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送红军歌曲 歌曲《十送红军》的诞生地镇巴县

栏目:军事 2021-09-29 07:14:08
分享到:

红色故事会议

军民之间的“红色友谊”

——陕南“十大红军”诞生和歌唱的故事

镇巴县艺术团正在排练歌曲《十送红军》。近年来,他们积极创新节目形式,大力推广红歌。记者王紫薇摄

“——送红军到南山,秋风细雨缠绵,山中野鹿悲鸣,树树叶落……”红色歌谣《十送》唱响,群众与红军战士离别的场景似乎就在眼前,曲调悲凉,热泪盈眶。这首诞生于陕南的红色歌谣,是歌曲《十派红军》的前身。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年代,一曲《十送》唱出了军民的感人情愫,也表达了人民对党的感恩之情的真挚情感。无论是《十送》还是改编后的《十送红军》,虽然两首歌有一些不同,但党群关系、军民关系的真挚从未改变,这是红歌的动人之处。

《十送》歌词的收集整理

现在听到《十送红军》,是第一个编歌谣的。歌谣歌词改编自陕南红色歌谣《十送》,歌曲吸收江西民歌。走进汉中镇巴县博物馆,刻有“十派红军”歌词的石碑立于显眼位置,清晰记录着“十派红军”歌词的收集整理过程。这首能被当地人传唱的红色歌谣,能被如此广泛地传唱,是因为它最初的收藏者。

镇巴县博物馆副馆长马介绍,1956年10月,《十送》由镇巴县永乐镇人朱演唱,最早发表在《民间文学》上。《十送》生动地反映了1932年至1935年人民与红四方面军的鱼水关系,以及人民与红军的深厚友谊,是反映镇巴县在川陕革命根据地重要地位的证据之一。

据有关记载,1956年10月,时任中共镇巴县委干部的傅被派往剑池区调查革命烈士,收集革命斗争史实。在当时的永乐乡,傅发现一个叫朱的人知道很多革命事迹。傅找到朱后,朱说,红军部队平时创作许多红色歌谣,鼓励红军战士,号召穷人加入红军,支持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这些歌曲在根据地到处传唱。

朱曰:“镇巴红谣长十段,名曰‘十送’。”后来,朱唱了这首歌谣,傅文学在歌谣旁记录了歌词。后来,傅文学以“丰富”的笔名将这首歌谣送到《民间文学》杂志上。《民间文学》出版后,该歌谣被收入朱署名的《红色歌谣集》、《中国歌谣选》等全国性刊物。

“十大红军”唱遍全国

1959年,根据原歌词,镇巴县初级师范学校音乐教师刘广朗再次为当地民歌《绣荷包》谱曲,使歌谣传唱更加广泛。

196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部文化艺术团的音乐家空在《十送》歌词的基础上改编,并配以江西民歌。整首歌夹杂着场景和真挚的感情,使得《十派红军》迅速传遍全国。

“一个在秋风细雨中送红军去南山,一个送红军大道旁的红漆桌……”

在镇巴县文化艺术团排练室,团长王邦斌向记者展示了改编后的《十送红军》与原版在演唱上的差异。镇巴被称为“民歌之乡”。对于镇巴人来说,像《十送红军》这样的歌曲,就是沉浸在他们血液里的旋律。王邦斌说:“镇巴民歌起源于民间,流行于民间。人们唱红歌来表达对革命先辈的怀念。近年来,集团积极创新节目形式,更好地推广红歌。”

一直以来,以镇巴歌谣为代表的陕南红色歌谣内容丰富,有歌颂共产党的歌曲,有鼓励红军战士英勇战斗的歌曲,有号召青年加入红军和群众参加革命的歌曲,有反映红军和群众、共产党和群众关系的歌曲。其中广为流传的歌谣《十派红军》最具代表性,因为它能反映镇巴人参加革命、参加红军的光辉历史。

十派红军背后的革命故事

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刘志清,汉中市南郑区人。据他考证,“十送”的时间背景是秋天,而不是红四方面军主力最终撤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季节。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群众不止一次在前线告别红军。每次战斗前,群众都会为红军准备干粮、民工、担架和救援队,让红军搭车,希望亲人能顺利归来。

时间追溯到1933年农历五月,正是大巴山地区农民赶收种子的旺季。但是,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动宣传,农民不是逃跑就是躲进山里。面对这种情况,到达陕南杜愚地区的红军,把农民组织在家里,帮助村民收割庄稼、耕种田地、挨家挨户插秧,把打下的粮食送回各家各户。

当地人从未见过这样的军队,不抢粮食,并主动帮助农民耕种土地。看到人就说:“红军真是穷人的兵!”

