝。
在宰相遇刺的那一刻,朝臣们开始抨击白居易的“多管闲事”和“言行不当”,这是显而易见的。
白居易为自己不畏权贵、敢于在葬礼前发声的行为付出了代价,被昔日的“受害者”集体排挤。
于是,年过四十的白居易被贬谪到北京。
那么,琵琶女的情况如何呢?
毕竟艺伎是一个吃青春的职业。当时琵琶技艺高超,老了就要离开。
琵琶女就是这种情况,她们的亲戚朋友相继离开,她也逐渐变得无人问津。
随着“门前鞍马稀少”的现实,做出了“以至于最后她把自己当老婆送给了一个商人”的选择,这是琵琶女命运的转折点。
嫁给一个商人后,琵琶女感受到了商人的逐利行为,让她独守空闺房,内心非常空空虚。她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自己年轻时的幸福生活,触动了自己的心灵,于是有了这次与白居易的偶遇。
这次见面发生在白居易被贬后的第二年,他的心境还没有完全熄灭,自然对琵琶女的经历有了深刻的体会。
一是被排除在仕途之外,心怀怨恨;另一种是情绪不满足和抑郁。
多么相似!
难怪中国文人的传统是用女性的不幸经历来影射她们的无奈,“香草美人”的传统始于屈原时期。
他们非常愿意把自己比作处于弱势地位的忠诚女性,在君主的忽视中表现出仁慈是一种常见的做法。
更何况,有这样一个活生生的琵琶女摆在我们面前,我们怎么能不感受到这份情感呢?
在精神世界,有很大的差距
白居易的一生和琵琶的一生都不悲惨。两人都物质生活丰富,衣食无忧。
白居易曾在《观徐麦》中说:
今天,我不种田也不种桑。陆离有300块石头,当他老的时候,他有多余的粮食。
可见政府给的工资还是足够的,即使降级到一个地方,物质条件还是比较好的。
白居易还写了他赏花喝酒的行为,说明他并不穷。
这位琵琶女之前有着非常丰厚的积蓄,而且她嫁给了一位商人,自然就不用担心自己的物质生活了。
他们的共同点是从上到下的精神落差,导致产生共鸣感。
不用说,白居易的精神世界、事业、诗歌都是风雅的代表;琵琶女虽然出生在一个浪漫的地方,但她所做的也属于精神工作。
无论是琵琶技艺还是与达官贵人的宴饮,她见过的世界都比她嫁的商人大。从北京出来的人自然会觉得浔阳市太偏僻了。毕竟白居易今年没事找个音乐弹得比较好的人。可想而知这里的精神生活差到什么程度。
所以琵琶女并不悲惨,只是精神上的落差导致了空灵魂的空虚。
白居易之所以能看重琵琶女,不是为了表达她的苦楚,而是为了与她们产生共鸣。毕竟《琵琶行》真正的内容并不是琵琶女,而是“去年我去了帝都”之后的内容,还是挫败了我的理想。
但从他的所作所为来看,白居易最终还是看不起自己的仕途,全身心投入到创作文学和做真正能造福当地百姓的实事上,这还是一个可以接受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