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的标准 翻译有哪些标准

栏目:军事 2021-10-06 04:34:52
分享到:

翻译标准是衡量翻译质量的条件。翻译越符合翻译标准,质量越高。那么,翻译标准是什么?

翻译标准 翻译标准

第一个翻译标准——“信总比不信好”

这个翻译标准是中国文学巨匠鲁迅提出的。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这种翻译标准理解为追求“忠实”,而不顾翻译的流畅性和通顺性。鲁迅针对梁实秋、赵等当时的学者提出了这一翻译标准。鲁迅对“不顺利”有自己的看法,并不是说把“天河”翻译成“牛奶路”。鲁迅认为“每一次翻译都必须考虑两个方面,一是使之通俗易懂,二是保存原文的魅力”。要想把文章翻译好,不仅要有扎实的外语基础,还要学习外语使用国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历史;让直译和意译相辅相成,融为一体,相互渗透,相辅相成。鲁迅提出的翻译标准在中国翻译史上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影响并不大。问题在于鲁迅没有解释忠实与通顺的关系。

翻译标准 翻译标准

第二个翻译标准——“精神上的相似”和“形式上的相似”

中国著名翻译家傅雷提出了“形似”和“神似”的翻译标准。他在《高老头》中写道:“就效果而言,翻译应该像一幅暂时的画,我们要的不是相似,而是相似。”就文学翻译而言,傅雷提出的“精神相似”和“形式相似”的翻译标准在中国影响很大,对中国翻译理论建设和翻译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他在鲁迅、茅盾、林语堂的基础上,发展了翻译艺术作品必须生动的理论。

翻译标准 翻译标准

第三个翻译标准——“转换”

“化境”的翻译标准是由我国著名学者、博学多才的钱钟书提出的。他认为文学翻译的理想可以说是“转型”;即一部作品从一个国家的语言转换到另一个国家的语言时,既能揭示出因表达习惯的差异而产生的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充分表达出原作的韵味。钱先生“化”的翻译标准类似于傅雷的“神似”、“形似”,也是针对文学翻译的。然而,它对其他文体的翻译几乎没有实用价值。比如法律法规的翻译不存在“转化”的问题,因为法律法规的语言严谨规范,在翻译过程中不需要形象思维,也不可能用想象随意“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