为了感谢和支持红军,核桃树乡苏维埃政府动员群众,从土豪劣绅手中没收粮食40多万斤支援红军,家家户户为红军做布鞋、草鞋、豆腐。陕南苏维埃政府机关附近的群众组织了鞋队,给红军做了两千多双草鞋。红军与当地人民之间真挚而强烈的感情,必然会在当地的红色歌谣中得到体现。

马介绍:“从1932年12月到1935年2月,红四方面军在镇巴驻扎了两年多。除了唱红歌,它还非常重视宣传工作。他们成立凿子队,在山头、路旁、重点道路上就地取材,写了大量的口号文件,发动群众,实行土地革命,壮大革命队伍。”1934年7月,红四方面军特种兵、红十二师三十四团先后进驻镇巴县苏家坡赵家院,撰写了《中国共产党十大政纲》《土地法》等大量告示,留下了“贫农是红军的血肉”等石头标语。这些口号把党的方针、政策和纲领传播给群众,使群众对红军有了更深的信任感。

十派红军,一派又一派,其背后是川陕革命根据地人民日复一日积累的对人民战士的“红色友谊”...

红色文件

唱遍中国的《十送红军》其实起源于镇巴,也就是这首歌谣的发源地。1956年10月,时任中共镇巴县委干部的傅被派往剑池区调查革命烈士,收集革命斗争史实。在永乐乡,他找到了会唱很多红歌的朱。于是,红色歌谣“十送”被发现了。《十送》最早发表于《民间文学》,署名为朱的《唱赋文学集》。1959年,镇巴县初级师范学校音乐教师刘光朗根据《十送》歌词为当地民歌《绣荷包》谱曲,使这首歌在陕南广为传唱。20世纪60年代初,军政部空文化艺术团改编《十送》歌词,用江西民歌将《十送红军》搬上舞台。此后《十送红军》迅速传播,成为人们喜爱的歌曲。

采访和评论

“十大红军”背后的军民鱼水状况

——访镇巴县艺术团原团长刘广朗

刘光朗是镇巴县文工团的老团长。作为全县第一个唱镇巴民歌到北京的人,他对镇巴革命歌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刘光朗说,镇巴县地处川陕交界,素有“民歌之乡”“红军之乡”的美誉。这里曾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红军在这里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进行了土地革命,进行了一系列艰苦卓绝的斗争,挽救了艰苦奋斗的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故事,也培养了爱民拥军的情怀。红军与镇巴苏区人民之间真挚而强烈的感情,也体现在巴山人民喜爱和熟悉的歌谣中。《十送红军》是最具代表性的歌谣之一。

根据刘光朗的分析,《十送红军》曲调柔和,歌词的时代背景是秋天,烘托了人物的心境,表达了离别的哀愁。“红军一下南山,秋风细雨缠绵,山中野鹿哀鸣,树木梧桐叶纷纷脱落……”自然景象如此凄凉,也引发了群众的依依惜别之情。之后随着歌词的循环,情感一层一层加深,生动地展现了红军与当地人民的深厚情谊。

刘光朗说,现在,镇巴县形成了高歌猛进、保护十大红军的浓厚氛围。在悠扬醉人的歌谣中,这里发生的反映军民鱼水情的一幕幕似乎就在眼前。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无数后人都会从这首红色歌谣中汲取力量的源泉,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面试笔记

唱着民歌,心连心

《红军十大告别》最早是川陕革命根据地传唱的一首红色歌谣,捕捉到了群众告别红军的动人画面。当地人民告别红军时,会帮助红军准备粮食、药品和衣物,送他们经过一段段山路和无数关口。在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中,党和群众、军队和人民的鱼水经过战争的洗礼更加珍贵。群众之所以如此不愿意红军战士,是因为红军的到来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和平与希望。红军帮助他们收割庄稼,干农活,向他们宣传新思想,就像春风吹过穷乡僻壤一样。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共产党的根、血和力量在人民。“十派红军”背后的这些故事,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人民同甘共苦,生死相依。

