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吸收期:从牙牙学语到模仿,孩子对各种声音感兴趣,像海绵一样吸收环境中的各种语言,通过观察成人的口型获得语言、语调和节奏。
语言爆发期:一直在说,重复模仿大人的话。
自言自语期:喜欢自言自语,自己讲故事,窃窃私语,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语言与思维脱节期:语言储备跟不上思维的发展速度,容易有点口吃。
诅咒语言的敏感期:像骂人或咒骂,通过这些行为体验语言带来的力量。
发现语言功能区优先在大脑左半球发育,0~3岁是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儿童语言学习最重要的时期。6~7岁后,学习效果和速度明显下降。
语言敏感期具有周期性和特异性,一旦错过就无法补救。帮助孩子早点学会说话,并不是让父母有更多的面子,而是帮助孩子用一半的努力去适应这个世界,与人交流,塑造性格,培养自信。
父母必须把握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不要带着“贵人语迟”的侥幸心理盲目等待,错过语言干预的最佳时机。
1.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学习一门语言,最重要的是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轻松、愉快的语言环境。
婴儿无法区分口语和背景噪音,除非这些词比噪音更响亮。出于孩子语言发展的需要,要求家长给孩子一个相对安静的语言环境。
孩子天生对节奏或者旋律比较敏感,所以家长可以尽量每天安排一些时间和孩子一起听歌唱歌。当孩子感受到旋律时,他们自然会记住歌词,掌握语言。此外,家长还可以通过阅读绘本,用柔和悠扬的语气讲故事,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模仿对象,孩子在语言模仿的早期缺乏分辨力,会无选择、无目的地感知模仿。所以,家长一定要给孩子创造一个“美好”的语言环境,注意孩子的言行举止,杜绝骂人。
2.尽量使用标准化且易于理解的语言
一岁半以前的孩子会因为发音器官发育不良而过多使用儿童语言,这是语言发展到特定阶段的表现。一岁半以后,当孩子能够相对连贯地说出完整的句子时,孩子的语言应该逐渐退出家庭生活。因此,家长要根据孩子发展的年龄特点,有选择地使用孩子的语言,尽量用规范易懂的语言向孩子进行正面示范。
3.多和孩子交谈,增加交流机会
芝加哥大学的一位教授发现,如果你能在宝宝的婴儿期成为一个“健谈”的家长,你的孩子会变得非常聪明。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声音是世界上最美的音乐。所以,在孩子人生的早期,父母要尽可能多的和孩子沟通,多给他讲故事,唱儿歌,不要担心他是否能听懂。因为“说”是建立在“听”的基础上的,孩子听多了才能说出来。
除了和孩子说话之外,父母还应该经常让孩子和其他孩子一起玩,尤其是那些年龄比较大,语言能力比较好的孩子。这样不仅可以扩大孩子的朋友圈,还可以增加他们的交流机会,提高他们的说话能力。
4.引导孩子表达,不要批评和指责
在语言敏感期,儿童的思维发展先于语言发展,不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内心的想法。这个时候,家长需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引导孩子表达内心的想法,并反复多次,让孩子记住。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多说话。比如孩子指着香蕉,家长要弯腰或跪下来看着孩子的眼睛说:“宝宝想吃香蕉,对吧?”引导孩子说出香蕉这个词再送给他,而不是代替孩子表达自己的需求,让孩子错失语言表达的机会。
另外,在学习一门语言的过程中,孩子肯定会有吐字不清或者发音错误的情况。这时候家长不要急着批评和指责,只要用正确的发音回应他,他很快就会学会正确的发音。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语言是一切智力发展的基础,是一切知识的宝库,因为对一切事物的认识都必须从它开始,经过它,再回到它。”
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就相当于给了孩子一份财产。
因此,家长要牢牢把握0-6岁语言发展的关键阶段,不断为孩子创造听、看、说的机会,及时引导,培养他们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的语言能力成为孩子一生的财富。
需要提醒的是,孩子会说话的时候,往往会变得有点“喋喋不休”,但家长一定不要认为他太吵,而是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倾听,这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是一个很大的鼓励。在孩子的语言学习过程中,父母的认可是孩子继续学习说话的动力。希望家长能有足够的耐心,为孩子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为孩子的语言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