红色歌曲是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能够唤起人们的红色记忆。革命时代后的今天,在口口相传中,像《十送红军》这样的红歌依然带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使我们受到教育和感染。在新的征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这样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各级各部门要继承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真正把群众需求作为努力方向,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先锋和群众

挑群众肩上的担子,记人心

——记陕西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白

“过去,我们总是自称‘穷人’,试图挑起我们肩上的担子。今后一定要把脱贫攻坚的经验运用到乡村振兴工作中去,继续奋斗。”陕西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世界银行镇巴县乡村振兴局办公室主任白说。

扶贫老兵白以前在县扶贫办工作过20年。在多年的工作中,白对扶贫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说,扶贫工作数据表中汇总的数字是人民生活状况和收入水平的写照,不断督促他们不懈努力,从一个方面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镇巴县曾是我省贫困县。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2020年2月,镇巴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通过了全国脱贫攻坚普查。

在过去,白见过当地人因为看病吃药而背负沉重的负担,也见过因为没有产业而没有办法致富的人。后来,这些问题通过健康扶贫和产业发展得到了有效解决。摆脱贫困不易,如何巩固贫困,防止人们返贫?白花了很多时间思考这个问题。经过大量走访调研,白创新性地提出了镇巴县防返贫“12345”监测预警帮扶机制,得到广泛肯定。

“12345”是指建设一支强有力的“队伍”,在强县的镇村选拔和匹配三级信息员;做到“两个坚持”,实现预警监测和帮扶全覆盖;明确“三个目标”,明确已经脱贫的人不会返贫,边缘易致贫的人继续消除贫困风险。对于一般农民来说,由于疾病、灾难和突然的变化,收入会急剧下降或支出会急剧增加。做力所能及、应该帮助你的事,确保自己不能大规模地守住返贫的底线;建立“四个机制”,全方位扩大工作成效;强化“五保”,夯实防贫责任。建立县、镇、村三级书记联防,县级相关行业部门负责,镇、村抓落实的责任制。成立工作专班,明确任务,及时组织镇县相关行业部门对重点对象进行抽查,核实纳入监测预警对象,核实消除返贫致贫风险。

其中,白在选拔200多名县、镇、村三级信息员时,考虑到将村级信息员纳入公益性岗位,每月向每人提供500元补贴,增加了他们的收入。白说:“我们的工作必须从群众的角度出发,千方百计考虑群众,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生活。”

“每天都是星期一”,这是白被家人看到的工作状态。白的父母已经70多岁了。因为工作忙,白不能经常和父母呆在一起,但只要他一到空就会第一时间去看望父母。白的父母理解并支持儿子的工作,经常鼓励他为人民多做实事。说起这个,白心里很愧疚,觉得自己不够关心家人,但一旦投入工作,他很快就不知疲倦地工作起来。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的今天,白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将继续坚守在第一线,继续奋斗,带领群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在正确的时间赶上并超越

“民歌之乡”奏响新乐章

——推进镇巴县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纪实

镇巴县巴丽镇结合地域特色发展乡村旅游,让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个人资料照片

6月26日,“住汉中”暨旅游发展大会召开。镇巴县已成功签约白石河旅游开发项目、杜愚生态旅游景区二期、巴山铁路文化旅游小镇等3个旅游开发项目,总投资近9亿元。这些项目的签约和后续建设,将进一步夯实镇巴文化旅游产业基础,提升惠民服务能力,推动文化旅游项目升级。

镇巴县地处巴山深处,有“三乡”之誉,是红军、民歌、苗族的故乡。近年来,该县依托区域特色文化旅游资源,不断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使文化旅游产业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

深挖资源与文化旅游实现融合发展

6月29日晚,“喜迎明月”广场文艺晚会在镇巴县民歌广场上演。《为党唱支山歌》《东方红》《十送红军》等歌曲将晚会演出一次次推向高潮。

“喜迎明月”是镇巴县一项持续多年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截至目前,已演出近百场。《喜月会》将各种具有陕南、镇巴特色的民歌、民俗融入到演艺节目中,不仅丰富了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让游客感受到了浓浓的镇巴风情。

近年来,镇巴县充分发挥国家级文化先进县的优势,深挖地质科普文化、竹文化、苗族文化、红军文化、民歌文化、三国文化、茶文化等文化资源,充分展示“三镇”文化的独特魅力,不断提升区域知名度。川陕红色交通线巴丽纪念馆正式开馆,建成陕南镇巴民歌国家级非遗示范基地。镇巴宣纸传统造纸工艺被列为省级非遗项目,原创大型陕南乐舞剧《巴山之风》获第八届陕西艺术节“文华戏剧奖”“音乐奖”“舞美奖”三项大奖。以红军文化为主题的数字电影《风雨天池寺》,

镇巴县依托区域整体布局,东部依托巴山水和茶文化积极打造生态旅游和农耕体验农业旅游产业群;中国电影以花园县城和民歌文化为核心,打造美食购物、民俗体验的商旅产业群;西部电影聚焦原生态竹林、红色文化、苗族文化,打造学习旅行、健康生活体验的产业集群。未来,镇巴计划在东、中、西部地区形成各具特色、多元支撑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格局。

夯实基础,打造全球旅游新突破

“西镇高速开通后,来Xi安、汉中旅游的人明显多了。每逢节假日,不仅景区附近的房间客满,而且很多人也住在县城。”镇巴县草坝景区负责人周国顺说。

位于大巴山深处的镇巴县,以交通建设为突破口,积极推进全域旅游。西镇高速公路的开通,使汉中到镇巴的时间从3小时缩短到1.5小时。镇巴星子山隧道及引线工程也将于年底完工,将解决镇巴东部5个镇9万多人的出行问题。镇巴县西北部236公里的生态旅游环线于去年7月建成,覆盖泾阳、清水、三元等8个镇,将沿途的草坝景区、天坑群、木竹海、杜愚玉洞等自然人文景观紧密联系在一起,发挥了“交通引领、产业齐发”的重要作用。

“十三五”期间,镇巴县以全区旅游为总体规划,全县旅游业发展呈现新气象,对县域经济贡献率大幅提升。镇巴发现世界级地质遗迹,草坝景区成功创建镇巴首个3A级旅游景区。镇巴县有5个镇级旅游咨询中心、3个智慧旅游平台、26个A级旅游厕所、42个景区农家乐。

随着全县旅游产业逐年扩大,食品、住房、交通、旅游、购物、娱乐等旅游要素产业得到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增长,旅游综合服务功能日益完善。“十三五”期间,镇巴县旅游接待量和旅游收入分别从2015年的27.41万人次和1.45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69.48万人次和3.27亿元。

抓乡村旅游发展再上新台阶

“我是2016年创办这个企业的,现在在镇里的支持下,我已经投产了一个年产440吨大米的深加工项目。随着巴丽镇乡村旅游越来越好,我们的产品也越来越畅销。”镇巴县裕丰生态农牧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范本翠说。

镇巴县巴丽镇四面环山,是一个罕见的盆地地形。该镇以乡村振兴为契机,以打造4A级旅游景区为目标,依托川陕交通红线巴丽纪念馆,打造“一馆两区三园四院五桥六景”等30余处景观。该镇推出了“游巴丽、享美食、住农家乐、赏田园风光、游美丽乡村”的旅游品牌。2020年接待游客4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00多万元。

从全县来看,“十三五”期间,镇巴成功创建1个省级旅游名镇、2个乡村旅游示范村;推出田园巴丽、清水苗寨、兴隆茶乡等8个乡村旅游景点,打造油菜花海观光、红色游学、茶旅观光、苗乡风情体验等4条精品旅游线路。该县将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有效结合,通过鼓励农民兴办农家乐、带就业岗位、出售农副产品、分享红利等方式,形成了一套稳定的增收体系,为助力乡村振兴发挥了积极作用。

“十四五”期间,镇巴将立足县域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坚持文旅融合,加强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和人才保障,充分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内涵,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整合文化旅游资源,推出文化旅游精品店,打造文化旅游品牌, 把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为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重要战略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把镇巴打造成陕南及毗邻地区重要的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

学校报告;副本

近年来,镇巴县立足文化强县定位,实施文化强县战略,利用好“全国文化先进县”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两张名片,利用好真正的民歌之乡、红军之乡、苗族之乡等“三乡”特色, 并利用活世界天坑、生态美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镇巴民歌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渔鼓等自然文化资源优势。 ,继续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十三五”期间,镇巴县旅游接待量和旅游收入分别从2015年的27.41万人次和1.45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69.48万人次和3.2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